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色幽默文学
小说家。
第一节 概 述
一、“黑色幽默”名称的来源和含义
黑色幽默又称“绞架下的幽默”,据说源于一个美国 民间笑话 。
黑色幽默又叫黑色喜剧,是一种荒诞的、变态的、病 态的幽默,由于它对当代社会常常采取不相容的态度, 因此又叫病态幽默。
黑色幽默文学是指60年代一些美国严肃作家看到不安 宁的社会中种种罪恶现象,觉得社会难以改变,怀着 痛苦、恼怒和绝望的心情,对世情万物、一切痛苦和 罪恶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遂形成黑色幽默的风格。
《万有引力之虹》是一部颇有争议的小说,西方有的评论 家认为它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有的持否定态度, 认为它内容杂乱,无法卒读。
《万有引力之虹》无具体的故事情节,由许多零散插曲和 似是而非的议论构成,内容包括现代物理、火箭工程、高 等数学、性心理学、变态性爱等,充分体现了黑色幽默文 学的风格。
第一节 概 述
黑色幽默文学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小说流 派。
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编辑了一本短篇小说集, 收入12位作家的作品,取名《黑色幽默》,该派名称 由此而来。
该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 美国作家海勒(1923~ )、冯内古特(1922~ )、
品钦(1937~ )、巴塞尔姆(1931~ )等。 法国作家维昂(1920~1959)也被认为是黑色幽默
1974年,海勒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出了毛病》, 再次为世人所瞩目。
小说从某公司高级职员鲍勃·斯洛克姆的视角,以第 一人称的手法叙述了他自己的工作、家庭和精神状 态,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的精神危机。
第二节 约瑟夫·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 1961 )
写的是二战期间,奉命驻扎在意大利的一个地处地 中海的小岛“皮亚诺扎岛”上的一支美军空军大队 的生活。
科学幻想、黑色幽默、荒诞观念——这些特点都表现在他的创 作中。
长篇小说《顶呱呱的早餐》是冯内古特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描 写的资本家德威·胡佛是个汽车商,“神话般富有”。
这部小说是典型的“反小说”作品,其特点是: 1、没有故事情节,也不按照传统方法描写人物性格; 2、作者信笔所至,讽刺范围很广。 3、作者还在小说中画了许多插图,有卡车、手枪、小鸡、电灯开
第一节 概 述
二、黑色幽默文学兴起的时代背景
60年代国际风云突变,古巴导弹危机后,美国从超级 大国间的冷战发展为侵越的局部战争,国内政局动荡, 社会不安宁,发生过肯尼迪被刺、黑人抗暴、学生反 战示威等一系列事件。
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以及50年代在存在主义哲学影响下 的荒诞派戏剧和法国新小说派的流行,对美国作家也 ·品钦 (1937—)
小说以不少篇幅描写了德国军官的性虐待狂和性变态, 论述了科技和性欲总是结合在一起并向死亡发展的荒 谬理论。
小说还提出了“热寂说”。作者认为人类社会中一切 活动能用“热寂”法则来解释,各种狂热在热量消耗 光之后都会冷寂,趋向死亡。
“万有引力之虹”是火箭发射后形成的弧线,火箭摧 毁一切,它是死亡的象征,同时也是现代世界的象征, 因而被用作书名。
自杀者从帝国大厦的顶层像只鸟儿轻盈地飞落下来。 在第二十一层,他止住下落,卷进房间,和一个象征
幸福生活的姑娘谈话。但姑娘拒绝了他留下的请求, 意味着生活抛弃了他。 于是,他再次爬上大厦顶楼跳下来,脑袋在大街上摔
成了“一个红色的美杜莎”。
莫轻受诱惑出航道
莫轻受诱惑出航道
约瑟夫·海勒(1923-)
在创作方法上,“黑色幽默”作家们不仅对传统的现 实主义创作方法提出怀疑,企图在新的时代中探索描 绘客观世界的新手法,而且对20、30年代以乔伊斯 等人为代表的现代派提出反叛。
第一节 概 述
小克特·冯内古特(1922— ),美国当代作家
冯内古特的小说写出了当代人对社会的失望和恐惧,尤其是科 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幸。
《亡父》叙述一位名存实亡、死而不僵的“亡父”的 长子和女儿裘利以及另一对儿女爱德蒙和爱玛,带领 一队十九人的义务劳动者(“亡父”也称他们为“儿 女们”),长途跋涉,通过母系社会的异国境界,来 到葬地,用推土机把“亡父”埋入墓穴。
第一节 概 述
博里斯·维昂(1920—1959)法国作家。
短篇小说《回忆》(1962)构思奇特,从一个崭新 的角度描写自杀这个常见题材,用荒诞和夸张手法, 把自杀的过程拖长,犹如运用电影的慢镜头,将这一 过程分解开来。
第二节 约瑟夫·海勒
约瑟夫·海勒(1923— ),美国当代著名作家,“黑 色幽默”小说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生于纽约,父亲 是移民美国的俄国犹太人。
二次大战爆发后,他应征入伍,在美国第12飞行大 队当投弹手,执行过六十次轰炸任务。
发表于1961年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既是他的处女 作,又是他的成名作,也是“黑色幽默”文学的代 表作,奠定了海勒在西方当代文坛上的地位。
大部分西方评论家把《万有引力之虹》与詹姆斯·乔 伊斯的《尤利西斯》相比,说两者一样“伟大”,一 样难懂。
第一节 概 述
唐纳德·巴塞尔姆(1931— )
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建筑师家庭,曾在陆军中服务,五 十年代中期担任过休斯顿博物馆馆长。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有《回来吧,卡里加里博士》 (1964)、《不齿的习俗,怪癖的行为》(1968) 等,中篇小说《白雪公主》(1967)(曾获全国图 书奖)长篇小说主要有《亡父》(1975)。
关、墓碑、金字塔等,甚至还有人体的肛门。其意图是:他要 把别人塞到他头脑中的乌七八糟的东西,在五十岁生日时通过 本书统统扔出来。
第一节 概 述
托马斯·品钦 (1937—)
出生于纽约州伊萨卡的格伦谷,曾就读于纽约州的康纳尔 大学。
共写过三部长篇小说:《V》(1963)、《49年人群的 呼喊》(1966)和《万有引力之虹》(1973)
小说没有完整统一的情节,全书共42章,每章以一 个人物为中心讲述一个主要故事,再由贯穿全书的 人物、上尉轰炸手尤索林的经历将这些故事串联起 来,形成了一部貌似松散、实则具有内在联系的长 篇小说。
小说反映了上至将军、上校,下至普通士兵、护士 甚至妓女等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人物及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