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园林工程名词解释

园林工程名词解释

造景:通过人工手段,利用环境条件和构成园林的各种要素(山,水,树,石,屋)创造人们所需要的景观。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于水平面方向的布置和处理。

园林用地竖向设计:就是园林中各个景点、各种设施及地貌等在高程上如何创造高低变化和协调统一的设计。

等高线:将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直线和曲线称为等高线。

断面法:以一组等距(或不等距)的互相平行的截面将拟计算之对象分成“段”,分别计算每“段”之体积,然后相加,即得对象的总土方量。

平整标高:土体平整为水平后的标高。

零点线:用平直的设计等高线和拟平垫部分的同值等连接点的相邻点的联线。

零点:不挖不填的点
土壤的容重:单位体积内天然状况下的土壤重量单位为kg/m3
土壤安息角:也叫士壤的自然倾斜角。

土壤自然堆积,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角
土壤可松性:土壤经挖掘后,其原有紧密结构遭到破坏,土体松散而使体积增的性质
土壤含水量:土壤孔隙中的水重和土壤颗粒重的比值。

给水:从水源取水,经处理达一定标准后,供给用户使用。

排水:用户使用的水及降水,经处理再排走。

用水量标准:是根据国家各地区城镇的性质,生活水平和习惯,气候房屋设备及生产性质等不同情况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参照数据
经济流速:使整个给水系统的成本降至最低时的流速,即管网造价和一定年限内的经营管理费用最低
水头损失:水在管中流动,水和管壁发生摩擦,克服这些摩擦力而消耗的势能就叫水头损失
最不利点:是指处在地势高,距离引水点远,用水量大或要求工作水头特别高的用水点
分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分别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管渠系统来汇集和输送。

合流制: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用一个管渠系统输送。

日变化系数:我们一年中用水最多的一天的用水量称为最高日用水量。

最高日用水量对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时变化系数:我们把最高日那天中用水最多的一小时,叫做最高时用水量。

最高时用水量对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径流:是指经土壤或地被植物吸收及在空气中蒸发后余下的在地表面流动的那部分天然降水。

谷方:为了防止其对地表的冲刷在汇水线上布置一些借以减缓水流的冲力达到降低其流速,保护地表的作用的山石挡水石:为了减少冲刷,在台阶两侧或陡坡处放置挡水的置石
护土筋:一般沿山路两侧坡度较大或边沟沟底纵坡较陡的地段敷设,用以成行埋置土中的砖或其它块材
平均径流系数:径流系数是指流到管渠中的雨水量和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量的比值
降雨强度q: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雨量。

重现期P:是指某一强度的降雨重复出现所需年限。

水景工程:是指园林工程中与水景相关的工程总称,主要包括各种水景形式,驳岸护坡和喷泉等。

规则式驳岸:指用块石、砖、混凝土砌筑的比较规整的驳岸。

自然式驳岸:自然式驳岸指外观无固定形状或规格的驳岸处理。

主路:是通达全园各个景区和主要景点的路。

平曲线半径: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向另一段直线上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应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成为平曲线半径。

道牙:安置在路面的两侧,使路面与路肩在高程上起衔接作用,并能保护路面,便于排水。

园路小品:是指设置在路边或广场中的各种小型设施。

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的统称。

置石:以具有一定观赏价值的自然山石进行独立造景或作为配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组合,而不具备完整山形的山石景物。

降雨历时t 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是整个降雨经历的时间,也可以指降雨过程中的某个连续时段。

粉壁置石:即以墙为背景,在建筑的墙面、山墙墙面的基础部位作石景或山景布置。

园林塑山:是指采用混凝土、玻璃钢、有机树脂等现代材料和石灰、砖、水泥等非石材料经人工塑造的假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