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课件:传导路-孙臣友-2002-2003-2
《系统解剖学》课件:传导路-孙臣友-2002-2003-2
颞 侧 视 野 颞 侧 视 野
4
鼻侧
视野
双眼对侧半视野 同向性偏盲
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
损伤部位 一侧视神经 受损 视交叉中交 叉纤维受损 视交叉外侧 部不交叉纤 维受损 一侧视束及 以上视觉传 导路受损 临床表现 同侧眼全盲 双眼颞侧视野偏 盲 患侧眼鼻侧视野 偏盲
颞 侧 视 野 颞 侧 视 野
深感觉:运动觉、震动觉、位置觉 感受器-肌肉、肌腱、关节;
特殊 视觉(躯体);听觉(躯体);平衡觉(躯体);嗅觉 感觉 (内脏);味觉(内脏)
一、上行传导通路 (一)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二、下行传导通路 (一) 锥体系
1、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2、非意识性深部感觉传导通路 (二)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2.头面部浅部感觉传导通路 3.视觉传导通路 4.听觉传导通路
损伤及表现:
①视神经损伤: 同侧盲 ②视交叉中部损伤: 双颞侧偏盲 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 同侧眼鼻侧半偏盲 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 射、视中枢损伤:
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
视觉传导通路损伤后的表现
损伤部位 一侧视神经 受损 视交叉中交 叉纤维受损 视交叉外侧 部不交叉纤 维受损 一侧视束及 以上视觉传 导路受损 临床表现 同侧眼全盲 双眼颞侧视野偏 盲 患侧眼鼻侧视野 偏盲
☆意识性一般感觉传导路的共同点
1.三级神经元传导。 第1级神经元位于脊神经节或脑神经节。 第2级神经元位于脊髓或脑干。 第3级神经元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或内侧核。 2.交叉上行:第2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交叉上行。
3.经过内囊后肢
大脑皮质相应功能区
内囊 后肢
感觉传导路的
共同规律
第三级神经元
脊神经节
交叉 中枢突
躯干、四肢深部 感觉传导路动画
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 1. 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触 觉传导路
感受器 皮肤 脊神经 (周围突) 脊神经节
第1级神经元
(Ⅰ、Ⅳ、Ⅴ、VI、VII层)
后根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上升1~2节 白质前连合交叉
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 脊髓丘脑前束(触觉)
经脊髓外侧索或前索、延髓、脑桥、中脑 (脊髓丘系) 腹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中、 丘脑中央辐射 上部,
经内囊后肢
第3级神经元
中央旁小叶 后部
③
内囊后肢
脊髓丘脑侧束 脊髓丘脑前束
② ①
损伤及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②后角损伤: 同侧支配区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③白质前连合损伤: 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
④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系或间脑腹后外侧
核损伤: 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⑤ 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 ⑥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
躯干、四肢痛温觉 传导路动画
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
感受器 皮肤 三叉神经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脑桥核、 三叉神经脊束核 三叉神经感觉根 (中枢突) 第2级神经元 三叉神经节
粘膜
腹后内侧核
三叉丘系
第3级神经元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下部
三叉N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三叉丘系 三叉N脑桥核
三叉N脊束核
3
损伤及表现:
①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 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损伤:
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障碍
②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中央辐射、 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损伤: 对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
头面部浅感觉 传导路动画
鼻侧
视野
双眼对侧半视野 同向性偏盲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光照一侧瞳孔后,可引起两眼瞳孔缩小的反应,称为瞳孔对 光反射: ①光照侧的反应,称为直接对光反射; ②未照射侧,称为间接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通路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前区
2.瞳孔对光反射:
视网膜 视神经 视交叉 瞳孔括约肌 节后纤维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上丘臂
感受器
周围突
第二级神经元
视觉传导通路
鼻侧视野→颞侧半视 网膜;颞侧视野→鼻 侧半视网膜.
颞 侧 视 野 颞 侧 视 野
鼻侧
视野
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
1.视觉传导路
感受器 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第1级神经元 节细胞 视神经.视交叉.视束 第2级神经元 外侧膝状体 视辐射 经内囊后肢 第3级神经元 距状沟两侧 皮质 鼻侧纤维交叉、 颞侧不交叉 双极细胞
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背侧丘脑 腹后内侧核
三叉神经节
三叉神经 脊束核 脑桥核
视觉
听觉
视网膜 双极细胞 蜗神经节
视网膜 节细胞 蜗神经核
外侧膝状体 内侧膝状体
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 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 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感受器 肌、肌腱、 脊神经 骨膜、关节 皮肤的精细 触觉 (周围突) 第1级神经元
皮质核束
皮质脊髓束 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临床表现
(二)锥体外系
新纹状体苍白球系 皮质脑桥小脑系
上行传导路神经元组成
传导通路 躯干四肢深 感觉 躯干四肢浅 感觉 头面部 浅感觉 第一级神经 元胞体位于
脊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 元胞体位于
薄束核 楔束核
第三级神经 元胞体位于
背侧丘脑 腹后外侧核
脊神经节
I
IV-VII
脊神经节
薄、楔束核
后根 、薄、楔束 (中枢突)经脊髓后索 第2级神经元 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交叉、 内侧丘系
经延髓、脑桥、中脑 第3级神经元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丘脑中央辐射
经内囊后肢
中央后回中上部 中央旁小叶后部
内囊后肢
T5
3
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
2 2
薄、楔束核
楔 束 薄 束
1
T4 以上
1
T5 以下
损伤及其表现:
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 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 觉障碍。
②脊髓后索损伤: 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 障碍。 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
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 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 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⑥大脑皮质损伤: 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
神经传导路
孙臣友
温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端脑
延髓
脊髓
效应器
感受器
神经传导通路
传入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反射弧
上行传导路
感受器
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
周围神经
脊髓
脑干
间脑
大脑
下行传导路 脑干 周围神经 周围神经 效应器 效应器
大脑
脊髓
第一节 感觉传导通路
一般 浅感觉:痛、温、触、压 感受器-皮肤、粘膜; 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