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种植技术--葡萄嫁接、扦插技术

葡萄种植技术--葡萄嫁接、扦插技术

葡萄种植技术--葡萄嫁接、扦插技术葡萄栽培管理之嫁接育苗嫁接苗是由接穗与砧木两部分组成的,它兼有发挥二者特点的作用。

接穗采自性状稳定的优质丰产植株,因而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利用砧木的抗逆性,可加强品种的抗寒、旱、涝、盐碱和病虫的能力以扩大葡萄的栽植范围,另外,还可加快对新品种的鉴定和发展速度,对老葡萄园改换品种。

如中国东北、内蒙古等冬季严寒地区,广泛利用山葡萄、贝达作为葡萄栽培品种的抗寒砧木,可大大提高欧洲葡萄的越冬能力;全世界发生葡萄根瘤蚜地区,普遍采用河岸葡萄、沙地葡萄及其杂种作为欧洲葡萄的抗根瘤蚜砧木,利用砧木对栽培品种的生长结果产生某些有益的影响,如增强树势、提早结果和提升品质等(如华佳8号、5BB和SO4),均是成功的例证。

葡萄嫁接育苗有:硬枝嫁接、绿枝嫁接、绿枝砧接硬枝三种方法。

目前,后两种方法在生产上应用较多、效果较好。

(一)砧木选择与接穗采集影响嫁接成活的因子,主要决定于砧木与接穗的亲和力。

所谓亲和力是指砧木与接穗在组织结构、遗传和生理特性上的相似性,通过嫁接成活后能够相互适应的能力。

葡萄嫁接时,除穗砧亲和力强外,砧木与接穗的质量同样是很重要的。

如接穗必须品种纯、健壮、芽饱满,不带病毒。

夏季绿枝嫁接接穗应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新梢,新梢粗度以0.4~0.6cm为宜。

硬枝接穗结合冬季修剪进行采集并沙藏。

绿枝接穗采回后,应立即剪去叶片,留0.5cm 的叶柄,用湿毛巾和塑料薄膜保湿,边采集边嫁接。

如接穗外运,须用苔鲜或锯木。

(二)嫁接技术进行嫁接,首先要做好工具和材料的准备。

工具是嫁接刀、修枝剪等。

材料如塑料带、塑料小袋等。

其次是结合冬季修剪,选取优良品种的一年生枝,取其中上部作为接穗,沙藏越冬。

开春再包塑膜冷藏于3~5℃的冰箱内。

嫁接时取出枝条,在清水中浸1~2小时后备用。

1、绿枝嫁接在江南地区以5~6月间进行为宜。

用半木质化接穗,在早上进行采集。

采后立即除去所有叶片(保留叶柄),并用湿毛巾包裹,以防失水。

嫁接时可采用单芽劈接法进行。

注意砧木务必保留4~6片叶,接后用塑料薄膜露接芽或封闭接芽包扎,均有利成活。

一般10天后,就可发芽,以后要经常除去砧木上的萌蘖,保证接穗能正常生长。

2、绿枝砧接硬枝绿枝砧接硬枝的方法与绿枝劈接法基本上相同,只是把硬枝接穗劈接在带叶的绿枝上。

该嫁接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1)成活率高,一般为60%~80%,克服了硬枝嫁接成活率低的缺点。

(2)嫁接时间早,比绿枝嫁接早20天左右,因而发芽早、生长快,当年的生长量也就大。

(3)在4~5月就可利用接穗长出的副梢进行绿枝嫁接,提高了繁殖系数。

(4)有10%~20%的接芽可抽生结果枝在当年结果,可加速新品种或新杂种的鉴定。

3、硬枝嫁接法在国外多用机器操作,中国均用手工进行,常采用劈接和舌接两种方法。

劈接法主要在室外,舌接法主要在室内进行。

用作接穗和砧木的枝条(或苗木)应生长充实,成熟良好。

接穗剪留一芽,芽上端留1.5cm,下端4~6cm。

砧木长约20cm。

舌接法的接穗和砧木粗度应相同,劈接法的砧木可等于或粗于接穗。

(1)舌接法:先将接穗和砧木接口处削成斜面,斜面长为枝粗的1.5~2倍;再在砧木斜面上靠近尖端1/3处和接穗斜面上靠近尖端2/3处,各自垂直向下切一刀,深约1~2cm,然后将两舌尖插合在一起。

