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技术PPT课件
22
隧道洞口段
• (四)洞门 • 1、隧道洞门拱墙应和隧道洞内相邻衬砌同
时施工,连成整体。 • 2、端墙式洞门施工。 • 3、斜切式洞门施工。
23
隧道开挖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牢记几条施工安全要点 • 1、隧道开挖
24
隧道开挖
• (1)软弱围岩及不良地段隧道开挖严格遵 循施工原则
• 早预报、预加固、严排水、短进尺、弱爆 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19
隧道洞口段
• (一)边仰坡 • 1、边仰坡截、排水沟应在边仰坡开挖前完
成并与洞外路基排水系统良好连接。 • 2、边坡、仰坡以上施工期间和今后运营期
可能坍塌的表土、危石全部清除。 • 3、自上而下逐级开挖、支护洞口边仰坡工
程、按设计做好永支护。
20
隧道洞口段
• (二)洞口段施工 • 1、按设计施作超前支护后方准进洞,高度
1 2 61
合计 49 38 42 27 12 1 51 7 62 3 2 2 19
3415
“十一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类型对比图
5
“十一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工点情况
隧道 桥梁 既有线 路基 其它 合计
2006 25 13 9 7 6 60
2007 30 18 8 6 5 67
2008 35 20 11 3 2 71
淹溺 交通事故
触电 坍塌 火灾 中毒与窒息 爆炸 其它伤害 年计
2006 7
11 9 9 2
9 1 6
1 5 60
2007 10 9 12 7 3
8 2 10 2 2
2 67
2008 12 6 11 4 2
11 3
15
7 71
2009 9 7 6 4 2
11
14
3 56
2010 11 5 4 3 3 1 12 1 17 1
• ①上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V、VI级围岩 不大于1榀钢架间距,IV级围岩不大于2榀 钢架间距
• ②下台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不得大于2榀 钢架间距
• ③仰拱开挖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大于3m
12
目前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阶段地质判释技术不完善,缺乏有 效的判释方法和手段,靠几百米钻一个孔, 不过是一孔之见; 2)隧道施工方法,特别是软弱破碎围岩的 施工方法的规范化、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 TBM、盾构掘进还不普遍,大部分还是钻 爆法、矿山法; 3)在施工中没有牢固树立“保护围岩、加 固围岩”的观点和理念,初期支护不到位, 不能有效地保护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有 效地控制围岩的变形、松动和坍塌;
隧道施工安全技术
彭锋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十一五”期间中国铁建 安全生产形势
3
“十一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类型情况
高处坠落 机械伤害 物体打击 起重伤害 车辆伤害
13
目前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 4)“重外表、轻内实”,结构存在隐患, 如:衬砌背后充填不密实,甚至留有空洞; 衬砌厚度不足,有的严重不足;基底处理 不彻底,运营不久翻浆冒泥现象等
• 5)地下水处理始终是薄弱环节,堵水不彻 底,排水不畅通,防水不坚强,渗水、漏
水现象时有发生,比较普遍;
• 6)通风照明不好,洞内施工作业环境欠佳, 劳动保护意识差,影响施工质量、安全和
重视进口段初期支护及时施作并尽快封闭。 • 2、洞口段施工监控量测点必须及时设置并
适当加量测频率。 • 3、洞口段位于浅埋、地表坡度平缓时采用
地表锚杆加固后开挖进洞。 • 4、洞口位于浅埋、偏压段时,采用预加固
措施进洞。
21
隧道洞口段
• (三)明洞 • 1、位于陡峭山坡或破碎松散地层的明洞施
工。 • 2、明洞仰拱施工。 • 3、明洞排水系统施工。 • 4、明洞侧墙回填。
25
隧道开挖
• (2)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开挖后初期 支护结构应及时施作并适时封闭成环
• ①IV、V、VI级围岩封闭位置距离开挖掌子 面不得大于35m;
• ②二衬及时施作,二衬距开挖掌子面距离: • IV级围岩不大于90m • V、VI级围岩不大于 70m
26
隧道开挖
• (3)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隧道台阶法开挖 时,每循环开挖支护进尺
2009 56 9 20
2010 61 17 34
合计 315 70 124
8
安全宗旨:
• 安全第一 • 突出重点 • 预防为主 • 防微杜渐 • 常抓不懈
以人为本 全面监控 综合治理 警钟长鸣 持之以恒
9
五个消除:
• 人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 • 机的不安全运行 • 事的不安全运作 • 环的不安全因素
16
解决好施工管理、技术、质量、安 全问题,是减少事故的重要环节、 手段和方向
17
• 管理:以风险观点实现精细的工程管理。 • 技术:以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质量良
好。 • 安全和质量:安全质量为主线,技术和管
理为后盾,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
18
隧道坍塌
洞口塌方占20%, 掌子面变形塌方占33%, 掌子面后方30—50m施作施作仰拱 时,塌方(即关门)占47%。
10
隧道与地下工程特性:
• 隐蔽性大; • 作业的循环性强; • 作业空间有限; • 作业的综合性; • 施工是动态的,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是变
化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也是变化的; • 作业环境恶劣; • 作业的风险性大。
11
隧道施工的理念:
• 保护围岩 • 动态管理 • 改善环境 • 精心组织 • 精细施工 • 内实外美。
员工的健康;
14
目前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 7)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的检测体制不完善, 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手段;
• 8)施工无抢险预案,应变能力不强,一旦 出现施工灾害,就束手无策;
• 9)没有真正地实现动态管理、动态施工, 没有石变我变,设计和措施跟着变。
15
隧道施工安全预防重点
• 防爆破伤人 • 防坍塌 • 防瓦斯 • 防突泥突水 • 防机械伤人 • 防漏电触电
2009 27 12 11 2 4 56
2010 24 17 12 5 3 61
合计 141 80 51 23 20 315
6
“十一五”期间生产安全事故工点饼图
7
“十一五”期间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情况
事故起数(起) 重伤人数(人) 死亡人数(人)
2006 60 11 20
2007 67 14 22
2008 71 19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