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齿辊破碎机维护检修规程

齿辊破碎机维护检修规程

双辊齿式破碎机维护检修规程1ﻩ总则1。

1 适用范围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双辊齿式粉碎机维护检修规程》(HG26201-91)以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水煤气站的焦炭输送工序的ДД3-1型双辊齿式粉碎机(以下均简称为“破碎机")的维护与检修.本规程与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相抵触时,应遵循制造厂的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

1。

2结构简述双辊齿式破碎用于将大于80mm焦炭(或块煤)破碎成25~80mm小粒焦炭(块煤)以适应水煤气(或发生炉煤气)的生产需要。

齿辊破碎机由机架、齿辊及轴、轴承座、三角皮带传动装置和弹簧保险装置等主要部件构成;电动机经三角皮带驱动主动齿辊,在主动齿辊轴另一端通过一对齿轮带动从动齿辊相对转动,从而将两齿辊中的焦炭破碎.主动齿辊及轴承座固定在机架上,从动齿辊及轴承座可以沿机架导轨水平移动,改变机架和活动轴承之间垫片厚度或数量就可以调节两辊子间的距离,即改变出料口的宽度;在正常情况下弹簧力足以克服破碎物料所需的破碎力,弹簧盖上的螺母可以调节弹簧力的大小,以适应各种主和料性质的要求。

遇有非破碎物料进入辊子间,必要时可以压缩弹簧使排料口宽度增大,使非破碎物能通过齿辊而排出机外;同时大皮带轮与主动辊子轴上的传动轮毂用一根安全销连接,电机通过皮带轮、传动安全销、传动轮毂将动力传递到主动轴上。

传动安全销是一根中间切有一道凹槽的销轴,一旦由于弹簧过紧、排料口宽度过小或有无法破碎的铁块、硬物等进入破碎机而无法通过齿辊并造成负荷过大时,传动安全销将在凹槽处折断,皮带轮在辊子轴上空转以避免破碎机受损。

ДД3-1型双辊齿式破碎机主要技术性能如下.工作介质ﻩ焦炭或无烟煤;ﻩ辊子直径¢400; 进料粒度ﻩ>80mm;ﻩ20吨/小时;ﻩ出料粒度ﻩ25~80mm;ﻩ生产能力ﻩ配套电机10KW,740ypm。

2。

完好标准2。

1ﻩ零、部件2。

1.1ﻩ破碎机的零、部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2.1。

2ﻩ基础、机身稳固,各部位连接螺栓紧固,符合技术要求.2.1.3ﻩ两齿辊轴之间,齿辊轴与机体之间各部间隙符合要求。

2.1。

4 传动齿轮磨损不超过规定要求,啮合良好。

2.1.5ﻩ三角皮带及皮带轮等传动装置磨损不超过规定要求,传动平稳.2.1。

6ﻩ轴承的磨损在规定要求之内。

2。

2ﻩ运行性能2。

2。

1ﻩ设备运转平稳,无异常振动和杂音,电机温升和电流不超过允许值。

2.2。

2ﻩ设备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2.2.3ﻩ润滑良好,注油装置完整好用,油质符合规定要求。

2.2.4 各轴承部位温度不超过65℃。

2。

3ﻩ技术资料2.3.1ﻩ设备档案齐全,各项数据填写及时、准确;设备档案应包括如下内容:2.3.1.1破碎机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开箱检验记录.2.3。

1.2ﻩ破碎机的安装、验收和性能试验记录齐全.2。

3.1。

3 破碎机的设备履历卡片及运行、检测、检修、验收、缺陷和事故记录,润滑油分析和更换记录等齐全、准确。

2。

3.1.4 破碎机的总装配图、主要零部件图及易损件图等齐全。

2.3。

2ﻩ破碎机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齐全。

2.4设备及环境2.4。

1ﻩ设备整洁,表面无灰尘、油垢。

2。

4。

2 设备及管道无跑、冒、滴、漏。

2。

4.3设备周围环境整洁,无积水、杂物。

3.ﻩ齿辊破碎机的维护3.1ﻩ维护3.1.1ﻩ齿辊破碎机及其附件应完整、可靠,材质符合设计要求,机体表面及其周围要保持清洁,无灰尘和油垢。

3.1.2ﻩ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1.3ﻩ破碎机在运行中,操作人员应按照岗位操作法的要求,定时、定点、定线地进行巡回检查,每小时至少一次。