此法结合很紧密,多不用捆扎。

(2)劈接法:先将接穗下端削成尖楔形,两边斜面长度相等,长约2cm,砧木上端中央纵切一刀。

然后将接穗插入砧木裂缝中,并对准形成层。

劈接方法简便,但不如舌接牢固,需用塑料薄膜带、麻皮等绑扎。

为了提高穗砧枝条接口愈合率,可在电热温床或火炕上加温处理:在电热温床或火炕上铺厚约2~3cm的沙或锯末,将嫁接好的插条成捆地直立排列在上面,中间再填充沙或锯末,然后喷水。

经15天左右,结合处已愈合,下部大多形成愈合组织或发根,此时即可定植。

栽植时,接口应与地面平,以免接穗生根。

由于愈合组织与砧木上的细根极易风干,栽植前嫁接好的插条应放于水桶中或用湿布包扎。

栽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

其它同一般扦插苗管理。

冬季在室内用舌接法或劈接法嫁接好的带根砧木苗,宜用湿沙层积于室温条件下。

也可先定植砧木苗,然后在苗圃用劈接法嫁接。

葡萄生产园常用劈接法更换老品种。

嫁接时间在伤流期进行,即4月至5月上旬。

接穗可以是1芽或2芽枝。

根据砧木的粗细,离地面5cm左右处剪断或锯平。

细砧木可劈接1个接穗,粗砧木可同时劈接2个接穗。

嫁接后扎缚,并用细土堆埋,土堆高度以高出接穗为适。

随着气温变暖,可减少覆土厚度,以利接穗萌芽破土而出。

接穗萌芽前,砧木基部会萌发出许多丛生的幼芽嫩枝,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和不影响成活接穗的生长发育,必须适时破堆除萌,之后,再堆成较小的土堆。

嫁接后如土壤干旱,还需要从土堆顶部灌水,增加土堆湿度。

(三)嫁接苗的管理嫁接后在砧木上极易发生萌蘖,应及早除去。

没有成活的进行补接。

及时对嫁接苗进行追肥、浇水、松土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等工作。

幼苗长到40~50厘米时,要及时绑缚于小竹杆或铁丝上,避免风吹折断。

嫁接后1~2月对接口进行检查,对塑膜带要松绑并去除。

如嫁接未成活,可利用萌蘖枝作砧木,再进行绿枝嫁接,效果亦好。

由于砧木根系大,苗木生长快,在新梢高1米左右对主梢进行摘心,对副梢留1~2叶摘心,促使主梢加粗生长。

利用2次枝、3次枝加速成形,提早结果。

此外,在白腐病发生严重地区,嫁接苗还要喷布3~4次波尔多液,预防染病。

新嫁接技术使葡萄效益倍增日前,在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江南村,葡萄种植户许桂林在已采摘完毕的葡萄园里一边喷施农药,一边摘除枯叶。

他告诉笔者:“如今种葡萄也得创新。

去年嫁接的砧木换上新品种后,今年效益明显增加,改良葡萄的亩收入有近2万元,比普通葡萄增加近一倍。

”去年,他在葡萄园里种植了新的“藤稔”,虽然品种相同,但由于采用了与传统嫁接技术不同的SO4砧木嫁接技术,无论是叶形、果形还是管理都发生了变化,葡萄的品质和价格明显上升。

“你看,左边的就是新…藤稔‟,右边的则是普通…藤稔‟。

”顺着许桂林指的方向,笔者看到,新“藤稔”的叶子明显宽大,颜色也更深些,而紧挨地面的那一段更是特别,比躯干反而略细些,呈倒梯形,而普通“藤稔”的那个部位则恰好相反。

“这就是新老…藤稔‟的根本区别。

”许桂林乐呵呵地说,别看新“藤稔”的“头颈”细,吸收养分却非常厉害,所以葡萄长得特别快,而且果实串形好、果粒大,很受客户喜爱。

“新…藤稔‟葡萄还没成熟,就有客户上门订购,所以不出田头就销售一空了。

普通…藤稔‟每公斤卖8元,新…藤稔‟每公斤能卖14元,效益非常好。

”“由于新…藤稔‟优点多,农户种植积极性很高。

”朱屹峰说,今年是大桥镇新“藤稔”第一年大面积投产,300亩新“藤稔”每公斤最高售价达16元,平均亩产值达1.4万元左右,最高的甚至达到2万元,而普通“藤稔”平均亩产值只有9000元左右。

