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商不按时办房产证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开发商不按时办房产证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

开发商不按时办房产证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房产证,是指购房者通过交易,取得房屋的合法所有权,可依法对所购房屋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的证件,是国家依法保护房屋所有权的合法凭证。

现实生活中,往往由于开发商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初始登记迟延、初始登记材料不完备、建设项目违法、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等,导致购房者办理房产证逾期。

在这种情况下,对购房者而言隐藏着潜在的法律风险及诸多不便。

一、不办理房产证的法律风险
(一)不能合法取得交易房屋的所有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因此,商品房作为一种不动产,购房者应及时向登记机关提出申请,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

我国的物权制度是公示主义,没有登记的后果就是产生纠纷后,不受法律保护。

(二)无法进行买卖、抵押等交易活动,即使签订相关合同也为无效合同,不受法律保护。

在实际生活中,购房者买房往往有保值增值的目的,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动时,购房者会考虑对房屋出售进行变现。

如上文所述,房产证是房屋权属的有效证明,没有房产证的交易不受法律保护。

此外,如果想用房产向银行做抵押贷款,银行也会对房产证进行审核,没有房产证无法办理。

(三)开发商存在债务纠纷时,购房者的房产可能被法院强制拍卖。

在这里,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我们小区的业主都没办证,但我们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已经做过网签备案,这样总不可能被法院执行吧?答案是否定的。

网签登记无法排除强制执行,因为网签登记只是行政机关对商品房买卖的一项管理措施,其并不产生不动产物权设立或变动的效力。

也就是说,没有办理过户的房地产仍属于开发商的财产,可以被开发商的债权人依法强制执行。

二、购房者的应对举措
在购房者与开发商进行商品房交易时,双方所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会明确约定办理房屋产权登记的时间,如果开发商逾期不能协助购房者完成办理房产证的义务,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也可以要求开发商支付逾期办证的违约金。

所以,购房者在督促开发商办证无果后,可通过诉讼的手段维权,积极督促开发商履行办证义务并支付相应违约金,通过法院的司法裁判来维护自身权益。

陕西丰瑞律师事务所
黄钰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