检查内容为:3。

1。

3。

1ﻩ破碎机运行是否平稳,有无杂音、异常振动,各轴承部位是否正常。

3.1.3.2 检查电机、传动皮带及齿轮运转情况。

3。

1。

3。

3 检查各连接螺栓有无松动现象。

3。

1。

4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定人、定点、定质、定量、定时添加或更换润滑脂。

一般情况下,轴承部位每月添加一次润滑脂,每年更换一次润滑油脂。

3。

1.5ﻩ破碎机长期运行后,因辊齿或辊面磨损使排料口宽度增加,因此应经常检查排出焦炭的粒度,必要时应调节活动辊子的位置,调节时要保持两个辊子互相平行,防止歪斜. 3。

1.6破碎机开动前应检查双辊间有无铁块或杂物等卡住,应将所有杂物清理干净,保证破碎机在空载下开车;启动后机器运行平稳、没有杂音时才允许进入焦炭.给料量应均衡,避免过载.若有大块焦炭卡住双辊要迅速停车,取出大块焦炭后并盘车正常方可重新加料。

如因负荷过大而使安全销折断,在更换安全销后必须将破碎机中所有物料全部清除干净,确认已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开车。

3.1。

7ﻩ运行中应经常检查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和轴承温度,一般情况下不允许超过65℃.加油点零件应完整无缺,防止环境粉尘污染润滑脂.3。

1.8做好设备的清扫、清洁工作,保持设备和环境整洁。

上述各项检查内容中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应及时处理,排除故障并如实填写原始记录;若故障无法排除时,应根据故障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如停车、启动备用设备等等,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

2ﻩ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齿辊破碎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表.4.ﻩ齿辊破碎机的检修4.1ﻩ检修周期及内容4。

1。

1破碎机的检修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检修周期如下:4。

1.1。

1破碎机小修的检修周期为12个月.4。

1。

1。

2ﻩ破碎机中修的检修周期为36个月.4.1.1。

3破碎机大修的检修周期72个月时。

4.1.2 检修内容如下:4.1.2.1ﻩ小修1。

检查清理破碎机内堵塞物料;2。

检查齿辊牙齿的磨损与损坏情况;3。

检查各轴承的润滑和磨损情况,添加或更换润滑脂;4. 检查传动齿轮的啮合和磨损情况;5。

ﻩ更换安全销.4.1.2.2ﻩ中修1.ﻩ包括小修内容;2. 修理更换传动齿轮;3.检查或更换轴承;4。

ﻩ检查调整或更换传动皮带.4.1。

2。

3ﻩ大修1。

ﻩ包括中修内容;2。

破碎机解体清洗、检查修理或更换零部件;3. 修理或更换齿辊的齿板、齿辊轴。

4.2ﻩ检修方法及质量要求4。

2.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和检修中的注意事项4.2.1。

1ﻩ确定检修内容,制订检修方案,编制检修计划和检修进度。

4.2.1。

2ﻩ检修前向检修人员进行任务、技术、安全交底,检修人员应熟悉检修规程和质量标准,对于破碎机存在的重大缺陷,应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

4.2。

1.3ﻩ落实检修所需的材料与备件,校验检修中所使用的量具、仪器,准备好检修所需的工具,尤其是专用工具。

4.2.1.4 破碎机交付施工单位进行检修前,设备所在单位必须按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发的《化学工业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化学工业部安全生产禁令》的有关规定切断电源,并挂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戒牌;不具备施工条件时不得强行检修。

4。

2.1.5ﻩ在检修中零部件的拆装应按规定顺序进行,尽量使用专用工具;一些可以不拆的组合件尽量不拆;在拆卸过程中不准随意破坏零件,万不得已时必须经过有关技术人员的批准。

4.2.1。

6ﻩ检修过程中,零部件在拆卸后和装配前都必须按要求对检修部位及关键部位进行测量,要记录下检修部位和关键部位的原始数据,如破碎机轴瓦间隙等,并与图纸进行核对,作为以后装配时的参考;要如实填写检修记录。

