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的官僚制理论ppt课件
(当领袖死后,而组织的权 威必须继续时,就会产生权 威的继承问题。组织往往会 由于领袖人物的死亡而分崩 离析)
介于两者之间(权 稳定性较强(非人格 力的实施必须以被 化秩序的确立,使管 统治者习惯上服从 理的任何步骤源于法 的程度以及心理上 规,摆脱了长官意志, 的承受的限度为限,保证了体制的连续性 否则就会引起反抗)和稳定性)
• A、提供了管理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 使管理活动能够有秩序的进行;
• B、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 基础;
• C、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10
二、官僚制的含义及其特征
• 在韦伯看来,“官僚制”(科 层组织)是一种理想类型的( ideal type)行政组织,是指一 种以分部-分层、集权-统一、 指挥-服从等为特征的组织形态 ,是现代社会实施合法统治的 组织。之所以说是一种理想形 态的组织,是因为从纯技术的 观点看,它是高度理性化的、 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广泛适 用于政府、军队、宗教团体及 商业机构中
• 韦伯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制度的 特点与缺陷,并对这些特征及缺 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 分析,从而提出了自己的组织理 论——官僚制理论。
7
• (一)权威结构理论与组 织类型分析
• (二)官僚制及其特征 • (三)官僚制的优点 • (四)官僚制的缺点
8
三种组织形态比较
比较项
神秘化组织
传统的组织
18
• (三)韦伯理论存在的问题 • (1)高度纯化的理论描述, 与现实
中的组织有差距。(过于理想化/ 抽象性) • (2) 偏重于静态研究, 过分强调机 械的正式组织的功能, 忽视了组织运 作的过程和非正式组织的影响力。 (非动态) • (3) 偏重于对组织内部形态和管 理结构的分析, 缺乏对组织与其环境 间相互关系的探讨。(非内外互动)
• (二)韦伯理论的学术意义 • (1)开启了组织( 行为) 理论研究
的先河。“组织理论之父”。 • (2)构建起一整套现代行政管理体
系的的规则/ 原则。如专业分工, 层 级节制, 考试录用, 职责权限, 工作报 酬等。 • (3)强调法理型权威在现代社会管 理中的重要性; 强调在知识和技能的 基础上进行控制, 促进了管理法治化、 科学化。 • (4)讲求效率的行政观, 符合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需要。
3
• 求学: 良好的家教渊源,海德堡大学、柏 林大学、哥丁根大学,博士
• 人生经历丰富: 军人,教授,游历者,思 考者
• 研究领域与范围: 社会,经济,政治,宗 教,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代表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
会》、《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政治 论文集》等。
4
• 贡献: • 他对于当时德国的政界影响极大,曾前往
9
法定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 韦伯认为为,超凡魅力型: 非理性, 感情色彩浓, 过于神秘, 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的基础;而传 统权威型: 服从传统习惯, 领导者的作用在于维护 过去的传统, 效率最低, 也不宜作为现代管理组织 的基础。
• 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其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与 公正。原因在于:
凡尔赛会议代表德国进行谈判,并且参与 了魏玛共和国宪法的起草设计 • 他提出的官僚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辞世后几乎被遗忘,1930年塔尔 科特·帕森斯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 神》翻译成英语在美国出版后,开始引起 广泛关注。1964年和1970年两次纪念大 会在德国掀起阅读原著的浪潮。
5
• 德国的经济结构及政治与社会 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 裂”----“经济结构越来越受到工 业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而文 化价值体系和政治结构仍然受传 统的半封建社会价值观和官僚保 守主义的支配”。
6
• 作为这种现象的必然结果,德 国的政府、军队以及工业企业中 存在着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 度。
11
《经济与社会》
• “精确、迅速、明确、精 通档案、持续性、保密、 统一性、严格的服从、减 少摩擦、节约物资费用和 人力,在由训练有素的具 体官员进行严格官僚体制 的、特别是集权体制的行 政管理时……能达到最佳 的效果。”—马克思·韦伯
12
官僚制的特征
• 合理的分工 • 层级节制的权力体系 • 依照规程办事的运作机制 • 形式正规的决策文书 • 组织管理的非人格化 • 适应工作需要的专业培训机制 • 合理合法的人事行政制度
1
• 一、生平与著述 • 二、官僚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三、韦伯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 • 四、对韦伯官僚制理论的评价
• 五、 韦伯官僚制面临的危机
• 六、韦伯官僚制理论对我国的借 鉴意义
2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是德国的政治经济学 家和社会学家,他被 公认是现代社会学和 公共行政学最重要的 创始人之一。韦伯最 初在柏林大学开始教 职生涯,并陆续于维 也纳大学、慕尼黑大 学等大学任教。
13
韦伯的官僚制
最高领导
管理人员
一般行政 人员
14
(三)官僚制的优点
•合理性 •严密性
•普适性
•稳定性
15
(四)官僚制的缺点
•组织的自我封闭, •本位主义。 •使组织缺乏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 能力,从而造成组织的僵化; •压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6
• (一)韦伯理论的社会政治意义 •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型的工业化大
合理化—合法化组织
权威权威的ຫໍສະໝຸດ 基础魅力型权威 Charismatic authority
领袖个人的超凡魅力 (人格取向的权威)
传统型权威
Traditional authority
法理型权威
Rational—legal authority
传统的习俗与惯例 组织内部的各项规则 (制度取向的权威)
稳定性
“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企业发展迅速, 这种新型的组织需要有 稳定、严格、精细、可靠的管理, 韦伯 认为官僚制则是可以满足这种需要的理 想管理形式。 • 对旧的传统以及对经济发展的政治控制 展开抨击,强调以知识和技能进行管理 的必要。 • 为德国扫除国家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中的 障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德国的 亚当斯密。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