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激励

第七章激励


不公平条件下人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的 不足:只注重分配公平
助理工程师黄大佑,一个名牌大学高材生,毕业后 工作已8年,于4年前应聘调到一家工厂工程部负责 技术工作,工作勤恳负责,技术能力强,很快就成 为厂里有口皆碑的“四大金刚”之一,名字仅排在 一号种子厂技术部主管陈工之后。然而,工资却同 仓管人员不相上下,夫妻小孩三口尚住在来时住的 那间平房。对此,他心中时常有些不平。 黄厂长,一个有名的识才老厂长,“人能尽其才, 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孙中山先生名言,在 各种公开场合不知被他引述了多少遍,实际上,他 也是这样做了。4年前,黄大佑调来报到时,门口 用红纸写的“热烈欢迎黄大佑工程师到我厂工作” 几个不凡的颜体大字,是黄厂长亲自吩咐人秘部主 任落实的,并且交代要把“助理工程师”的“助理” 两字去掉。这确实使黄大佑当时春风不少,工作更 卖劲。
1.需求层次理论 本部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说明题、简 答题、论述题。如:评述需要层次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
该理论由马斯洛提出,其主要内容:(1) 人类的基本需要。人的基本需要按照重要 程度和产生顺序依次可分为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需要五个层次。
生理需要:维持生存和繁衍后代; 安全需要:免除危险和消除威胁; 归属需要:情感联系;地位;认可; 尊重需要:自尊与尊重他人; 自我实现需要:最高层次;发挥最大潜力。
(8)要经常坦率地找那些惹你生气的人交换意见,而不 要发火,把那些可能酿成重大危机的事件及时解决。(9) 思想开放、愿意听取新意见,即使那些与你的想法大相径 庭的看法。(10)只有在必要时才给予申诉,而且只能在 私下里进行,其目的是纠正与教育。(11)尽可能使人们 对工作感兴趣,愿意干,这将有助于他们实现个人目标, 也能达到管理者的目的。(12)不要用威胁手段强迫员工 去完成工作,要消除不必要的威胁与惩罚。(13)宽容大 量,不要与员工争名利,一旦自己错了,要勇敢地承认。 (14)当员工需要支持时,要支持他们,为他们提供一些 灵活性和个人选择的机会,包括积极寻找提拔他们的机会。 (15)鼓励与帮助员工制定好自己的目标,保证让员工知 道,如何工作才能实现其个人目标。这部分题型多为选择 题、简答题、论述题以及案例分析题。
缺陷
1、缺乏代表性; 2、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因素相互联系, 截然分开不够妥当; 3、没有使用“满足尺度”,要么满意,要 么不满意,过于简单化。
思考题:富士康跳楼事件可否用双因素理 论来解释?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 该理论代表人物为弗鲁姆,其主要内容为:(1) 管理实践中各种激励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取决于 人们对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期望值和他认为得到 该结果的概率。(2)要调动工作积极性,必须处 理好三方面的关系,即个人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绩效与奖励的关系、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本部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说明题。
期望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A.E=M· V B.M=V· E C.V=E|M D.V|M 【答案】B
2.公平理论 代表人物为亚当斯,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 为,职工的工作态度与生产积极性,不仅 取决于他们所获报酬的绝对量,即是否公 平。本部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说明题。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厂里的生产经营状况每况愈下, 成本费用急剧上升,效益不断下滑。最后,在有关部门 的撮合下,厂里决定与一家外国公司合作。如果合作成 功,厂里不仅能摆脱困境,而且可能使厂里的生产、技 术和管理都跃上一个新台阶。经多方努力,双方领导准 备举行签字仪式。仪式举行的前一天,厂里一个单身职 工生病住院,贾厂长很可怜他,亲自到医院陪他。第二 天,几乎一夜未合眼的贾厂长又到工厂查看生产进度, 秘书几次提醒他晚上有重要会议,劝他休息一下,但他 执意不肯,下午,贾厂长在车间听取职工反映情况时病 倒了。晚上,贾厂长带病出席签字仪式,厂里的其他许 多领导也参加了,但贾厂长最终没能支撑下去,中途不 得不被送进医院。外方领导在了解事情的经过后,对贾 厂长的能力表示怀疑,决定推迟合作事宜。
(一)期望理论
美国行为学家弗鲁姆;1964年;《工作与 激励》 需要是一种动力,同样是一种期望; 期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 效价 期望值
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
效价:某人对某项活动可能产生的结果和 价值的评价 期望值:人们对某项活动导致某一结果的 概率估计 激励力量:促使人们采取某一活动的内驱 力的强度
纽约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 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他把一元钱丢下, 就走开了。但他又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 就连忙返回,从卖铅笔的人那里取出几根 铅笔,并抱歉的解释说自己忘记取笔了, 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说:“你我都是商 人。你有东西要卖,而且上面有标价。”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个穿着整齐的经 销商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说:“你可 能已经忘记了我,我也不知道你的名字,但我永 远也忘不了你。你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你跑 来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没想到纽约商人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竟使得 一个处境窘迫的人重新树立了自信,并且通过自 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可喜的业绩。