经过检修的零部件尺寸及各部位的配合尺寸,必须恢复到有关图纸和技术文件所规定或允许的范围内。

4。

2.1.7 拆卸时,各零件的相对位置和方向要做好标记,要放置有序以免回装中出现漏装、错位、倒向等错误。

即使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在组装时也不得随意调换位置,以免使原先磨合的配件又重新开始磨合,甚至产生其它问题;拆卸下来的零件要清洗干净,摆放整齐;精密加工的零件或部位要用干净布包扎好,不得直接接触地面.4。

2.2ﻩ机身及机架4.2。

2.1 机身两侧护板应平整,平面翘曲度不得大于1。

5mm,否则应予以修正.厚度磨损达到原设计的2/5时应予以更换。

4.2.2。

2ﻩ机架的水平及垂直平面调整应以轴承为基准面,在轴承部位测量机架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度误差均应不大于0.20mm/m.4.2.2。

3 在安装和校准机架后,拧紧地脚螺栓,在机架与基础之间的间隙中进行再灌浆.水泥浆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以便使水泥浆达到各个角落形成一个完整而又坚固的灌浆层.灌浆层凝固并将破碎机的地脚螺帽再次拧紧后才可以继续安装破碎机的其它部件.4.2.3 齿辊破碎机的齿辊由齿辊轴、轴毂和高锰钢齿板等零件组成。

4。

2.3.1 齿辊轴及轴瓦1. 轴与轴颈应无损坏、裂纹等缺陷,对于轻微的划痕和碰伤可用油石或细砂布来打磨,如发现裂纹即更换新轴。

2. 轴的弯曲度不得大于0.25mm,否则必须调直或更换新轴;轴颈的锥度和椭圆度不得大于0。

02mm。

3. 轴颈部分表面粗糙度为1.60,轴瓦与轴颈接触弧面应为100°~120°,接触面上的接触点数在每平方厘米内至少有3个接触印迹;轴瓦与轴颈之间的顶间隙为轴颈直径的0。

10~0.15%,每侧的侧间隙应为顶间隙的50~70%。

轴瓦的顶部间隙超过轴颈的0.25%时,或者轴瓦合金磨损达到原厚度的1/2时,轴瓦应予以报废。

4. 主轴中心线与轴颈中心线不重合偏差不大于0.2mm/m;轴在拆卸后要保护轴颈表面,以免受到损伤或脏污.5。

主轴中心线与键槽中心线不重合偏差不大于0.2mm/m;键与键槽应紧密结合,不得加垫片;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适当加大,但最大只能按标准尺寸增大一级,在结构和受力允许时,可在原键槽的90°或120°方向另开键槽.6。

轴瓦应与轴颈配合修刮,要求轴瓦与轴在整个长度上应有75~80%的弧面接触,接触角为100~120°;轴瓦背面应与外壳瓦窝弧面严密贴合,每平方厘米内至少有一个接触印迹。

轴瓦巴氏合金与瓦壳结合应牢固,巴氏合金瓦面不应有裂纹、砂眼、和剥落现象.可以用煤油浸泡轴瓦约30分钟,取出轴瓦擦干,再将巴氏合金与瓦壳结合处均匀涂上一层白粉,经过30分钟以后如发现有油迹渗出则说明轴瓦的将巴氏合金与瓦壳结合不严密应重新浇铸.轴瓦巴氏合金与轴承座的脱壳面积如超过半个轴瓦面积的20%或轴瓦合金表面有磨损、擦伤、剥落和熔化等缺陷,缺陷面积超过其接触面积的25%时,应重新浇铸巴氏合金。

低于上述数据时,可用气焊修补,修补用巴氏合金的化学成份应与原有的一致.7.ﻩ轴承座不得有毛剌、裂纹、断裂等缺陷;轴承座与轴瓦配合的孔表面粗糙度为 1.60,配合公差为J7。

8。

轴承座安装后水平度误差应不超过15mm/m.4.2.3.2ﻩ轴毂1.ﻩ安装后水平误差不大于0.05mm,轴毂的直线度偏差不大于0.07mm2.ﻩ轴毂上安装齿板的四个平面应平整,相对两个平面应互相平行;其横断面应呈正方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