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高考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试题(有答案和解析)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平直的公路上有a 、b 两辆汽车同向行驶,t =0时刻b 车在前a 车在后,且两车相距s 0。

已知a 、b 两车的v -t 图象如下图所示,在0~t 1时间内,b 车的位移为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0~t 1时间内a 车的位移为3sB .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s 0=sC .若a 、b 在12t 时刻相遇,则023s s = D .若a 、b 在12t 时刻相遇,它们将在123t 时刻再次相遇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v −t 图象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0~t 1时间内a 围成的面积是b 的三倍,故A 正确;B.若a 、b 在t 1时刻相遇,则0s 等于该段时间内a 、b 位移差,则s 0=2s ,故B 错误;C.若a 、b 在12t 时刻相遇,该段时间内b 的位移为14s ,a 的位移为74s ,所以032s s =,故C 错误;D.如图若在12t 时刻相遇,它们将在132t 时刻再次相遇,D 错误。

故选A.【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

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t :时间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B .1t 时刻,两者相距最远C .20t :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D .2t 时刻,乙物体追上甲物体【答案】C【解析】【详解】AC.20t ~时间内甲物体的速度一直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小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 错误,C 正确; BD.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在0∼t 2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大,甲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t 2时刻后,乙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减小,所以t 2时刻,两者相距最远.故B 错误,D 错误.3.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 =8s 时,物体的速度为( )A .2m/sB .8m/sC .16m/sD .2m/s【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F t -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在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1122212222210222mv ⨯+⨯⨯-⨯⨯+⨯+⨯⨯=-,解得第8s 末的速度为16/v m s =,C 正确.【点睛】F-t 图像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物理中,从图像角度研究问题,需要注意图像的斜率,截图,面积等表示的含义.4.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相同的方向行驶,两车的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S 1、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S 1=S 2,则甲、乙两车一定在t 2时刻相遇B .若S 1>S 2,则甲、乙两车在0-t 2时间内不会相遇C .在t 1时刻,甲、乙两车加速度相等D .t 1-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v <122v v + 【答案】D【解析】【分析】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根据图象判断确定何时两车相遇;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详解】A 、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0−t 2时间内甲的位移等于乙的位移,由于甲的初位置与乙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在t 2时刻是否相遇,故A 错误;B 、若S 1>S 2,在0-t 2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由于甲的初位置与乙的初位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甲、乙两车在0-t 2时间内是否相遇,故B 错误;C 、由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在t 1时刻,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 错误;D 、若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0-t 2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122v v v +=甲;由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0-t 2时间内,甲车的运动位移小于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122v v +,故D 正确; 【点睛】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5.质量为2kg 的物体在水平面内做曲线运动,已知x 方向的位移-时间图像和y 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B .3s 末质点速度大小为10m/sC .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6m/ sD .质点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为2N【答案】A【解析】【详解】AC 、由图甲可知,质点在x 方向上的初速度为124m /s 3x v ==,沿x 方向的加速度为0;y 方向上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22m /s m s 632/a v t ∆=∆==,可知质点的初速度沿x 方向,大小为4m/s ,而加速度沿y 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沿y 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垂直,A 正确C 错误;B 、质点在x 轴方向做速度为4m/s 的匀速直线运动,在y 轴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方向,3s 末沿y 方向的分速度为6m/s ,所以3s 末质点的速度:2222364213m /s x y v v v =+=+=,B 错误;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受到的合外力:F =ma =2×2=4N ,D 错误.6.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 =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两图像交点处坐标及切线如图,则( )A .t =8s 末,甲、乙两车相遇B .甲、乙两图像交点t =2s 末,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C .在2~8s 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 .在0~2s 内,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答案】D【解析】【详解】A.在v -t 图象中,图象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t =0时刻两车处于同一位置,t =8s 末时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在乙方的前方,故A 错误;B.甲、乙两图像交点t =2s 末,2240m/s 5m/s 8v a t ∆===∆乙 223020m/s 5m/s 2v a t ∆-===∆甲 甲车的加速度大小等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故B 错误;C.在2~8s 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 错误.D.在v -t 图象中,图象和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在0~2s 内,甲图象面积小于乙的图线面积,所以甲车的位移小于乙车的位移,故D 正确.7.一名跳伞运动员从悬停在高空的直升机中跳下,研究人员利用运动员随身携带的仪器记录下了他的运动情况,通过分析数据,画出了运动员从跳离飞机到落地的过程中在空中沿竖直方向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对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10s 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B .10s ~15s 内减速运动,15s 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C .0~10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D .10s ~15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速度是增加的,图象的切线的斜率在减小,加速度在减小,所以0~10s 内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故A 说法正确.B. 由图象可知10s ~15s 内减速运动,15s 后图象与时间轴平行,说明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即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说法正确.C.在 0~10s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F ma -阻,又由A 的分析知加速度减小,所以0~10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增大.故C 说法正确.D.在 10s ~15s 由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阻,又因为在 10s ~15s 加速度减小,所以10s ~15s 内运动员所受阻力逐渐减小.故D 说法错误.此题选不正确的,应选D .8.下列给出的四组(每组两个图象)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AB.A图中v-t图像表示先匀速后匀加速,所以x-t图像错误,A错误;同理B也错误;C.C图中x-t图像表示物体先静止,后匀速,匀速速度为2m/s,因此v-t图像正确,故C 正确;D.D图中没有匀加速所以v-t图像不对,D错误。

