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插条在自然光下倒插催根处理
0引言
春季葡萄露地直接扦插时,虽然气温已高,但是地温较低,往往表现出插条上的芽先萌发生长,而根尚未生出。
如一般欧亚种葡萄的芽在10℃左右即开始萌发,25~30℃时插条生根较快。
因此葡萄未生根以前水分和养分不能及时供应,先萌发的嫩芽逐渐枯萎,甚至死亡。
为了提高插条成活率,在自然光下进行倒插催根处理。
倒插催根处理是利用春季气温高于地温的优势。
将插条倒插在事先做好的阳畦内,使发芽端向下,处于阳畦底部的低温条件下控制发芽,生根端向上,阳畦的上部用塑料薄膜覆盖,利用太阳的辐射热,以提高坑内上部的温度。
促使生根端提早形成根愈伤组织或根的原始体。
虽然愈伤组织与不定根的产生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愈伤组织的形成对于防止病菌侵入、保护剪口不腐烂、营养物质不流失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为发根创造良好的条件。
1扦插生根的原理
绝大多数葡萄品种,尤其是栽培种,枝蔓的节上和节间都能生根。
甚至叶柄也能产生不定根。
但是不带节的节间和叶柄不能产生不定根,所以葡萄扦插繁殖苗术需用有节的枝蔓进行。
葡萄插条不定根的生成部位主要是从中柱鞘与髓射线交接部分的细胞分裂而产生。
一般葡萄的枝蔓节上生根多,质量也好,节间则较差;嫩枝和成熟的一年生枝生根好,多年生枝蔓则较差。
2材料和步骤
2.1插条的采集和贮藏
插条采集应在品种特征纯正、生长健壮、丰产、高产、稳产、无病虫害、优良植株(母树)上选择芽眼饱满、木质部充实、髓部较小、色泽正常的一年生枝。
而不应在一些表现不良、病虫危害严重和尚未结果的幼树上采集插条(俗称娃娃条)、瘪芽、生长弱的枝条,以防造成苗术质量变劣和导致品种退化。
插条的采集一般结合冬季修剪同时进行,选择发育充实、成熟好、节间短、色泽正常、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枝蔓作为插条,将其剪成7~8节长的枝段(50cm左右),每30~50条捆成1捆,并标明品种名称和采集地点,放于贮藏沟中沙藏。
贮藏沟设在地势较高的背风阴处。
沟宽深为1~1.5m,长度由贮藏枝条数量来决定。
贮藏前。
首先在沟底铺一层厚10~15cm的湿沙,其上摆一层插条捆,再铺一层沙,直到低于地平面10cm左右为止,用湿沙填满后,盖上草袋片,再埋土,以减轻枝条呼吸发热。
如果没有沙子也可用土。
土的湿度为用手捏成团,撒开手沙子也撒的程度为宜,湿度不宜过大,捆与捆之间用湿沙填充。
摆放插条的层数以2~3层为宣,过多时不便于检查管理,也易造成发热霉烂。
插条贮藏期间应注意经常检查,使沙藏沟内温度保持在1~3℃,最高不宣超过5℃,最低不宜低于3℃。
温度过高枝条呼吸增强,消耗养分增多,且易生霉;温度太低芽眼易受冻害。
贮藏沟内湿度也要合适,若发现湿度过大、枝条发霉时,及时翻晾通风,重新贮藏。
本次试验用的插条在2004年秋季结合葡萄的冬季修剪采集地球红(在安宁渠教学基地)、马奶子和无核白(在吐鲁番地区)等三个品种的组织充分成熟、芽眼饱满的一年生枝条进行贮藏。
2.2地点和时间
2005年4月4日在园艺学院的安宁渠教学基地进行插条的催根处理。
2.3插条浸泡
在春季当地适宜扦插期前取出插条,剪成15~25cm长。
具有2~3个节,要求顶芽饱满。
剪条时,插穗上端在顶芽以上2cm左右平剪,下端在节下0.5~1cm处(离节部越近越好)剪成马耳形斜口以利发根。
剪好后每30根捆成一小捆,然后放人装水缸内或水桶内用清水浸泡24~48h(浸水时间因插条的新鲜度灵活确定),使枝条吸足水分。
2.4阳畦准备
选择一个背风向阳、地段较高的地方做畦,畦宽1m,深60cm,长根据插条数量而定,畦的前沿要低,防止遮光,挖出的土放在后边,使畦面呈前低后高的向阳面。
2.5擂条入畦
将挖好阳畦中的土取干净(畦内必须不留土),然后把捆好的插条从水中取出,使生根端蹲齐。
放置插条时,生根端向上,发芽端向下倒放。
先把插条在畦内一捆捆地排列好,挂上品种标签,每捆间隔0.5cm,随后用湿土填充空间,并在插条上部覆盖湿土2cm(覆土以能看到插条的顶端为止),在其上面再覆湿土至离地面20cm为止,然后将塑料薄膜盖在阳畦上面,把塑料薄膜的四周用小土块或湿土压严,不留空隙。
2.6阳畦管理
催根期间,如果畦内的水分不足,覆好的土变干时可洒水(但是不要太湿,防止霉烂),使畦内保持湿润,催根后期1~2d检查插条生根发芽情况,当插条的生根端出现白色愈伤组织时,预冷1~2d即可出畦进行育苗。
2.7扦插
扦插前首先进行整地作畦(或作垄)。
当插条生根部位出现愈伤组织时(4月21日),插条扦插在预先准备好的畦中,插条行距35~40cm,株距12~15cm。
为了防止扦插期间愈伤组织或幼根的脱落,按行距挖15~20cm深的沟,插条按株距整齐地摆在沟边,然后用湿土埋到顶芽与地表相平为止。
然后灌水,待水渗后。
顶芽以上覆土3~4cm。
在畦上面盖10~15cm高的小拱棚。
3倒插催根处理对插条成活率的影响
据观察,葡萄插条在自然光下进行倒插催根处理时,17~20d左右开始形成愈伤组织,20~26d插条的生根速度较快。
3.1自然光下插条成活率
进行倒插催根处理插条扦插成活率地球红87%,马奶子83%,无核白77%,只浸在水中对照的成活率都在30%以下。
这说明将葡萄插条在自然光下倒插催根的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
3.2催根处理方法对品种间成活率的影响
根据葡萄三个品种的插条成活率的对比结果来看:地球红87%,马奶子83%,无核白77%,品种间成活率没有太大的差别。
4结果与分析
(1)葡萄插条将在自然光下进行倒插催根后17~20d内可以形成愈伤组织,20~26d内长出大量的幼根。
新根长出后,不再长出愈伤组织。
但是有些插条的愈伤组织不是在插条基部形成,而在节间或节的部位形成。
又有些插条的新根在切口和切口上部形成。
一般愈伤组织对于防止病菌侵入,使伤口不致腐烂,营养物质不致流失,水分的吸收等都有重要作用,从而为发根创造良好条件。
(2)试验结果表明,葡萄插条在自然光下进行倒插催根处理时,插条的扦插成活率高,根系发达,经济效益高,操作简便。
消耗的劳力、材力不多,投资少,不用过多设备,适合于在北疆等寒冷地区培育葡萄苗术。
(3)扦插前必须将插条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后进行处理,最好中途换水一次。
扦插前,土壤进行深翻和施肥。
扦插后要加强管理。
扦插初期要避免强光照射,生根的插条对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当的相互适应后,再给创造充足的光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