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州空港物流园区规划

温州空港物流园区规划

温州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划(评审稿)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上海理工大学区域交通研究所项目名称:温州市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委托方:温州永强机场扩建工程指挥部承担方: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协作方:上海理工大学区域规划与交通运输系统研究所项目负责人:王智善(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发展规划部、主任)参编人员:高文芳(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王武林(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黄若谷(温州市经济建设规划院)房晋源(上海理工大学)董黎晖(上海理工大学)目录前言 (1)第一章发展基础 (3)1.1温州机场基本情况 (3)1.2温州机场服务范围 (4)1.3温州机场发展规划 (5)1.4航空物流发展空间 (7)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9)2.1是配套温州国际机场、发挥空港门户作用的需要 (9)2.2是增强温州机场货运能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需要 (10)2.3是服务沿海产业带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10)2.4是拉动区域内需、带动温州临空经济发展的需要 (10)第三章总体建设思路 (11)3.1指导思想 (11)3.2功能定位 (11)3.3建设原则 (11)3.4发展目标 (12)第四章空港物流需求预测 (13)4.1现状货物流量及流向 (13)4.2空港物流发展的腹地分析 (14)4.3物流需求总量预测 (19)4.4空港物流园区发展规模预测 (23)第五章园区布局和建设 (28)5.1园区选址 (28)5.2布局重点 (28)5.3功能分区 (30)5.4分期建设内容 (35)5.5重点区块建设 (37)5.6 基础设施和物流信息系统 (38)5.7内外部交通组织 (41)第六章园区运营模式 (44)6.1运营模式分析及借鉴 (44)6.2本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选择 (47)第七章保障措施 (50)7.1完善开发组织保障 (50)7.2强化地方政策支持 (51)7.3推进建设体制创新 (52)7.4增强土地要素支撑 (53)7.5争取口岸通关政策 (53)7.6夯实人力资源支撑 (54)附图:1.区位分析图2.辐射腹地分析图3.机场周边土地利用现状图4.航拍现状分析图5.机场远期总平面规划图(推荐方案)6.机场与周边滞洪区关系图7.空港物流园区功能区块图8.空港物流园区周边交通组织图9.区域交通物流格局图10.温州沿海产业带工业区块图前言温州是国家确定的24个沿海交通综合运输枢纽城市之一,也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工业基础雄厚、商贸物流繁荣、口岸贸易量突出,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工业、商贸、港口城市。

按照温州大都市的战略构想,现正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全力打造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温州大都市区,以确立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中心城市地位。

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市龙湾区,是全国45个干线机场之一。

截止2008年底,已与全国67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架起了空中桥梁,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300多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5万吨。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对机场飞行区扩建预审评估,将温州永强机场定位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和4E级国际机场。

为适应机场等级提升和口岸升级的要求,温州机场现正在进行总体规划修编,包括航站区、飞行区、货运区、航空基地、后勤配套区等在内,规划远期用地约13800亩,到2045年将形成年旅客吞吐量3900万人次、货邮量150万吨的现代化空港规模。

本次规划的空港物流园区,是温州现代化空港的有机组成,将重点集成物流企业的集聚、扩散、辐射功能,构建为区域高端制造业、进出口和城市快速运输密集服务的物流枢纽。

该园区已列入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规划项目,与瓯江口外深水港物流园区的建设并列温州“两港”重点建设工程。

本项目包括物流核心功能区、物流增值功能区和物流服务支持区三个区块,涵盖了机场核心货运、保税仓储加工、国际中转运输、联运配送中心、海关监管及进出口贸易服务、三产配套服务等。

本规划重点是航空货邮量的预测、物流流程组织和周边交通组织、功能布局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物流园区的开发运营模式分析等。

规划目标年与温州机场总体规划(修编)相衔接,近期为2025年,远期为2045年。

项目总用地约4500亩,分三期投资开发。

规划依据:1、《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2008年、2009年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3、《温州永强机场总体规划平面规划方案》4、《温州城市综合交通规划》5、《温州城市东片防洪规划(修编)》第一章发展基础1.1温州机场基本情况温州永强机场地处温州市龙湾区滨海,距市中心21.7公里,距瓯江入海口1.6公里。

机场净空条件良好,为国内二级民用机场,可满足A300、MD-90等D类飞机起降。

温州机场建成通航19年以来,航空业务量迅猛增长,客货运吞吐量已连续数年在全国保持在前30名以内,名列华东地区30多个机场前7位,是省内第二家迈入全国300万以上较大型机场行列的机场,并连续保持了19年来飞行安全、空防安全和地面航空安全,保持的安全记录在全国现有143个机场中处于前茅,是全国同类机场中发展速度较快、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机场之一。

截止2009年7月,机场已与全国67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澳门)架起了空中桥梁,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3675. 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6.1万吨、安全保障航班起降约40万架次,预计2009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4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万吨。

2003年以来,客运吞吐量年均增长14.9%,货邮吞吐量增速有所波动,年均增长6%。

货邮结构以轻工产品、服装、鞋革等温州本地制造业加工品为主,约占总量的80%,主要流向国内的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

