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基础知识PPT课件
七、头痛 头痛(headache) 系指额、顶、颞及 枕部的疼痛。
常见病因 1.颅脑病变 感染 血管疾病 占位性病变 外伤 其他 2.颅外病变 颅骨疾病 颈部疾病 神经痛 其他 3.全身性疾病 急性感染 心血管疾病 中毒 其他 4.神经症 流感、肺炎等 高血压病等 颅骨凹陷、肿瘤等 颈椎病等
相关疾病
4
三、胸痛(chest pain): 胸壁疾病:胸肌劳损、胸部挫伤、肋间神经炎等。 心血管疾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等。 呼吸系统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炎等。 纵隔疾病:纵隔肿瘤、急性纵隔炎、食管炎等。 其他:膈下脓肿、肝脓肿、脾梗塞。
5
咯血和呕血的鉴别
咯
病因
血
呕
血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炎、 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肝 肺脓肿、心脏病等 硬化性食管静脉曲张、胃癌等
血试验才能确定者。
上消化道疾病:呕血病人伴有黑便、暗红色或红色血 便。柏油样便(tarry stool) 下消化道疾病:
小肠疾病:肠结核、肠伤寒、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等 结肠疾病:急性细菌性痢疾、血吸虫病、结肠癌等 直肠肛管疾病:损伤、直肠癌、息肉、痔、肛裂等
其他:白血病、血友病、VitC、K缺乏症、肝脏疾病、 流行性热等
五、呕血与便血 呕血( hematemesis ): 患者呕吐血液,由上消化道疾病或全
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所致。
消化道疾病
食管疾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食管炎、食管癌、食 管异物等 胃及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服用非 甾体类抗炎药、胃癌、血管异常等 肝、胆道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和胃底静 脉曲张破裂、肝癌、肝脓肿、胆囊胆道结石 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癌、胰腺癌破裂
3
二、咳嗽与咳痰
咳嗽(cough):由延髓的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各种传入的刺激 导致咳嗽中枢将冲动传向运动神经,从而导致咽肌、膈肌等运动 完成咳嗽动作,剧烈的呼气冲出狭窄的声门裂隙发出声音。 咳痰( expectoration ):黏液和渗出液及吸入物、坏死组织等混 合成痰液,随咳嗽动作排出。 呼吸道疾患: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等均可产生炎性分泌物。 有痰。 胸膜疾患:胸膜炎或胸膜受到刺激时,可致咳嗽。干咳。 心血管疾患:左心衰所致肺瘀血、肺水肿时,肺泡及支气管内 有液体渗出。粉红色泡沫痰。 物理化学因素:呼吸道内的异物、肿瘤、吸烟、粉尘、工业气 体等阻塞或刺激呼吸道而引起咳嗽。
内科护理基础知识
Logo
第二节 常见症状(symptom)
症状: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体征:医生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一、发热(fever): 体温升高 Nhomakorabea{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过热:非调节性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热。 非感染性发热:病原体以外的各种物质引起的发热。 体温上升期、高热期和体温下降期 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等
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脓肿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梗死、高血压脑病、脑血管 畸形等 脑肿瘤、脑寄生虫病等 脑震荡、脑挫伤、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脑外伤后遗症 偏头痛、癫痫、腰穿后遗症等
肺部疾病: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淤血、肺间 质病、肺泡细胞癌等
胸壁、胸廓、胸膜疾病:胸壁炎症、胸廓畸形、胸 腔积液、气胸、外伤等 神经肌肉疾病:重症肌无力,药物导致呼吸肌麻痹 等 膈肌运动障碍:膈肌麻痹、大量腹腔积液、妊娠末 期等
循环系统疾病 中毒 神经精神疾病 血液系统疾病 10
心衰、心包填塞、肺栓塞、肺动脉高压、上腔静脉 压迫等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镇静药、有机磷、亚硝酸盐、 一氧化碳中毒等 脑出血及外伤,脑炎、脑肿瘤等;精神因素等 重度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2
稽留热:体温恒定维持在39~40℃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波 动范围≤1℃。常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 弛张热: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 2℃。常见于 急性化脓性感染、败血症、风湿病、结核病等。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无 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等。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逐渐恢复正常,维持 数天后逐渐上升,反复多次出现。见于布氏杆菌病、结缔组织病、 肿瘤等。 回归热:体温骤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骤降至正常,维持数天后, 体温再次骤升,高热与无热规律交替出现。见于回归热、霍奇金病 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多见于流感、风湿热、结 核病等。
失血一定时间后,可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等表现 大量呕血可出现氮质血症、发热
9
病因
常见疾病 气道阻塞:喉、气管及支气管的炎症、水肿、肿瘤、 异物等
六、呼吸困难(dyspnea): 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费力,呼吸频率、 节律和深度异常改变。 病因:主要是呼吸、循 环系统疾病,中毒、神 经精神因素、血液病等 也可引起。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过敏性紫癜、白血病 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 其他:尿毒症、呼吸功能衰竭、肝功能衰竭
7
便血(hematochezia):血液由肛门排出,粪便带血或全为血
液,色鲜红、暗红或黑色。
隐血(occult blood):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须经隐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等 咯出 鲜红 痰、泡沫 碱性 无、若咽下血液量较多时可有 常有血痰数日 6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 呕出 暗红色、棕色、有时为鲜红色 食物残渣、胃液 酸性 有、可为柏油样便、呕血停止后任 可持续数日 无痰
出血前症状 出血方式 出血的颜色 血中混有物 酸碱反应 黑便 出血后痰的性状
8
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呕血 便血 特征 上腹部不适,呕血性胃内容物,可呈咖啡色,部分血液经 肠道排出形成黑便 出血量多、速度快呈鲜红色;量小,肠道停留时间长呈暗 红色,可混有粪便;每日小于15ml的消化道出血大便颜色 无法辨认,需用隐血试验证实
周围循环衰竭
血液学改变 其他
当失血量达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冷汗、四肢厥冷、脉搏增快 甚至失血性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