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1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Ⅰ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说到黄侃,人们多半会想到他的趣闻逸事,虽然知道他是国学大师,但对其学问多半▲,对其人生意义毫不关心,而多津津乐道于他的“故事”:人们把他的存在当作▲了。

从当时到现在,了解他二三事的人仍只是把他当作“疯子”一类的天才型学人而▲。

A.愿闻其详谈吐置之度外B.语焉不详谈资一笑置之C.愿闻其详谈资置之度外D.语焉不详谈吐一笑置之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气象条件如果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对京津冀大部分区域来说,即使是周边地区同时依据“大气国十条”规定的标准减排,也难以实现它所要求的浓度目标。

B.由于航母在作为施加军事和政治压力的手段时所表现出的巨大作用,以及在执行“冒险”行动时所表现出的极高效率,是推动各军事强国不断发展航母的主要动力。

C.北京滑雪场九成以上受伤者为初学滑雪者,大部分在未接受专业指导或训练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中高级滑道,从而导致自己受伤或撞伤他人概率更大。

D.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息息相关。

围绕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进行产业开发的内容展示,成为许多展团的亮点。

3.下列熟语的意思与诗文意思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千门灯火夜似昼B.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人怕出名猪怕壮——木秀于林,风必摧之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曾经沧海难为水4.下列诗句与所用手法对应的一项是(3分)古诗词中常因为修辞之妙而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运用了借代的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运用了比拟的手法;“▲”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①梨花千树雪②旅雁还应厌后行③钟鼎山林都是梦④天台四万八千丈A.③①②④B.②④③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A.面对徐悲鸿的邀请,齐白石辞谢道:“谢谢您的厚爱,我只不过是一个60多岁的老头子,您的不情之请,恕难从命。

”B.进入2017年以来,公司的效益连续下滑。

在危急关头,他不计个人得失,主动俯就财务总监一职,可谓奉命于危难之间。

C.临近期末考试,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复习,家里却不断有人来叨扰,复习效率极低,实在令人心烦。

D.我翻开筹委会赠阅的《百家论坛活动指南》,看到许多名家都来出席,我的名字也忝列其中,让我受宠若惊。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①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

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

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苏正和案其罪。

凉州刺史梁鹄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

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勋曰:“不可。

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乃谏鹄,鹄从之。

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

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

”②时叛羌围护羌校尉夏育,勋与州郡合兵救育,至狐盘,为羌所破。

勋收余众百余人,为鱼丽之阵。

羌精骑夹攻之急,士卒多死。

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

”句就①种羌滇吾素为勋所厚,乃以兵捍众曰:“盖长史贤人,汝曹杀之者为负天。

”勋仰骂曰:“死反虏,汝何知?促来杀我!”众相视而惊。

滇吾下马与勋,勋不肯上,遂为贼所执。

羌戎服其义勇,不敢加害,送还汉阳。

③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

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拜京兆尹,时长安令杨党,父为中常侍,恃势贪放,勋案得其赃千余万。

贵戚咸为之请,勋不听,具以事闻,并连党父,有诏穷案,威震京师。

时小黄门高望为尚药监,幸于皇太子,太子因蹇硕②属望子进为孝廉,勋不肯用。

或曰:“皇太子副主,望其所爱,硕帝之宠臣,而子违之,所谓三怨成府者也。

”勋曰:“简贤所以报国也。

非贤不举,死亦何悔!”勋虽在外,每军国密事,帝常手诏问之,数加赏赐,甚见亲信。

④及帝崩,董卓废少帝,杀何太后。

自公卿以下,莫不卑下于卓,唯勋长揖争礼,见者皆为失色。

时,河南尹朱俊为卓陈军事。

卓斥俊曰:“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

”勋曰:“昔武丁之明,犹求箴谏,况如卿者,而欲杜人之口乎?”卓曰“戏之耳。

”勋曰:“不闻怒言可以为戏耳。

”卓乃谢俊,勋虽强直不屈,而内厌于卓,不得意,疽发背卒,时年五十一。

(节选自《后汉书·盖勋传》有删改)注①句(gōu)就:羌别种也。

②蹇硕:人名。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或劝勋可因此报隙隙:怨仇B.后刺史杨雍即表勋领汉阳太守领:领导C.简贤所以报国也简:推举D .而欲杜人之口乎杜:封堵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后来变成明清两朝对举人的雅称。

B.“表”是我国封建时代臣子写给君主表达忠诚和愿望的一种公文文体,可叙事可议论,且往往带有抒情色彩。

C.“皇太子”也称太子,通常被授予的对象是皇帝的嫡长子,通常也是封建社会皇帝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D.“崩”和“薨”“卒”“不禄”等常用来委婉地表达“人死”的意思,但古代只有帝王的死才能用“崩”。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勋被三创,坚不动,乃指木表曰:“必尸我于此。

”(2)时人饥,相渔食,勋调谷禀之,存活者千余人。

9.根据文章第③段,概括盖勋“甚见亲信”的原因。

(不超过40个字)(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0~12题。

归王官①次年作司空图乱后烧残数架书,峰前犹自恋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②。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③久,不必门多长者车④。

【注】①王官,即王官谷,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

②鹤疏,书体名,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

③逃名,《汉书·逸民传》载:东汉人法真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就,遁形远世,世人谓之逃名。

④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句:"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长者车,达官贵人的车。

