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清代服饰简介
皇帝朝服
清代皇帝服饰--清代皇帝服 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 皇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 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 边缘,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 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 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 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 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 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 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 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 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 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 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 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 五色云纹。本图为朝服展示图。
清代,是我国少数民族建立的几个朝代之一,自1644年 清顺治帝福临入关到辛亥革命为止,共经历了268年。满族 统治者初入关时,实行残酷的镇压政策,首先令汉族人民剃 发易服,“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清代在官服制度上坚守其本民族旧制,不愿轻易改变原有 服饰,并以强制手段推行满服于全国,致使近三百年中男子 服饰基本以满服为模式。 不过,在“男从女不从”的约定之下,满汉两族女子基本保 持着各自的服饰形制。 清代服饰是一门艺术,在这里,只是略略介绍一点知识。
乾 隆 盔 甲
清代铠甲--清代一般的盔帽, 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 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 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 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 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 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 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 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 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 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 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 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 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 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 挡”。腰间左侧佩“左挡”, 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 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 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 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 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乾隆皇 帝御用蓝缎铜钉铁叶甲。
乾隆戎装像
清代服饰--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 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 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 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 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 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 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 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 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 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 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 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 “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 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 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 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此图为清代乾 隆戎装像。
八旗服饰
清代服饰--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 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 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 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 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 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 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 “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 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 蔽膝。清代八旗兵的甲胄,用皮革制成。此服供大阅兵时穿用,平 时收藏起来。清代除满八旗外,在蒙古设蒙古八旗,在汉族设汉八 旗,参加大阅兵的实为二十四旗。本图为满清八旗服色,从左至右 为:正黄旗、正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正红旗 镶蓝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清代宫廷服饰-清代龙褂,样式 为圆领、对襟、 左右开气、袖端 平直的长袍。 龙褂只能为皇后、 皇太后、皇贵 妃、贵妃、妃、 嫔服用。皇后 龙褂纹饰,据文 献记载有两种 类型,北京故宫 所藏实物,则 有三种类型,均 为石青色:第 一种饰五爪龙八 团,两肩、前胸后背各一团为正龙,前后襟行龙各两团,下幅八宝、 寿山水浪江涯及立水纹,袖端各两条行龙及水浪纹。第二种只饰五爪 金龙八团,下幅及袖端不施纹样。第三种饰五爪金龙八团,下幅加水 浪江涯、寿山、立水纹。皇后、皇太后、皇贵妃、贵妃、妃龙褂与此 相同。嫔所穿龙褂,两肩前后正龙各一条,襟变四龙。此图为清代乾 隆石青缎绣五彩金龙有水八团纹龙褂,为第一类。
皇帝夏朝服
清代皇帝服饰--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 帝朝服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 春夏用缎,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 明黄为贵,只有在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 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 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 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 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黼、黻八章在衣上; 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纹。本图为戴 夏朝冠、穿夏朝服的皇帝。
皇后朝服
清代皇帝服饰--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皇帝朝服 及所戴的冠,分冬夏二式。冬夏朝服区别主要在衣服的边缘,春夏用缎, 秋冬用珍贵皮毛为缘饰之。朝服的颜色以黄色为主,以明黄为贵,只有在 祭祀天时用蓝色,朝日时用红色,夕月时用白色。朝服的纹样主要为龙纹 及十二章纹样。一般在正前、背后及两臂绣正龙各一条;腰帷绣行龙五条 襞积(折裥处)前后各绣团龙九条;裳绣正龙两条、行龙四条;披肩绣行 龙两条;袖端绣正龙各一条。十二章纹样为日、月、星辰、山、龙、华虫、 黼、黻八章在衣上;其余四种藻、火、宗彝、米粉在裳上,并配用五色云 纹。本图为戴夏朝冠、穿夏朝服的皇帝。
孝贤纯皇后朝服
清代后妃服饰--皇后的朝服由朝冠、朝袍、朝褂、朝裙及朝珠 等组成。朝冠,冬用薰貂,夏用青绒,上缀有红色帽纬。顶部分三 层,叠三层金凤,金凤之间各贯东珠一只。帽纬上有金凤和宝珠。 冠后饰金翟一只,翟尾垂五行珍珠,共三百二十颗,每行另饰青金 石、东珠等宝石,末端还缀有珊瑚。朝袍以明黄色缎子制成,分冬 夏两类,冬季另加貂缘。朝袍的基本款式是由披领、护肩与袍身组 成。披领也绣龙纹。朝褂是穿在朝袍之外的服饰,其样式为对襟、 无领、无袖,形似背心。上面也绣有龙云及八宝平水等纹样。本图 为清代乾隆帝孝贤纯皇后朝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