图1-1 2003年以来温州机场客货运吞吐量及起降架次图1-2 近年来温州机场货邮吞吐量及其增速1.2温州机场服务范围目前,温州市户籍总人口772万人、在外创业人员超过200万人并开辟了500多个商品市场、40万家连锁店和专卖店,工商户20多万、民营企业13万多家、外贸出口额139.9亿元(2008年),旅居海外的侨胞达60余万人,分布在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以经商和进出口贸易为主。

人口的交叉分布和高速流动以及商品生产交易活动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对机场的客货运产生了较大的依赖和需求。

温州作为浙南闽北的经济中心,辐射浙江台州、丽水和福建宁德等市,温州机场具有得天独厚的航空运输地理位置。

距温州最近的杭州、宁波、福州机场均超过300公里,温州南面的福建宁德地区和西面浙江丽水地区都没有机场,而北面浙江台州地区的黄岩机场是一个军民合用机场。

因此,温州机场的实际辐射范围约3000万人,经济腹地面积达9万平方公里(包括温州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宁德地区),辐射范围内GDP高达4900亿元人民币。

自甬台温和金丽温高速公路全线贯通以后,台州、宁德、丽水三地与温州的联系更加便捷,三地旅客到达温州永强机场都只需1.5小时。

温州机场已代替杭州机场、宁波机场、福州机场成为大多数丽水、台州、闽北地区旅客的首选机场,机场现已开通与福鼎、青田、丽水的专线直达班车。

随着龙丽温高速、诸永高速及金温铁路电气化改造、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的建设,依托临近瓯江口深水港和沿江的区位优势,温州机场的交通枢纽影响力将进一步扩大,与周边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1.3温州机场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民航总局对机场飞行区扩建的预审评估,将温州机场定位为国内中型枢纽机场和4E级国际机场(国家规划“十一五”通过新建和扩建,全国将拥有中型枢纽以上机场包括大型复合型枢纽机场共36个)。

——过渡性扩建工程。

新建国内航站楼23000平方米,老航站楼将改造为国际航站楼,建成后航站楼总面积37000平方米,可基本满足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的需求;停机坪从8万平方米增加到15万平方米;新建道路和停车场4.4万平方米。

现已基本完工。

——飞行区扩建。

“十一五”期间,温州机场将按照4E标准,以2020年旅客吞吐量1800万人次为依据,扩建飞行区,将现有2400米跑道延长到3200米作为平行滑行道,在现跑道东侧263米处修建一条3200米的跑道,满足E类大型飞机起降需要。

——航空口岸建设。

温州航空口岸升级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争取在“十一五”末期开通国际航班,增加香港现有航班密度,恢复澳门航线;争取国家境外自由行的早日批复和列入直航台湾的第三批城市。

——航空公司基地建设。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已和温州市政府签署设立分公司的框架协议,双方正在积极推进。

吉祥航空公司、大新华航空公司也有意在温州设立分公司。

航空公司基地的入驻,将进一步加强温州机场发展后劲。

——机场总体规划修编。

温州机场总体规划正抓紧修编,包括航站区、飞行区、机坪、空港物流园区、驻场单位配套设施等与市区交通网络统筹规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以保证机场的可持续发展。

以2045年为限,将形成满足年旅客吞吐量3900万人次的运营规模,进出机场的地面交通系统将由轻轨、高速公路组成,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综合运输枢纽。

将进行飞行区改造,建设第二条跑道和第二条平行滑行道,扩建停机坪,搬迁航站区至现跑道东面,最终建筑规模达30万平方米以上。

远景规划总控制用地1233公顷。

1.4航空物流发展空间1.4.1航空物流市场孕育巨大空间航空货运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快捷、方便和优质的服务符合了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要求,全球目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货物是通过航空运输完成。

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的过程中,未来1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7%以上的年均增长率,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进一步加快,经济全球化下的全球生产体系和快速供应链的航空物流运输和组织方式逐步完善,由此带来的航空货运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航空货运市场空间广阔。

根据中国民航发展“十一五”规划,预计到2010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将达到570万吨,5年年均增长13%;货邮周转量将达到145亿吨公里,5年平均增长13%。

“十二五”时期至2020年,中国民航航空货运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据波音公司预测,2020年之前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对交通运输的需求空前旺盛,是航空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初步预测,中国未来10年航空货运增长率将达到20%,未来20年预计达到10.3%,大超过了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1.4.2温州城市经济圈发展急需提升航空物流业随着温州城市发展和产业升级的整体推进,温州作为浙南闽北赣东的经济中心地位将进一步加强。

现代航空物流作为民航新的经济增长点,正逐步显现出对区域产业和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

如何发展和完善温州城市对外综合交通体系,最大限度地挖掘航空货源,加快建设以航空运输为龙头、多式联运为补充的航空物流集散中心,正全面提上议事日程,未来温州机场将建设成为客货并举的浙南闽北赣东地区枢纽型机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