9.结合诗歌的颔联与颈联,概括作者“恋吾庐”的两点原因。

(2分)10.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流露出哪些情感。

(5分)11.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朝菌不知晦朔, ▲。

 (庄子《逍遥游》)(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荀子《劝学》)(3) ▲,血色罗裙翻酒污。

 (白居易《琵琶行》)(4)蜂房水涡, ▲。

 (杜牧《阿房宫赋》)(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7)同心之言,▲。

(《周易•系辞上传》)(8) ▲,则远怨矣。

(《论语·卫灵公》)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河上汪曾祺在乡下住了这些日子,什么都惯了。

起先有些不便住,原谅说这是乡下,将就着过去,住了些时,连这些不便都觉不到了,对于乡下的爱慕则未消减一分,而且变得更固执,他不断在掘发一些更美丽的。

清晨真好,小小的风吹进鲜嫩的叶子里,在里面休息一下,又吹了出来,拂到人脸上,那么顽皮的,要想绷起脸,那简直是不可能。

“山外青山楼外楼。

”他笑了,不知是为了这声音,还是因为这声音所唱出的歌,还是低着头也照样用假嗓子接唱下句: “情郎哥哥住在村后头。

”“早啊,少爷。

昨晚上在秧池里又弄到两尾鲫鱼,过会儿跟你送来吧?”“今儿我上城去一趟,你养在水缸里吧,晚上我自己来拿,你要点什么我给带来,怎么样,还是酒我知道!”“不敢领,不敢领,谢谢了。

”他回头看看,老头子笑着转了河湾,还拾起一块石头往河里一丢,又嘬起嘴吹起嘹亮的哨子,逗那歇在柳梢上逞能的画眉。

要不是医生说我神经衰弱我怎么会来这里疗养呢,这一住真不知到什么时候才回去,我现在才知道乡下人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们的家。

可是他们还一直叫我城里人!“蛇,蛇,蛇,一条大土谷蛇!”他猛地赫了一跳,但很快的辨出这是谁的声音,便不怕了。

“你才是蛇,蛇会变个好看的女人迷人,三儿。

”三儿不理他,跳蹦着回家去了。

迎出来的是王大妈。

“早,少爷,我们马上就要下田了。

早饭这就好了,吃了跟我们一块车水去。

”“王大妈我今儿要上城去一趟呢。

问你借样东西,你把那条双舞剑借给我!”“不借,不借,船是妈的,妈是我的,我不借!”“妈,我先下田去了。

”“下田干嘛要换身新衣裳,嗨。

”王大妈到屋后浅湾头找船,船不在了,岸上有新渍的水。

转过村头,三儿一个人,把船摇在河中央,自由自在一身轻。

“我要到越娃沟去采野蔷薇去,不等到船上装不下时不回来!”“三儿,再不划回来妈要生气了。

”岸上人互相笑笑。

他一直由岸上赶着,赶到快到越娃沟,才找个地方跳上了船。

河滩上的绿草长得齐齐的,野花的香气飘过来飘过去,脚踏下去惊起的几只蚂蚱,格格地飞了,露出绿翅里红的颜色。

三儿,你说我这回上城干什么,我几乎有点厌恶城里,既然?”“我哪知道?”“你知道。

”“你,哼,你是去看有没有信,那个人的!”“谁的?”“谁!谁!谁!那个挂在你桌子前面的那个大照片的人的!”“随你说罢!”三儿看见他平板的脸像腌过一般,忍不住笑了。

两岸的柳树交拱着,在稀疏的地方漏出蓝天,都一桨一桨落到船后去了。

城楼的影子展开了,青色。

平凡又微丑的。

“三儿,到我家,我搯许多花给你。

现在能开的花我家的园里都有。

”“我不要,你家那条大黄狗也看不起乡下人。

我不去。

小姐们会说我要是换上旗袍多好,我不愿而且你家里知道你成天跟我们乡下女孩儿玩,一定要骂你,他们会马上要你搬回去。

啊,到码头了,你到前面去插上船椿。

我的脸红不红?”“不,不要插上船椿,划回去,我不要回家了。

”“唔?”“你等等,我跳上去买一点吃的来。

”“唔?”码头上有各色的颜面与计谋,有各种声音与手势,城里的阴沟汇集起来,成了不小的数股流入河里。

一会儿是屠宰户的灰红色,一会是染布坊的紫色,还有许多夹杂物,这么源远深长的流着使其出口处不断堆积起白色的泡沫。

三儿看着想这些污水会渐渐带到乡下去的,是的会带去……“这是甜瓜,这不是你喜欢的牛角酥么,你驶船,我替你剥去瓜子,剥了瓜皮。

三儿,你看月亮已经上来。

浮萍上有萤火虫在住家了。

”“三儿,我将永远不回城里。

”“永远住在乡下,妈会煮了新剥的茆豆等我们,还有茄子,还有虾,还有豆油炒鸡蛋哈哈。

”拴上船,三儿奔向妈的怀里。

“李老爹来过一趟,送来两条鲫鱼,我给你们清炖了。

”“哦,酒忘了!”(选自《中央日报·文艺》1941年7月第71期,有删改)14.小说中的城里少爷对乡下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15.赏析文中划线句子的艺术特色。

(6分)16.城乡对照是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模式,请概括文章写到了哪些方面的对比。

(4分)17.结合全文探究作者以“河上”为题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