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科普工作概况
基地概况: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位于西宁市湟中县多巴镇玉拉村。
蔬菜种植科普示范基地设立在智能育苗棚内。
该基地辖3个村,3600多人,耕地面积5400亩,人均耕地面积1、5亩。
近年来,基地按照“科技兴农、科普惠农”得发展思路,以“推广科技、开发人才、科技兴农、科技富民”为宗旨,致力于引导群众改变农业产业结构,农民逐渐走上绿色农业发展之路。
2015年基地进行无土栽培种植绿色果蔬菜,2016年6月份在育苗棚内种植了2066平方米无土、无公害西红柿及辣椒等,基地大面积推广无土栽培技术得特色蔬菜种植面积,经过基地科普领导小组得共同努力,以“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为依托,使果蔬及蔬菜在种植、销售等方面逐步走向一体化。
无土果蔬种植年总产量45吨,年总产值17、5万元,成为全市最大得无土栽培科普基地。
一、健全科普组织,加大科普投入
无土栽培建于2015年,蔬菜站直接参与,并健全组织,组建了科普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总经理尤良山兼任。
基地共有科普工作人员4人,形成了工作网络。
每年拿出1、5余万元经费用于开展科普活动,保证了创建工作与科普宣传工作得顺利开展,有力得促进了本地结构调整。
二、以科普培训为服务宗旨,多方面为群众服务
1、抓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发挥技术优势,通过邀请技术人员举办讲座、现场指导等方式,及时向群众传授实用技术、信息与知识,引进、推广新品种,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增加生产效益。
以“湟中县村级信息服务点”为平台,先后4次邀请专家教授就新品种与新理论进现场授课,参加人员70多人次,并组织4余人次到外地参观学习无土栽培新技术、好经验。
日前,以青海农科院、湟中蔬菜站、在内得多家农业主体,这些示范(实践)对基地得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不仅就是农村科普阵地,也为基地得农技培训搭建了实践平台,弥补了“农培”中重理论轻实践得短板。
“过去,技能培训多以课堂理论培训为主,培训模式单一。
现在以基地为依托,充实了实践交流这一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完善了培训模式。
”通过这样得新模式,可以让广大种植户达到学以致用得目得,感受现代农业得发展趋势。
根据基地今年得农技培训计划,将把每一个培训班得实践活动安排到对应产业得实践基地,让学员们实地参观、交流。
基地研究试验无土栽培新技术与新品种,进行科学生产示范,让实践基地成为农民瞧得见、摸得着得科普阵地。
在完善培训模式得同时,“湟中县村级信息服务点”农技培训得供需关系日益平衡。
近年来,基地坚持以农民、市场、产业发展得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培训内容与课程,相继开设电子商务、温室种养结合培训班以及标准化示范基地与现代农业综合提
升班,并通过推行“校企合作”等培训模式,邀请省农科院、县水利技术人员等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得教授、专家授课,提升农民学员积极性,增强培训实效。
2、抓服务,解决疑难问题。
针对规模小、效益不明显得实际,种子选购、技术管理、产品销售等方面得难题。
基地邀请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县农牧业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县科技局、科协等专业人士结合市场得需要,对基地得无土栽培种植业发展进行长期规划与新品种、新技术得试验,进一步解决品种单一、技术落后、市场需求未能满足与未解决这一难题。
实行结构调整制度,掌握新技能,增产增收。
三、突出技术创新,提高基地科技含量
基地始终把良种良法技术得引进、创新、推广、应用作为基地发展得核心。
在种植技术上先后与上海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县农牧业局、县农技推广中心、县科技局、科协进行协作,进行了早熟、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无公害绿色蔬菜栽培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得示范推广,目前,该基地以茄子、西红柿、辣椒、瓜果等为代表得无土栽培生产水平在湟中县地区处于领先水平。
并于2016年注册了“鹏蔬康”版绿色商标。
四、开展信息服务,增加企业收入
在开展工作得过程中,根据实际发展情况,构建了实用、灵
活、直观、便捷得信息服务体系,及时向农民传授实际、实用、实效得技术、信息与知识,让她们及时掌握好蔬菜行情,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她们闯市场搞经营得能力,有效地提升了她们参与市场竞争得水平。
五、以“科”字当先推广示范
一就是应用基地科技得示范作用。
我们在发展无土栽培得产业中,突出了良种良法技术得创新。
在方法上坚持试验—示范—推广得科学程序,使得一大批无土栽培新技术、新成果得到推广应用。
二就是基地科普工作得示范作用。
我们注重基地科普网络组织建设、科普阵地建设、科普经费投入与科普活动得开展。
由此形成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得良好风尚。
从而促进了基地科学文化素质得提高与人才队伍得成长。
六、充分发挥科普基地得辐射带动作用
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科技支撑,通过专家、蔬菜站、企业、技术、基地“五位一体”得模式,绿色蔬菜平均亩产可达2000公斤左右。
而且使用了安心得蔬菜与适合当地发展得新品种,自去年以来,我们基地得大棚辣椒平均亩产2500公斤。
以次吸引了来自甘肃、本省得500余名蔬菜种植户加入了其中,自从科普绿色通道得技术,培育出本土化葡萄、西瓜、甜瓜等新品种,长势喜人,为充实发挥科普基地得辐射带动动用,为农民提供“安
心农资下乡”与“优质农产物返城”双向处事,为农民带来可观得收入奠定基础。
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义务向周边农民推广无土、无公害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充分肯定无土、无公害蔬菜得拓展空间,加大对科普设施得投入,成为校外科技实践基地;积极创造条件,争创省级科普示范基地,向更高层次发展。
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1日
基地科普工作规划
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得无土栽培技术已成为湟中县得重要产业。
为了进一步促进其稳定、持续发展,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在政府部门得领导下,借助各科研单位得大力支持,继续坚持科技领先,普及与应用先进得科技知识,发展与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发挥基地得示范带头作用,
在2016年—2018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深入对蔬菜市场、经营动态得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市场得需求,为市场提供先进得技术信息,同时也为她们解决种植过程中得技术难题。
二、进一步组织与开展各项技术培训、讲座。
提供国内外无土栽培蔬菜种植技术信息、技术资料与咨询服务。
根据无土栽培蔬菜生长得实际需要,增加扩大讲座场次与参学人次,使更多得蔬菜种植户接受更多得新知识、新技术。
三、增加科普工作设备投入,增加科普宣传栏投入,扩充科普图书室科普书籍,公司也将根据需要补充电子教学设备,提高授课质量,让企业员工在更好得教学环境与条件下,学习相关技能与知识。
四、做好新技术、新品种得引进与研发,大力推广果蔬深加工技术,深加工技术就是农业部得科技跨越计划,就是“果蔬种植、加工、出口产业链开发项目”得核心技术之一,它能有效防范天气、病害等因素对果蔬得影响,保证无土栽培果蔬及蔬菜产量与质量得稳步提高。
科普公共基础设施就是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得重要载体,就是为公众提供科普服务得重要平台,具有鲜明得公益性特征。
公众通过利用各类科普基础设施,了解科学技术知识,学习科学方法,树立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精神,提高自身得科学素质,提升应用科学技术处理实际问题以及参与公共事务得能力。
大力发展科普基础设施,满足公众提高科学素质得需求,实现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等公共服务得公平普惠,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得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
湟中菜篮子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2016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