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奥利奥饼干广告策划书14262610064 杨佳佳14中文三班前言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卡夫)(英语:Kraft Foods)于1852年成立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是全球第二大的食品公司,在全球145个国家开展业务。
在全球聘用约六万多名员工。
卡夫公司的三大核心产品系列为咖啡、糖果、乳制品及饮料。
卡夫在超过70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产品全球150个国家有售。
卡夫北美及卡夫国际两个单位分别管理美国及加拿大市场,以及欧洲及发展中国家市场。
受消费者所喜爱的“奥利奥”,诞生在100年前的美国,是卡夫食品的超级明星和饼干之王,是全球巧克力味夹心饼干的代名词。
关于"奥利奥OREO”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现在已经无从考证。
当然,你只要记得“奥利奥”这个神奇的名字,就足够了。
1996年,“奥利奥”飘洋过海来到中国。
两片饰有浮雕花纹的黑巧克力口味饼干,中间是一层白色奶油夹心,简单又好味道的“奥利奥”迅速成为最强势的饼干领导品牌。
为了更好地迎合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人与小朋友们的口味,“奥利奥”在中国不断推出和引入新口味及新产品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奥利奥在全球第二大的市场,仅次于发源地:美国。
“奥利奥”在全球12个国家生产,销往74个国家。
20世纪末,在被问及下个世纪你还希望继续见到的东西是什么,86%的美国人选择了奥利奥,名列第二,仅次于报纸。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这种经典吃法一传十,十传百,从爸爸妈妈传授给了孩子,也从小朋友传达给了他们的家人和朋友。
分享“奥利奥”时刻,就是家人之间与朋友之间的温馨时刻。
没有一种饼干能够像“奥利奥”一样,把欢乐传遍全世界的家庭——只有奥利奥。
本策划文本包括市场调查与分析、传播策略的制定、促销活动计划、等组成部分 , 全面涵盖了本次策划运作的内容 , 为本次广告活动提供策略和实施方法的全面指导。
一、市场分析:(一)企业经营情况分析:1、美国总公司发展史创办人占士·卡夫(James L. Kraft)于1903年在美国芝加哥开展干酪批发事业,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生意渐上轨道,自1924年起上市,期间不时收购其他公司,并扩展至非食品业务。
1988年Altria集团的前身菲利浦莫里斯收购卡夫食品,1989年菲利浦莫里斯将旗下的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与卡夫合拼为Kraft General Foods。
2000年菲利浦莫里斯收购纳贝斯克后再拼入卡夫食品。
2007年1月卡夫食品脱离Altria集团独立。
2007年7月收购竞争对手达能(Danone)的饼干业务。
卡夫食品由艾琳·罗森费尔德(Irene B. Rosenfeld)女士执掌,她在卡夫服务超过20年,曾专责卡夫和纳贝斯克(Nabisco) 的合并,2001年更协助卡夫食品成功上市。
2003年集团母公司Altria(其前身为菲利浦莫里斯)宣布提升两名主管贝斯·豪顿(Betsy D Holden)和戴洛梅迪(Roger K Deromedi)担任联合首席执行长(Co-CEO)之后,她过档百事旗下的薯片生产分部Frito-Lay。
自2006年6月起回朝任行政总裁,2007年3月兼任公司主席。
她在2008年福布斯全球100位权力女性排行榜中名列第69。
2、卡夫公司大中华区发展简史1982 -- 通用食品(后并入卡夫)和统一在台湾成立合资公司。
1984 -- 卡夫在中国大陆成立了两个合资公司生产固体速溶饮料和咖啡;纳贝斯克与北京义利食品公司成立合资企业。
1988 -- 纳贝斯克针对北京和天津市场推出乐之和富丽饼干。
1989 -- 联合饼干在南方成立合资公司。
1994 -- 卡夫收购合作伙伴的股权成立独资公司。
1995 -- 纳贝斯克通过收购台湾的可口饼干公司,在台湾成立分公司;卡夫进军北京的乳制品市场;纳贝斯克在北京推出鬼脸嘟嘟夹心饼干。
1996 -- 纳贝斯克在北京和苏州完成饼干工厂的建设,推出奥利奥和趣多多饼干。
2000 -- 纳贝斯克收购了联合饼干在大中华地区的饼干业务;同年卡夫收购了纳贝斯克。
2001 -- 卡夫出售北京卡夫乳制品业务。
2005 -- 卡夫在北京开始建设一座全新的饼干工厂。
2006 -- 卡夫将其在华所有实体整合到卡夫食品(中国)有限公司。
3、中国饼干产业概况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饼干人均年消费量为1千克左右。
而发达国家饼干的人均年消费量为25~35千克,中等发达国家也有12~18千克,因此,中国的饼干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但近几年生产总量虽然每年平均以8%的速度递增,由于市场的无序竞争,使许多饼干生产厂家微利或亏损,一些国内老牌企业生产逐步滑坡,利润大幅下降,更有部分企业破产或被兼并;民营(私营)企业作为行业新生力量,正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但受资金、技术力量等方面的局限,尚难以占领主导市场;外资、台资企业借助资金雄厚、品牌优势、管理先进和成熟的营销手段,基本上占据了国内的中高档市场。
原有的国内大中型企业被迫转向内陆地区和农村市场,与当地的中小企业争夺市场,市场竞争加剧,前景不容乐观。
未来2-3年,市场将在不断动荡中进一步得到整合,逐步趋于有序发展。
中国饼干行业在行业分类上属于中国食品制造业中的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中的一个分行业。
在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花色单一,是一个比较落后的传统食品行业。
1998-2002年中国饼干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经济指标全球零食领域的强大集团卡夫食品(纽约证交所代码:KFT)总部位于美国诺斯菲尔德,拥有深受消费者拥戴的品牌组合。