成就需要:中产阶层
行为特征: 关心事业的成败,喜欢接受挑战性的工作; 能够制定明确的目标,愿意承担责任; 学习努力,能够约束自己; 不受别人的评价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善于把握社会,对与成就有关的字眼特别 敏感。
权力需要
行为特征:
寻求领导地位,具有获取权力、行使权力以影响、 控制他人的强烈欲望; 对组织内外的各种信息,特别是政治信息有着浓 厚的兴趣; 健谈、直率、头脑冷静、善于争辩,常常提出建 议与要求; 乐于承担责任,更愿意承担竞争性的工作任务。
3.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代表人物为赫茨伯格,其主要内容 为:(1)保健因素。(2)激励因素。(3) 不同需要追求者的心理与行为特点。(4) 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使工作丰富化。包括 职务内容的扩大化、工作意义的丰富化。 本部分题型多为选择题、判断说明题、简 答题。
双因素理论(激励——保健因素理论)
(一)激励概述 1.激励的含义与模式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 使其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 力的过程。需求——动机——行为——满 足是激励的一般模式。本部分题型多为选 择、判断说明题。
2.激励因素与激励原则 美国学者小克劳德.乔治认为,运用激励手段,必须遵循 如下有原则:(1)为自己和员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目标, 这些目标既具有挑战性,又可以通过努力而能够实现。 (2)员工能在管理者决策前有适当的参与,认真地表达 自己的意见与观点。(3)努力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取 得什么样的进展以及出现了什么问题,并能进行坦诚交流 与反馈。(4)经常向员工交流情况,加强他们对管理者 的信赖。(5)员工告诉你什么都需要听,对他们的想法、 建议要给予好评,使其感到自己的重要性。(6)真诚地 关怀员工成长与发展,并在适当时候,向他们提出建议。 (7)表扬要坦率、真诚,公开表扬是鼓舞人的热情,认 识自身重要性的最有力的方法之一。
主要观点: 引起人们不满和消沉的因素往往是工作外 的因素,而使人们感到非常满意的因素往 往是一些工作本身的内在因素。 保健因素:外界环境——不满意 激励因素:工作本身——非常满意
工作丰富化
赫兹伯格赞同行为科学的主张,认为提高 劳动生产效率的关键不在于使工作合理化, 而在于使工作丰富化,以便有效地利用人 力资源。 工作丰富化:职务内容的扩大化;工作意 义的丰富化
第七章激励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激励的含义与模式, 掌握激励因素和激励原则,系统掌握内容 性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 型激励理论的内容,能对之做出公正全面 的评价并运用于管理实践。
考核知识点
一、激励的含义与模式 二、激励因素与激励原则 三、内容型激励理论 四、过程型激励理论 五、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从那一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子约束着这个孩 子。他的身上不再沾满泥土,他的举止不再缺乏教养。他 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刻苦努力,发奋学习。在以后的40多 年的时间里,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 那年,他真的成为了州长。这个人就是纽约第53任州长, 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的名字叫罗杰· 罗尔 斯。 那位校长只是用了鼓励,就把一个平凡的孩子变成了 伟大的州长,鼓励是催人奋进的号角,鼓励是激人奋发的 良药,常常会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迹。当你对孩子表 示认可、肯定的时候,孩子也会带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需要的动态性、发展性与个体差异性
个体的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着不同的需 要; 经济落后,生理和安全需要更显重要;经 济发达,人们追求更高层次需要; 个体对高层需要,尤其是自我实现,认识 不同。

1.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的贡献是:(1)马斯洛需求 层次理论是激励理论的基础。其一,他为 我们研究人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较为科学的 理论框架,即从人的需要出发研究人的行 为;其二,他将人类千差万别的需要划分 为五个层级,符合人们的心理发展规律, 揭示了人的需要与行为之间的内在逻辑; 其三,马斯洛分析了人类需要的多样化及 个体差异性,为实践中丰富激励方法、采 取灵活多变的激励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交需要
行为特征:
能积极寻求建立并保持与他人的友谊和亲 密的感情关系,善于避免因被某一个体或 团体拒绝而带来的痛苦 希望得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与好评 乐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勇于表现,善于 沟通 能够理解人,尊重人,愿意向他人提供安 慰和帮助
有效管理者的合理需要结构
高度权力需要 适度成就需要 低度社交需要
1.需求层次理论
(2)需求层次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 现在:其一,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层次的概 括过于简单化;其二,马斯洛对人类需要 层次递进关系的分析过于机械。由于所处 环境及个性心理的差异,不同个体的需要 层次有所不同,绝不是一个递进规律能够 概括和揭示的;其三,需求层次理论存在 一些难以解释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