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二类:回避与麻木
回避:避免与创伤经历相关事物接触-泛化 话多 头痛 乏力 感觉疏离 感觉分离 抑郁 遗忘(一种保护机制)
15
第三类:过度唤醒、警戒性增高
害怕 愤怒 紧张 焦虑 冲动 失眠 不信任 易激惹 注意力集中困难
16
儿童的PTSD
无法预料
突如其来
超乎寻常
无力应对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定义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经历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
件或情境后而引起精神障碍的延迟出现 或长期持续存在。 潜伏期从几日、几周或数月不等,大多 数在6个月之内。
4
PTSD的应激源:
广场发生群众拥挤踩踏 事故,导致36人死亡, 49人受伤,伤者多数是 学生。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2013
级云南籍本科生杜宜骏
在事故中重伤,被救护
车送黄浦区中心医院后
死亡。
20
案例
美国越战老兵的PTSD
21
Symptom :4F
flashback, flight-freeze , fight
22
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李晓茹
lixiaoru@
1
分类
创伤后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反应性依恋障碍 脱抑制性社会参与障碍 其他特定的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 未特定的创伤及应激相关障碍
2
心理创伤的定义
常指日常生活中的与精神状态相关的负 性影响,常由于躯体伤害或精神事件所导致, 它可以以事件的当事人为载体,也可能因目 睹事件而诱发。
除PTSD外,最常发生的还有心境障碍和其他焦虑障碍, 灾难性事件后报道的患病率在20%左右的居多
据估计,受灾人群中,发生酒精依赖的占35.5%(3%- 55%),发生药物依赖的占22.9%
灾害还使受灾地区的自杀率明显上升
10
共病:
有80%的可能性存在至少一种精神障碍,如:
抑郁、双相、焦虑、物质使用障碍
1. 危及生命的“天灾”与“人祸”造成的 躯体伤害、精神伤害
2. 当事人因目睹事件而诱发的后果 3. 经历了长时间的慢性精神痛苦 4. 看似微小、却长期持续的来自家庭内部
不良事件和关系所带来的创伤等
5
患病率:
美国
终生患病率8.7%(到75岁) 成年人中,12个月的患病率约为3.5%
欧洲和大部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12
第一类:重新经历
闯入性的痛苦回忆 闪回:潜移梦境中 噩梦 内疚与自责:把可怕的结果归结为自己的责任 片断的图片/声音/气味插入
13
共情与洞察力:负罪感
多种形式的负罪感?
加重了悲伤与痛苦 不利于情绪表达 不利于生活状态调整 妨碍建立新的建设性的社会关系
14
遇到创伤后发生PTSD的比率为10%-20%,PTSD 终生患病率为7-12%
女性患病率为10.4%, 男性为5.0% 某些创伤更高, 如强奸后为50% 平均症状持续时间女性为48个月,男性为12个月
7
PTSD 流行病学:国际数据
PTSD 流行病学:暴露群体 退伍军人:6.3~30.9% 受灾群体:4~59% 交通事故:29~100% 难民: 21.5~31.3%
身体不适与噩梦 行为变化 闯入性思维 失去已经习得的技能 ….
影响成年期性格问题、焦虑、精神病态思维、分 离症状、暴力倾向、自杀意念和行为、酗酒、不 良的人际关系等。
17
诊断时的询问线索
有睡眠障碍的可疑病人
关注梦,噩梦的细节
有社会性退缩的可疑病人
对周围人的态度(关注变化)
Flashback(闪回/闯入性症状 )
是PTSD的最显明特征。 那些与创伤有关的记忆,会频繁地、迅速地、
不由自主地闪现在患者的脑海,而且景象极为 鲜明,使患者如同再历当初的灾难情境,心理 处于高度的唤起状态。 有些久远的创伤经历,虽然变得支离破碎,也 会使人再次感受当时的视觉、听觉、嗅觉和触 觉,即使人们淡忘了创伤事件本身,这些感觉 也会突然闪现。
23
Flight(回避症状)
保护性反应 努力避免会促使回忆起创伤的活动、地点、
人物
Freeze(情感麻木)
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很麻木 没有兴趣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有脱离他人或觉得他人很陌生的感受
8
PTSD 流行病学:中国数据
车祸:41%(3个月)36%(4年) 滑坡:43% 地震:24.2%(9个月内) 洪水:3.7%(3个月)
9
我国各类灾害
根据对国际国内52项相关研究的总结,普通人群经历灾 害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平均增加17%
中国灾后PTSD发病率与持续时间与在其他地区研究的结 果一致,如汶川地震受灾群体3个月和9个月内PTSD的发 生率分别为19.8%和25.2%
12个月的患病率为0.5%-1.0% 受文化的影响 受职业的影响(军人、警察、消防员、急救医务人员) 最高的患病率(1/3-1/2以上):被强奸、参战人员、被拘
禁者、以种族或政治为动机的拘禁或种族灭绝 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患病率较低(与诊断标准有关?)
6
患病率:
普通人群中50%以上在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曾暴露 于创伤事件中,而最容易导致PTSD的创伤性事 件是强奸和身体攻击
有行为问题的可疑病人
行为模式有无变化 酗酒与药物服用情况
主诉是模糊的躯体不适的病人
对病史和精神现状进行全面评定
18
案例
2013年10月6日塞班岛飞机失事 IP:妻子、女儿(3岁半)、妻子的母亲 不同程度的创伤 对策
19
案例
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 35分许,上海外滩陈毅
大多数的幼童至少有一种其他诊断,但共病模式 与成年人不同:
对立违抗障碍、分离焦虑障碍为主
男性比女性更常见的共病:
物质使用障碍 品行障碍
轻度创伤性脑损伤共存率为48% 重度神经认知障碍
11
PTSD的三大症状:
第一类:重新经历 第二类:回避与麻木 第三类:过度唤醒,警觉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