葡萄栽培管理之绿枝扦插育苗利用副梢或主梢扦插是快速繁殖葡萄良种的一种重要方法。

绿枝扦插成苗的关键是插条本身状况和调控扦插环境的温湿度。

1、苗床准备绿枝扦插苗床一般应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也可设置在建筑物北侧,每日有直射光照数小时的地方。

床宽1.2~1.5m,长可根据需要而定,高20cm左右,四周用砖砌成。

苗床铺15cm左右粗河沙,河沙最好用福尔马林消毒,以防插条霉烂。

2、插条准备开花期后1个月内选择半木质化粗壮的副梢或主梢,从芽上1.0~1.5cm处,平剪成双芽或单芽枝。

如为单芽枝,可在芽下3~5cm处剪断;如为双芽枝,可在第二芽以上lcm处平剪。

有人认为,每一绿枝插条应剪留5cm×5cm的叶面积,也有人认为,保留叶腋中有2~3枚展叶的小副梢(雏梢),对插条生根和地上部生长有重要作用;若雏梢太小,扦插后易脱落,则插条应具有较大的冬芽。

3、扦插与管理将剪好的插条,立即浸入水中或盖上湿布,放在荫凉处待用。

扦插前用500~1000mg/吲哚丁酸或萘乙酸、吲哚乙酸溶液浸蘸插条基部3~5s,取出后扦插于苗床中,株行距l0cm×12cm,深度以芽露出床沙面lcm为宜。

插完后充分洒水并扣上塑料拱棚,晴天10~16时,棚外要遮荫,使光强度为自然光照的30%~50%,降低苗床温度。

为保持塑料棚内90%以上的空气湿度,不使枝条脱水,最好棚内安装喷雾设备或用淋浴喷头套在自来水管上,或人工每日早、晚喷洒水2次。

绿枝扦插最适温度为25~28℃,在18~35℃范围内也能获得较好的生根效果,在中午短时间内不要超过37℃。

上述适宜温度主要根据气温和天气变化,通过遮荫与否来调控,如阴雨天和晴天10时前和16时后可不遮荫;也可通过短暂通风来调控。

绿枝扦插后2周左右即可生根,成活率可达85%~100%。

当幼苗具有3~4个叶片和发育良好的根系时,即可逐步加强通风或揭去塑料布进行锻炼,再后移入苗圃或定植。

葡萄栽培管理之硬枝扦插育苗1、插条准备结合冬季修剪,采集无病毒、节间短、髓部小、色泽正常、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危害的枝条作插条;细弱或徒长的枝条成活率低,苗木生长不良,不宜选用。

如果繁殖材料缺乏时,也可选用成熟良好的2次枝作插条。

插条一般应剪成6~8节,长40~50cm。

每50~100条捆成一捆,并标明品种及采集地点。

采集后,北部寒冷地区用土窖,西北、华北和南部地区用地沟贮藏过冬。

为了防止插条在贮藏期间发霉变质,丧失发芽力,入窖前要用5%的硫酸亚铁或密度1.021~1.036kg/L石硫合剂浸泡2~3分钟,并应控制贮藏期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以l℃左右最理想,一般不应高于5℃或低于-5℃。

用沙贮藏时,沙的湿度为5%左右;用土贮藏时,则湿度为10%~12%。

贮藏场所应选择地势稍高的阴凉处开沟,地沟深50~60cm,长度依贮藏枝条数量而定。

贮藏时,插条平放或立放均可,但应一层条,一层沙,最好在插条间也填些沙子,以降低呼吸热。

最后,在贮藏沟的上部再覆约20~30cm的土。

贮藏期间,每隔1个月左右检查1次,特别在早春,随着气温升高,枝条易发生霉烂、失水或芽眼萌发等情况。

若发生霉烂时,用1%的硫酸铜或密度1.021~1.036kg/L的石硫合剂液消毒;若有失水情况,则需喷水,以提高枝条的含水量。

春季取出插条,按2~3个芽长度剪截。

插条上端离芽眼1.5cm处平剪,下端离芽眼0.5cm 处(芽的对面)剪成马蹄形。

插条上的所有芽眼,特别是上端的1~2芽眼要充实饱满。

3芽枝扦插后,如第一芽眼受损害,第二芽眼容易萌发出土,有利于提高扦插成活率。

2、催根处理春季露地扦插时,常因气温变化大,白昼气温高于地温,插条先发芽,后生根,萌发的嫩芽常因水分、营养供应不上而枯萎,降低扦插成活率。

人工加温催根的目的就是创造条件使葡萄枝蔓根原体细胞旺盛活跃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