卡夫食品向全球约170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美味的饼干、糖果、饮料、乳酪、零食和方便食品。
2010年公司年收入达492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收入来自北美以外地区。
卡夫食品拥有11个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标志性品牌,包括:吉百利、雅可布、卡夫、LU饼干、麦斯威尔咖啡、Milka巧克力、纳贝斯克、奥利奥、Oscar Mayer肉类食品、Philadelphia奶油芝士和Trident 口香糖。
此外,旗下40多个品牌拥有上百年历史。
作为创新、营销、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者,卡夫食品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以及Ethibel可持续发展指数的成员。
卡夫食品中国卡夫食品于198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在中国约有4,000名员工经营包括饼干、糖果、咖啡和固体速溶饮料在内的四大消费品类。
卡夫食品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是卡夫食品的中国总部在中国250个城市设有办事处在北京,苏州,上海,广州和江门等地设有8个生产基地卡夫食品亚太区研发中心于2009年在苏州成立。
(二)产品分析:1、奥利奥产品分析1898 年,多家焙烤商合并成国民饼干公司(取NationalBiscuitCompany每个单词的前两个字母组成公司的名称NaBisCo,也就是当今的纳贝斯克公司),它就是当时奥利奥饼干的制造者。
1902年,纳贝斯克公司推出Barnum's动物饼干,他们将饼干装在一种系着一根小绳的盒子里面销售(以便挂在圣诞树上),Barnum's动物饼干因此而出名。
1912年,纳贝斯克推出一个新概念-两块巧克力饼干配奶油夹心。
最初的奥利奥饼干跟现在的奥利奥非常相象,只是在奥利奥巧克力饼胚的设计上稍有不同。
直到纳贝斯克开始销售各种各样版本的奥利奥饼干时,奥利奥饼干的形状和设计和最初相比都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1975年,纳贝斯克推出了夹心是两种填充物的奥利奥饼干并在之后不断推出各种版本:1987-推出涂层奥利奥饼干1991-推出Halloween奥利奥1995-推出Christmas奥利奥1996—奥利奥产品进入中国市场2000年卡夫公司收购纳贝斯克公司来到中国后,“奥利奥”迅速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到目前为止,“奥利奥”已经组成了一个中国式的庞大家族,更多朋友可以爱上“奥利奥”带来的美妙滋味。
你可以在各大卖场、食品店、便利商店以及网上店铺,看到各种各样的“奥利奥”产品,比如:风靡全球100年的夹心饼干系列、独特巧克力味的威化系列,还有香脆有趣的巧脆卷。
不仅如此,“奥利奥”一直致力于研发更多更丰富的产品,并将国外的优质产品引入中国,将幸福与欢乐的味道带给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你。
2、竞争对手分析它的主要竞争对手——台湾的康师傅,以8.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而当地龙头食品企业达利集团拥有5.7%的市场份额。
瑞士的雀巢公司以 2.6%的市场份额跻身销售排名榜第5位。
另外还有东莞的徐福记食品有限公司。
(三)市场分析:1. 现有市场竞争格局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饼干人均年消费量为1千克左右。
而发达国家饼干的人均年消费量为25~35千克,中等发达国家也有12~18千克,因此,中国的饼干市场潜力十分巨大。
中国饼干行业在行业分类上属于中国食品制造业中的焙烤食品糖制品行业中的一个分行业。
在改革开放之初,一直处于平稳发展阶段,产业规模小,产量低,产品花色单一,是一个比较落后的传统食品行业。
在外国文化涌入的当代,卡夫食品文化已融入中国消费文化中,在与达利园,徐福记等品牌的竞争中越战越勇。
奥利奥以8.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5.7%的市场份额达利集团2.6%的市场份额瑞士的雀巢与康师傅的激烈竞争奥利奥是卡夫的子品牌。
卡夫和康师傅基本垄断了内地的饼干行业康师傅蛋酥卷类的市场销售额占有率为28.5%,居市场第一位,夹心饼干的市场销售额占有率为22.7%卡夫则占据国内市场16.9%的份额。
卡夫食品有限公司的饼干在中国市场上占有很大的比例,特别受到白领,学生的喜爱。
在外国文化涌入的当代,卡夫食品文化已融入中国消费文化中,在与达利园,徐福记等品牌的竞争中越战越勇。
2.WORT分析:优势分析:1、悠久的历史,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扭一扭,舔一舔,泡一泡”,这句风靡世界的广告语,让1996年漂洋过海进入中国的奥利奥饼干,迅速发展成为非常知名的饼干品牌。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奥利奥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发源地美国。
在中国各城市中,奥利奥拥有了一批固定的消费者。
在众多消费者对于其认知评价还是较高的,并且价格适中,并不是很难令人接受。
奥利奥现在所传达的品牌形象就是将爱传递,增强亲子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营造出温馨的氛围。
2、主打温馨情感主题。
奥利奥的品牌内核:它是最畅销的饼干,它既好吃又好玩,美味又有趣,是牛奶最心爱的饼干。
青少年是奥利奥的主要目标市场,儿童本身就是趣味元素,在广告中使用儿童,是很讨巧的沟通方式,观众在轻松愉快欣赏儿童表演的同时,也认可了品牌。
奥利奥的广告遵循的主要是情感路线。
以温情和逗趣装点的奥利奥广告,让奥利奥不仅仅是美味的零食,也是连接人与人情感的温馨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