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件(共53张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 课件(共53张ppt)
重要知识点
政治文明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3.影响: ①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家世、品德、 才能并重。 ②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重视门第出身。成为士 族把持政治、保护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出现门阀士族垄断政权 的局面,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主干知识
一、政治上
(2)选官制度 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门阀士族制度) 九品中正制 (3)门阀士族制度 士族: 士族制度:贵族化的官僚。庶族: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 表现: 形成原因: 演变历程: 评价:
重要知识点
政治文明
士族制度(士族门阀制度)
1.士族:又称门第、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2010·江苏单科·2)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
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
演变历程
时代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秦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选官制度 世卿世禄制 军功爵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标准 血缘 军功 品德 门第 才学
演变趋势
选官标准 选拔方式 主要启示
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 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 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
以史为鉴
有人说现在的 公务员考试是 对中国古代选 官制度的批判 和继承,对此 应该怎么理解?
吸收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公开公平公正等因素,舍弃其 不合理的因素,增加了合乎时代与国情的新因素
2.士族制度: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只看世家出身,导致 门阀士族垄断了政府的重要官职,他们又通过大族之间互相联烟,在统治阶 级内部构成了一个士族阶层,并逐断形成了一整套的特权制度,即“士族制 度”。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成为庶族。
3.表现: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很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庶族——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 小地主,也称寒族。) 文化上: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制
度
度
尚书省:三国时曹操移尚书吏部曹、选部曹 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 朝转为外朝官署,这是尚书省建立的开端。
中书省:曹丕以尚书诸曹权力过大,遂以专 门处理机密文书的秘书省为基础另设中书省, 掌管机要,起草和发布诏令。
门下省:南北朝时侍中、散骑常待的权力逐 渐扩大。北朝则政出门下,成为中央政治 机构的重心。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
2.内容: 第一,设置中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州郡中正官是由中 央官员兼任。保证了中央对选举的直接控制。 第二,品第人物: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①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②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 德评语。③定品:即确定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 下上、下中、下下。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 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于是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公 门有公,卿门有卿、民族融合、政治制度)
1、政治局势 分裂动荡、民族迁徙与融合、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3、政治制度: (1)三省体制开始形成 (2)选官制度 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3)门阀士族制度
主干知识
一、政治上
1、政治局势 分裂动荡、民族迁徙与融合、中央集权遭到破坏 分裂动荡的表现:政权更迭、战争不断 民族融合的方式:
特点: 本质: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影响: 2、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实质: 内容: 评价:
主干知识
一、政治上
3、政治制度 (1)君主专制的演进:
三省体制开始形成 过程: 目的: 手段:
重要知识点
政 治 文 明 目的:加强皇权 君主专制的演进: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手段:分割相权
秦:
西
三
汉:
公
内
九
外
卿
朝
制
课堂总结
有人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是一个动荡的时代,也是 一个发展的时代。”请结合史实论述此观点。
动荡:三百六十年的分 裂割据时期,国家大分 裂,多个民族政权并立, 南北处于对峙状态。北 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发展:民族融合、三省体 制、九品中正制;南北 经济趋于平衡、经济重 心开始南移、均田制; 玄学兴起、三教合流、 书法、绘画都有所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年—589年
大分裂、大融合
时空框架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220年魏国的建立到589年隋朝统一 全国,共360多年的历史
阶段特征
一、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1.局部统一出现 (1)北方五次统一 (2)魏蜀吴三国鼎立,出现局部统一 (3)东晋偏安江南,南朝时南方相对统一 2.南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3.长期战乱、动荡、人民渴望统一 4.南北方经济发展为统一奠定基础
主干知识
一、政治上
(2)选官制度 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门阀士族制度) 九品中正制 含义: 内容: 影响: 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 (3)门阀士族制度
重要知识点
政治文明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1.含义:也叫九品官人法,是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220 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而制定,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 时又有所变化。
阶段特征
二、动荡中孕育着发展
1.经济上江南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2.文化上思想异常活跃、科学技术成就突出、文学、书
法等艺术发展 3.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特点、影响) 特点:血统上的融合;思想文化、风俗习惯融合 影响:经济上:打破农牧经济的天然界限,有利于北方
经济的发展和南方经济的开发 政治上:认同、接受汉族的政治模式 文化上:各民族文化相互渗透,胡汉文化在冲突
中走向融合
阶段特征
三、传承中孕育创新
1、政治制度上 三省制逐渐形成,为隋唐三省六部制奠定基础;九品中 正制;以及承接汉代察举制,考试制度雏形为隋唐科举制准备 了条件 2、经济上 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租调制等为隋唐时期经济奠 定了基础 3.文化上 魏晋玄学和三教逐渐并流,一方面让汉代确立正统地位的儒 家思想遭受危机;另一方面为后代唐宋儒家思想新发展提供 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