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建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建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福建省建瓯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这次展销会上展出的多是一些新锐作家的新作品,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所以开幕式一结束,热情的人们便似过江之鲫,纷纷涌向各个展台。

B . 个人的力量在历史的发展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不论他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

C . 现在农民生活富裕了,往往前一年的旧粮未吃完,今年的新粮又丰收,结果只好寅吃卯粮,以免浪费。

D . 张家两兄弟很和睦,几十年来团结互助,相敬如宾,受到邻居们的称赞。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为“卖书比写书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来呢?B . 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我市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由濮存昕等众多大腕共同演绎的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C . 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 . 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

3. (2分)下列文学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 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继承老子哲学,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B .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C . 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他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

D . 契诃夫,19世纪末苏联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情趣隽永、文笔犀利的幽默讽刺大师,短篇小说的巨匠,著名剧作家。

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奥楚蔑洛夫和别里科夫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契诃夫、莫泊桑、海明威。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4. (6分) (2016高一上·南昌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和其他文学品种相比,诗的语言最具特点。

宋代王安石把诗歌语言称为“诗家语”是有其道理的。

诗家语是诗人“借用”一般语言组成的诗的言说方式。

一般语言一经进入这个方式就发生质变,意义后退,意味走出;交际功能下降,抒情功能上升;成了具有音乐性、弹性、随意性的灵感语言,内视语言。

用西方文学家的说法,就是“精致的讲话”。

②从生成过程来看,诗有三种:诗人内心的诗,纸上的诗,读者内心的诗。

因此,诗的传播就是从内心走进内心。

诗人内心的诗是一种悟,是无言的沉默。

在这一点上,诗和禅相通。

禅不立文字,诗是文学,得从心上走到纸上,以言来言那无言,以开口来传达那沉默。

这是诗人永远面对的难题。

有人说:“口开则诗亡,口闭则诗存。

”在心灵世界面前,在体验世界面前,一般语言捉襟见肘。

因此,古人说:“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

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

”诗人寻奇觅怪,恰恰是不成熟的表现。

③诗家语的特点是德国学者黑格尔所说的“清洗”。

诗的内蕴要清洗,诗家语也要清洗。

清洗杂质是诗的天职。

诗是“空白”艺术。

高明的诗人善于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

诗不在连,而在断,断后之连,是时间的清洗。

诗在时间上的跳跃,使诗富有巨大的张力。

臧克家的《三代》只有六行,却既写出了一个农民的一生,又写出了农民的世世代代。

祖祖辈辈的农民的命运,从具象到抽象,从确定到不确定,从单纯到弹性,皆由对时间的清洗而来。

诗不在面,而在点,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

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是悼念母亲的歌。

诗人只写了一生中两次“最忘情的哭声”,一次是生命开始的时候,一次是母亲去世的时候。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啊/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可以说,每个字都是无底深渊。

恰是未曾落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

④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是诗家语的美学。

诗人总是两种相反品格的统一:内心倾吐的慷慨和语言表达的吝啬。

从中国诗歌史看,中国诗歌的四言、五言、七言而长短句、散曲、近体和新诗,一个比一个获得倾吐复杂情感的更大的自由,与诗歌内容的由简到繁正相反,诗家语却始终坚守着、提高着它的纯度,按照与内容相对而言的由繁到简的方向发展。

五言是两句四言的省约,七言是两句五言的省约。

这是诗歌艺术的铁的法则。

⑤诗家语在生成过程里,诗人有三个基本选择。

第一,是词的选择。

诗表现的不是观,而是观感;不是情,而是情感。

诗的旨趣不是叙述生活,而在歌唱生活。

所以诗倾吐的是心灵的波涛,而落墨点却往往是引起这一波涛的具体事象。

第二,是组合的选择。

在诗这里,词的搭配取得很大自由。

这种组合根本不依靠推理逻辑,而是依靠抒情逻辑,尤其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常常产生异常的诗的美学效应。

同时,虚实的组合也会让诗有了很大的情感容量。

第三,是句法的选择。

优秀的诗在句法上都是很讲究的,许多名句和句法的选择分不开。

从散文的眼光看,诗句好像不通,其实妙在不通。

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轻轻的我走了”,词序是倒装的。

(摘编自吕进《“诗家语”的审美》)(1)下列关于“诗家语”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诗家语诗中最具特点的语言,源于王安石为区别其他的文学品种而命名。

B . 诗家语是由一般语言组成的,但又能导致一般语言发生质变的言说方式。

C . 诗家语的特点是清洗,是因为诗的内蕴要清洗,清洗杂质是诗的职责所在。

D . 诗家语的美学是一与万、简与丰、有限与无限等两种相对相反形式的统一。

(2)根据第五段,下列理解和判断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 . 杜甫不讲天下太不公道,却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是词的选择精当到位。

B . 田间的《给战斗者》“他们永远/呼吸着/仇恨”,这样的诗行是动词与名词的组合。

C . 戴望舒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是依靠抒情逻辑,是意象叠加的组合。

D . 方敬的《阴天》头两行:“忧郁的宽帽檐/使我所有的日子都是阴天”是虚实的组合。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 诗人以“不说出”来传达“说不出”,和“诗之未言,正是诗之欲言”相似。

B . 臧克家的《三代》,时间跨度长,言简而义丰,富有张力,这是时间的清洗。

C . 余光中的《今生今世》母子亲情,骨肉柔情,诗在点外之面,是空间的清洗。

D . 诗歌的形式由简到繁与诗家语内容由繁到简的变化,是中国诗歌艺术的法则。

5. (20分) (2018高一下·乐清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1)“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这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描写景物要有一定的顺序,第二段在写月下荷塘时,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请简要分析第三段所描写的意境。

(4)作者为什么发出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6. (13分) (2015高一上·西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传奇女子——林徽因柳已青①林徽因(1904年~1955年),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她才华横溢,光彩照人。

林徽因写过诗、小说、散文、剧本等,还为一些刊物画过封面,但她致力于建筑事业,作为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主要设计者,激起我们永恒的钦佩。

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林徽因以一个文化精英与热情大方的沙龙女主人的凝聚力,聚集起同样富有才情与热情的学者和作家。

与她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有: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②为林徽因作传的人不少,她太吸引人了。

的确,林是20世纪中国最有魅力的女性之一。

有那么多文化名人为她倾倒,她身上多了一些传奇色彩。

如果褪去这些传奇的成分,也不失为中国女性的偶像。

③她是一个女人,一个追求着自由思想的知识分子。

④少女时代的林徽因曾随父亲到了欧洲。

她芳华绝代,才华横溢,她像一弯新月,而周围是一群文化名人围绕着她。

“当女人成了母亲,花便成了树。

”作为母亲的林徽因娴静温柔,端庄慈爱,以多病之身操持着一个大家庭的事务。

走出沙龙的林徽因,踩泥泞,乘驴车,和梁思成一起辗转各地,为古建筑测绘,用现代科学的方法考察和研究中国古建筑,为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奔波,此时她是一位执著的艺术家。

在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林徽因一家颠沛流离,从云南到四川,困居在偏远的李庄。

他们贫病交加,靠典当度日,却坚毅地开始了撰写《中国建筑史》和《图像中国建筑史》的巨大工程。

1945年美国专家给她检查身体,说她不会活过五年了,她能够支撑下来活到现在已经是个奇迹。

可是她又活了10年,支撑她的其实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激情、是一种飞扬的灵魂。

⑤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哈张(爱玲),我觉得林可爱得多。

不论是生命的境界,还是生活的足迹,林徽因是一个完整的女人,为人妇,为人母,为人的朋友,她的才华和境界,在人生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完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