故选C。

【点睛】此类题型考察了v-t图像与x-t图像的相互转化。

9.一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一段距离后,落入淤泥,落到淤泥底时速度恰好为零,设小球在淤泥中加速度恒定,则下列v-t图象中正确反映小球的运动(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的是( ).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B、C、以向下方向为正方向,小球先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为正数越来越大,加速度为g,故B、C错误.A、D、进入淤泥后做匀减速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此过程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故A错误,D正确.故选D.注意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学会作图.10.物体甲的x -t 图象和物体乙的v -t 图象分别如图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mB .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C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有往复运动,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D .乙在整个t =6s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路程为6m【答案】ACD【解析】【分析】【详解】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甲图中斜率为定值,即甲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整个t =6s 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通过的总位移是初末位置差即2(2)4x m m m =--=,选项A 对B 错.速度时间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对照乙图,斜率不变即加速度不变,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面积为正,所以前三秒位移为12332x m ⨯=-=-,后三秒位移22332x m m ⨯==,根据速度时间图像,前三秒速度为负方向,后三秒为正方向,所以总路程为6m ,总位移为0m ,选项CD 对.11.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正确的是( )A .0~1s 内的加速度大小是1~3s 内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B .0~1s 与4~5s 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0.5s 与2s 时刻,质点的速度方向相反D .质点在0~5s 内的平均速度是0.8m/s【解析】【分析】【详解】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加速度大小,根据图象可知0~1s 内的加速度大小a 1=4m/s 2,1~3s 内的加速度大小a 2=2m/s 2,所以A 对;根据图象可知0~1s 与4~5s 内,质点的加速度都是正值,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同,故B 错;0.5s 与2s 时刻,质点的速度都是正值,所以速度方向相同,故C 错;质点在0~5s 内的位移是图象中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差x=4m ,所以质点在0~5s 内的平均速度是x/t=0.8m/s ,故D 对.12.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 1.0R =Ω,R 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后,多次改变滑片的位置,分别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由测得数据作出如图乙所示U I -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当滑片向右滑动时,电压表示数增大B .电源的电动势测量值约为1.60VC .电源的内阻测量值约为1.5ΩD .当电源短路时,电流表示数为0.4A【答案】AB【解析】【详解】BC 、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电动势为1.60V ,根据图像斜率得到0 1.60 1.00 1.50.4U R r I ∆-+==Ω=Ω∆,故电源内阻为0.5r =Ω,故B 正确,C 错误; A 、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总电流减小,根据0()U E I R r =-+可得出电压表示数增大,故A 正确;D 、当电源短路时,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60 3.20.5E I A A r ===,故D 错误; 故选AB ;13.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研究物体在0~8秒内的运动,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在0~4s内,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B.物体在0~8秒内,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C.物体在第4s末离出发点最远,速率最大D.物体在第8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且离出发点最远【答案】BD【解析】【详解】A.物体在0∼4s内F先增大后减小,方向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am得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方向不变,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不等于零,冲量I=Ft也不等于零,故A错误;B.在4∼8s内F方向与0∼4s内相反,关于4s对称的时刻,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8S 时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物体在0~8秒内,合力F所做的功等于零,冲量也等于零.故B正确;C.据B中分析,0~8秒内物体速度方向始终未变,根据对称性可知,8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离出发点最远,4s末速度最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14.一个静止的质点在t=0到t=4s这段时间,仅受到力F的作用,F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0到t=4s这段时间,质点做往复直线运动B.在t=1s时,质点的动量大小为1kgm/sC.在t=2s时,质点的动能最大D.在t=1s到t=3s这段时间,力F的冲量为零【答案】CD【解析】【详解】0~2s内,合力方向不变,知加速度方向不变,物体一直做加速运动,2~4s内,合力方向改为反向,则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因为0~2s内和2~4s内加速度大小和方向是对称的,则4s 末速度为零,在整个运动过程的速度方向不变,一直向前运动,第4s 末质点位移最大;故A 错误.F-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的冲量,在t=1s 时,冲量大小I 1=11 2⨯=0.5N•s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质点的动量大小为0.5kg•m/s ,故B 错误.由A 的分析可知,在t=2s 时,质点的动能最大,故C 正确;F-t 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力的冲量,由图可知,在t=1s 到t=3s 这段时间,力F 的冲量为零,故D 正确;故选CD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会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加速度的方向,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同时能正确根据动量定理分析问题,明确F-t 图象的性质,能正确求解力的冲量.15.2017年4月23日,青岛快乐运动秀之遥控车漂移激情挑战,挑战赛中若ab 两个遥控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车启动时,a 车在其前方2m 处B .运动过程中,b 车落后a 车的最大距离为4mC .b 车启动3s 后正好追上a 车D .b 车超过a 车后,两车不会再相遇【答案】CD【解析】【详解】A 、根据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b 在2t s =时启动,此时a 的位移为12112x m m =⨯⨯=,即a 车在b 前方1m 处,故选项A 错误; B 、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最大距离为:11(13)1?11 1.522max s m m m =⨯⨯-⨯⨯=+,选项B 正确; C 、由于两车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沿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车才相遇,由图可知,b 车启动3s 后位移132m 4m 2b x +=⨯=,a 的位移531m 4m 2a x +=⨯=,故选项C 正确; D 、b 车超过a 车后,由于b 的速度大,所以不可能再相遇,选项D 正确.【点睛】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得到两个物体的运动规律,然后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结合初始条件进行分析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