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1分,共2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内)
1、山东种植的新疆哈密瓜与原产地哈密瓜口感差异较大.这种现象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2、对病毒、细菌、真菌的解释,正确的是()
A.病毒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繁殖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都是分解者D.细菌可以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3、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新疆地区瓜果特别甜,原因是()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
B.昼夜温差大,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也强
C.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强呼吸作用弱
D.昼夜温差大,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
4、下列有关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白天只进行光合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
B. 不同植物对各种必需的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C. 光合作用必须先于呼吸作用
D. 呼吸作用只在叶表皮细胞内进行
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
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光合作用
B. 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霉菌都是对人体不利的,如黄曲霉可能致癌
B.酵母菌只能生活在有氧环境中
C.春天可以到野外采食真菌,野外的真菌鲜美,可以随意食用
D.蘑菇和腐生细菌一样,能分解枯枝败叶,有利于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7、科学家从对大量不同化石的研究中推断出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采用的最重要的研究方
法是()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8、在一片草坪中生长着蒲公英、铁树、月季、雪松、国槐,按照下列哪一项标准可把这些植物分为两大类?( )
A.种皮外是否有果皮包被
B.是否能产生种子
C.是否有根、茎、叶的分化
D.是否具细胞结构
9、在分类学上,小麦和玉米是同科不同属,小麦与大豆是同门不同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麦和玉米、大豆之间没有共同特征
B.小麦与玉米、大豆之间共同特征一样多
C.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多,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少
D.小麦和玉米之间共同特征少,小麦和大豆之间共同特征多
10、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细胞中的什么在起作用()
A.细胞壁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核
11、下列关于不同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因果关系的叙述,不一定的是()
A.发达的大脑,能适应陆地复杂多变的环境
B.蚯蚓的身体分节,适于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C.蛇的体表有鳞片,能适应陆地干燥的环境
D.鱼类有鳃,适于生活在水中
12、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诗描述了和尚在月光下轻轻推开寺门美妙情景。
该和尚在推门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发生的变化分别是()
A.收缩→舒张,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收缩→舒张
C.收缩→舒张,舒张→收缩
D.舒张→收缩,舒张→收缩
13、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
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
14、小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
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
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
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
B.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调节粗准焦螺旋
D.调节细准焦螺旋
15、下列措施不能提高瓜农大棚产量的是()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
C.适当加大昼夜温差
D.适当增加土壤肥力
16、图为光学显微镜的4个镜头。
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多,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甲和丁
B.乙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丙
17、炒蔬菜时常会产生一些水而形成“菜汤”,水分主要来自细胞
的()
A.线粒体
B.细胞质
C.液泡
D.叶绿体
18、右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色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任何结论
D.②③对照,②号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19、在探究光合作用原料的实验中,将下图所示的两
个实验装置同时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下一段时间。
此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装置B、C中质量会增加的是B
B.装置B、C中质量会增加的是C
C.本实验探究的是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
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乳酸菌是原核生物
20、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C.③是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30分。
1、(5分)下图是番茄植株,请据图回答:
(不同植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其生活习性和生理过程与环境相适应。
下图1中a、b、c代表三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度的日变化。
(1)①在12时左右,a植物光合作用速度明显减弱,是因为此时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为防止水的过度丧失,气孔大量关闭,但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速度明显减弱。
②在12时左右,b植物的气孔也大量关闭以适应高温环境,但其光合作用强度并没有减弱,其光合作用过程原理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b植物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分工合作完成碳的同化过程。
在叶肉细胞中有一种酶,通过系列反应将CO2“泵”入维管束鞘细胞,导致高光强下,气孔大量关闭,使CO2不致成为光合作用限制因子。
这种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
而a植物缺乏类似的“CO2泵”。
“CO2泵”与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酶相比,对CO2的亲和力(更高或更低)。
2、(4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生物,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存在。
(1)A、B都属于菌类,A在细胞结构上与B最主要的区别是。
(2)C属于植物,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
(3)D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
(4)图中能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填名称)
3、(2分)“知了、知了…”,酷暑时知了发出的鸣叫声异常密集而响亮,令人心烦,是不是天气越热,鸣叫的知了越多呢?
(1)要得到较为可靠的实验结果,应采用的实验方案是
A.观察一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是否鸣叫
B.统计多只知了在某一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C.观察一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是否鸣叫
D.统计多只知了在不同温度下鸣叫的只数
(2)若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折线图如图所示,则根据该折线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4、(5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昌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
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 ,该组实验说明 .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说明。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5、(8分)下图为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几种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
(2)如果将上述动物分为两大类,E 、F 归为一类,,ABCD 归为一类,分类依据是 。
(3)图中B 和F 的呼吸器官是 ,该器官的结构特点是内含丰富的
(4)A 的呼吸器官是 ,特殊的呼吸方式是 ,因为这类动物体内有 辅助呼吸。
(5)E 的呼吸器官是 。
参考答案
AADBA DCADB DBBBB ADCBA
1.①CO2②更高
2:(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叶绿体;生产者;
(3)没有细胞壁;
(4)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5)结构和功能.
3.1)随着气温的升高,鸣叫的知了只数会增多(或鸣叫知了的多少与气温有关);
(2)D;
(3)鸣叫知了的只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多;
(4)鸣叫知了的只数与光照有关吗?(或知了叫声的大小与光照有关吗?或知了叫声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吗?)
4:(1)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
(2)光照;光照;
(3)反比;越强;增加光照强度.
5.翼、翅 B.F
无脊椎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