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Fcp Frl Fn Ft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4
2、连杆轴承负荷图
• 由于轴颈与轴承上的负荷互为反作用,在任一时刻, 它们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对于连杆轴承, 180 0 可得连杆轴承 Fcp 将对应 角的负荷 转过 负荷。
Fcp
β
+β
Fcb
2013-8-19
• • • •
mc (1 / r ) mi ri
内燃机设计
17
连杆质量换算
• 往往用小头、大头和质心处的三个质量m1、 m2、m3来代替连杆组。实际高速机计算表明, m3与m1、m2相比很小,所以一般简化为两 质量系统。由前两个条件得: m1=ml(l-l’)/l; m2=mll’/l • 所以,曲柄连杆机构的往复质量为 m j m p m1 • m2 m1 • 旋转质量为
Tk h Ft Fn Fn Fc Ft F Fl Fl
Fc
A
F
Fl T
ω
•
发动机转矩为
T Ft r
2013-8-19
倾覆力矩为
Tk Fc h T
内燃机设计
15
二、惯性力
• 要确定曲柄连杆机构的惯性力,必须要先知 道其加速度和质量分布。前面已求出加速度, 下面讨论质量分布问题。
• 1、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分布
l’
m r mc m2
2013-8-19
l
内燃机设计
18
2、往复惯性力
F j m j a m j r 2 (cos cos 2 )
• 单位活塞投影面积的往复惯性力:
f j F j /(D 2 / 4) f 0 (cos cos 2 )
f 0 m j r 2 /(D 2 / 4)
二、中心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 在中心曲柄连杆机构中,活塞作直线往复 运动,连杆作平面运动,曲柄作旋转运动, 且假定其作等速转动。
• 1、活塞运动规律
• 设x为活塞位移(上止点位置为起点),v 为活塞速度,a为活塞加速度,为曲柄转角, β为连杆摆角。则
x r l r cos l cos
2 2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0
三、单缸转矩
• 可以将 Fg和 F j 合成为 F ,单缸转矩可计算为:
T Ft r F r sin( ) / cos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1
四、作用在曲轴轴颈和轴承上的负荷
• 为了分析轴承副的工作条件,必须知道轴承 负荷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在一个工作循环 内的变化,通常采用负荷矢量的极坐标图表 示。 • 作轴颈负荷矢量图时,坐标固定在轴上。 • 作轴承负荷矢量图时,坐标固定在轴承上。
34
二、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 μ的存在不仅造成倾覆力矩的变化和支反力 变化,而且引起转速波动。为了解决这一问 题,应加装飞轮。所需飞轮转动惯量可以根 据运转均匀性要求确定。 由动力学基本定律,内燃机转矩T的变化与 曲轴角速度ω的波动之间有如下关系:
T Tm I 0 (d / dt)
式中,Tm为内燃机阻力矩,假定不随时间而 变,因而等于平均转矩;I0为内燃机运动质量 总转动惯量。
在中、高速内燃机中,转速波动不大,因而平 均角速度: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8
2、活塞运动规律简化表达式
• 对于一般内燃机 1 / 3 ,可把上列各式简化 成
x * 1 cos ( / 4)(1 cos 2 )
* sin ( / 2) sin 2
a * cos cos 2
其最大误差是,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33
表2-1 不同缸数四冲程内燃机的转矩不 均匀度μ和盈亏功系数ζ
缸数 1 2 3~4 6 8 12
2013-8-19
转矩不均匀度μ 10~20 8~15 5~10 1.5~3.5 0.6~1.2 0.2~0.4
内燃机设计
盈亏功系数ζ 1.1~1.3 0.5~0.8 0.2~0.4 0.06~0.1 0.01~0.03 0.005~0.01
在任何时刻作用 在曲轴某一主轴 颈上的负荷决定 于此轴颈两侧曲 柄销上的负荷 F 以及曲拐旋转质 量的离心力Frc
cpi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7
4、主轴承负荷图
• 由于轴颈与轴承上的负荷互为反作用,在任 一时刻,它们都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 通过参照系的转换就可从轴颈负荷图得到轴 承负荷图。 • 对于主轴承,可将对应 角的主轴颈负荷 顺曲轴旋转方向转过 180 可得主轴承负 荷F 。
第二章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 第一节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 第二节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 第三节 内燃机的转矩波动与飞轮设计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1
