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文化消费现状与策略探究
靳相茹1杨一哲21.河北农业大学;2.华北电力大学【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变得日趋重要。
本文主要对保定市文化消费现状做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发现我市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文化消费保定
文化消费是指对以一定物质或服务为载体的精神的获取行为,是人们用于文化、娱乐产品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支出和消费活动。
伴随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等优惠政策的出台,我市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呈现增长态势,但是如何全面提升我市消费水平和层次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本文通过借助新消费理论对我市居民文化消费现状分析,提出了培育健康文化消费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市社会文明、构建和谐社会。
一、文化消费现状分析2010年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呈现出不同以往的新局面和新特点。
1.消费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巨大。
我市总人口1070万,是全国人口最多的地级市,上半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794.64元,同比增长10%。
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为435.04元,同比增长9.5%;对子女和自身的教育投入加大,上半年人均教育支出为435.04元,同比增长69.5%。
所以我
市存在巨大的文化消费发展空间,但是较高层次的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图书馆与人口的比例为1:3000;我国平均44.35万人才拥有一个图书馆,平均37.04万人拥有一个文化馆;而我市这种发展性的文化教育设施与这些标准相去甚远。
2.消费形态多样,数字化特征显著。
随着我市文化设施和服务的完善,文化消费变得丰富多彩。
调查显示,在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参与的文化休闲娱乐形式中,传统文化消费仍占主导地位,以看电视、上网、看书读报三者最常见,其次为看电影,利用社区文体设施进行户外活动,串门、聊天、打牌、打麻将等,而种花养鸟等则相对较小。
不少新的消费项目也迅速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致使数字化消费时代来临,电子书、数字电视、手机电视、3G网络、4D电影,仅次于看电视的是上网。
以数字化阅读为例,对200名个人进行问卷调查表明,手机和电脑上最为人们所了解到数字化阅读终端,但人们使用手机进行数字化阅读的比例明显大于使用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的,这说明了手机用户比电脑用户多得多;而专门的数字化阅读工具也在了解这并不多的情况下居然以91.212%远远超手机的了解人群使用率86.182%。
从这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我市文化消费趋向高科技数字化方向发展。
3.文化消费仍然是以教育消费为主,但是其他消费呈上升趋势。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育消费依然是文化消费的主体,支出比例较高。
大学生教育消费一年超过一万元,占普通家庭收入的近一半,居学生家庭教育类支出的首位。
高中阶段教育特别是幼儿教育也占很大比例,而且家教、各种形式的培训班的费用也备受重视。
然而,发达国家一般不把教育消费计入文化消费,如果去掉这部分,我市文化消费显然仍然是相当低的;而且教育消费的内部结构也存在很大问题。
教育消费的绝大多数都用于子女消费,成人居民的文化消费支出之占领极少一部分。
根据以上消费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市文化消费水平较低,种类欠丰富,而且有待形成一个健康合理的消费结构。
二、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1.经济收入原因。
居民收入水平是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的基础。
一方面,我市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年来虽提高较快,但仍然不足1000美元还是偏低。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近几年虽然下降很快,但还是偏高,恩格尔系数偏高,必然影响文化消费比重的提高,影响消费质量的提高。
2.我国的教育普及率还不高,高等教育入学率更低。
据统计,经济发达国家平均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24%,这远远高于我市高等教育入学水平。
我国居民文化素质总体不高的状况,抑制了人们的文化需求,尤其是高水平的文化需求,而且限制了人们对文化教育消费的合理选择。
3.文化传统原因。
我国传统的消费一直是以满足生存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提倡节俭是我国消费的传统,这导致我市大部分居民多年
来都认为只有物质消费是实实在在的,对文化消费不重视;而是勤俭节约思想根深蒂固,觉得把钱与其用来进行多种形式的消费还不如放在银行里踏实,为以后攒钱。
三、文化消费对策与建议提高居民的文化消费水平已经提上日程,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前,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探索新方法推进居民文化消费,提高居民素质,建设和谐文明的保定。
1.提高消费者收入。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是消费的保障。
因此提高消费者的收入是发展文化消费的根本。
现在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如今,我市高低收入差距近年来有拉大之势。
只有切实提高居民收入,解决好衣食之忧,文化产品才有市场,否则扩大文化消费群只是空话。
2.增加消费者闲暇时间。
闲暇时间的多少对文化消费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收入保证的情况下,消费者的闲暇时间越多,进行文化消费的可能性就越大,深度和广度也越强。
但是由于“双休日”、“黄金周”等一系列闲暇时间过于集中,我市人口多,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滞后等原因,影响了居民文化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3.提高消费者素质。
是否会进行文化消费及选择怎样的文化消费形式还取决于消费者素质的高低。
所以,要发展文化消费就必须提高消费者的素质。
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是教育。
一是提高居民全面教育水平,积极保障大中小学入学;而且对居民进行消费教育,指导居民进行内容科技文化含量高,方式文明健康科学的消费。
4.深度开发文化消费市场。
例如夜间市场,夜文化生活是市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最直观的体现,夜文化有待向时尚多元化并且向纵深发展,在这方面北京、上海以及省会等大中型城市提供了很好市范。
例如2002年,长沙田汉大剧院联手请来俄罗斯艺术家举办了“星光灿烂”综艺晚会。
再如省会石家庄打造的“彩色周末”、“李元剧场”、“相声专场”等。
由于历史、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我市文化消费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种类单一,但是我市地处“京津冀经济圈”,为保定文化消费创造了良好条件和无限机遇,只要抓出机遇,不断探索研究,一定能够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为建设和谐文明的保定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1]陈姗姗,宁波市文化消费现状与培育策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9[2]贾玉娥,河北省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现状研究,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7[3]李金蓉,关于我国文化消费领域主要问题的分析及宏观引导的思路,消费经济,2001.3[4]杨延华,文化消费初探,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7[5]于泽,保定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导报,2011.6※课题:本文为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10208735实证分析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