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生物高效课堂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其具体目标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帮助每一位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充分发掘生物学科的情感价值目标
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这三维目标在课程实施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通过相互渗透构成了生物课程总目标的完整结构体系。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鲜活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
高效课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取决于教师对生物学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优势的发掘。
2.巧妙的课堂导入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通过巧妙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很自然的接受新内容。
3.寓教于乐,体验成功
心理学家盖兹曾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引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活动并积极参与其中,课堂上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鼓励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形成师生“互动流”;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中间——用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沟通学生情感,用爱抚的动作,赞美的短语给学生力量,从而搭建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平台。
其次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对教材科学的使用或“再度开发”,切实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
二、加强集体备课,设计高质量的学案
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但教师如果不能有效的把握课堂,就会使课堂效率更低,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
因此,设计高质量的学案尤其重要。
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实际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是实现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环。
“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是学案的编制原则。
三、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化——变教为诱、变教为导
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探究过程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
探究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探究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学到解决某种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品质。
首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自主学习是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研究问题,探索知识。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急于说出答案,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
其次,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学生在自主探究之后,自主学习而获得对某生物学主题的意义建构可能并不全面或正确,这就需要在一个相互协作的学习群体中对各自的观点、假设进行批判性的考察、协商和辩论,使不同的观点得以交锋、碰撞,从而加深、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
再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不断完善。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能暴露学生思维,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感悟、体验、发现中使学生主动掌握知识,发展实践、合作、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并且在学生自我表现和课堂交往互助经历的有效体验中,其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成就、平等意识都得到提升。
四、用赏识的眼光、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写道:“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出一批好学生”。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则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
我们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就要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观。
学习评价具有激励性,有助于学生欣赏自己的成功,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成就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催化剂。
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被肯定,被尊重,被赏识的需要,每个人仿佛都是为了受赏识而生存,为此,教师应尊重学生,赏识学生。
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批阅学生的每次作业,从中寻找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
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到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自信。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具有动态生成性、选择性、综合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的实际、学校的条件等因素,精心选择、灵活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个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根本。
教师只有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多
学习、多思考、多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才会更高效,才能使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宿元昌.构建高效课堂要注重实效.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2]孟晓红.高效生物课堂模式浅谈.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