第一节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3
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学
–
• • •
sin sin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7
活塞运动规律
• 整理以上两式后得 x r[(1 1 / ) cos (1 2 sin2 )1/ 2 / ]
r[sin ( / 2) sin 2 (1 2 sin2 ) 1/ 2 ]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2
1、曲柄销负荷图
• 作用在曲柄销上的载荷 Fcp,除了法向力 Fn 和切向力 Ft 外,还有连杆大头的旋转质量 m2产生的离心力 F(常矢量)。 rl
Fcp Frl Fn Ft
Frl
Fn Ft Fcp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3
1、曲柄销负荷图
作用在曲柄销上 的载荷 Fcp ,除了 法向力 Fn 和切向 力 Ft 外,还有连 杆大头的旋转质 量m2产生的离心 力 F(常矢量)。 rl
180 0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5
3、主轴颈负荷图
• 在任何时刻作用在曲轴某一主轴颈上的负荷决定于 此轴颈两侧曲柄销上的负荷 Fcp以及曲拐旋转质量的 离心力Frc • FCJ=∑FCPi+∑Frci
Fcp Fcp
Frc
Frc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26
3、主轴颈负荷图•Fra bibliotek(1)活塞组零件可简单相加,并集中在活 塞销中心。
m p m pi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16
1、曲柄连杆机构的质量分布
• (2)曲拐质量,可以根据产生的离心力不变的 原则用集中在曲柄半径r处的质量来代替。 (3)作平面运动的连杆组,根据动力学等效性 的一般原则进行质量换算: ①所有当量质量之和等于连杆组总质量ml。 ②所有当量质量构成的系统的公共质心与连杆组 的质心重合,并按此质心的运动规律运动。 ③所有当量质量相对通过连杆组质心的轴线的转 动惯量之和,等于连杆组对同一轴线的转动惯量。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10
第二节 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
• 作用在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中的力有缸内气
体作用力、运动质量惯性力、摩擦力、支承
反力和有效负荷等。一般受力分析时忽略摩
擦力使受力分析偏于安全。所以,在内燃机
曲柄连杆机构中,气体作用力、惯性力与支
承反力、有效负荷相平衡。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往复惯性力在曲柄连杆机构中的传递情况与 气体作用力很相似,但它不能在内燃机内部 自行抵消,所以会引起支反力:
R j F j / 2 Tkj / b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19
3、旋转惯性力
旋转惯性力:
Fr mr r
2
单位活塞面积旋转惯性力:
f r mr r /(D / 4)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35
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
• 在对应ωmin和ωmax的曲轴转角范围内积分上 式,得:
E
2 1
I0 2 2 (T T m)d ( max min ) 2
式中, E称为盈亏功。令:E E
E 1.2 10 5 Pe / n ,为一个工作循环的有效功。
* /(r ) sin ( / 2) sin 2 (1 2 sin2 ) 1/ 2
a * a /(r 2 ) cos [cos 2 (1 2 sin2 ) (2 / 4) sin2 2 ](1 2 sin2 ) 3 / 2
•
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分类和特性参数 1、内燃机曲柄连杆机构分类 (1)中心曲柄连杆机构 (2)偏心曲柄连杆机构。目的在于减小 膨胀行程活塞对气缸的作用力,或在于减 轻上止点附近活塞对气缸的拍击。 (3)关节曲柄连杆机构。用于少数双列 式V型及全部三列W型、四列X型和多列 星型内燃机中
内燃机设计
4
2013-8-19
a r 2 {cos [cos 2 (1 2 sin2 ) (2 / 4) sin2 2 ](1 2 sin2 ) 3 / 2 }
无量纲化
x * x / r (1 1 / ) cos (1 2 sin2 )1/ 2 /
2
式中,D为气缸直径; p g 为气缸内的绝对压 力; p ' 为曲轴箱内气体的绝对压力。
2013-8-19
内燃机设计
14
力的传递与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