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二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二

中医诊断学模拟试题二一、A型题(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选项不是中医诊断的内容是()。

A.收集病情资料B.辨证确定证名C.提出治疗原则D.判断健康与否E.作出疾病诊断2.下列选项属神气不足的表现是()。

A.精神不振B.两目晦暗C.面色无华D.形体羸瘦E.反应灵敏3.病人坐而喜俯,多属()。

A.咳嗽肺胀B.水饮内停C.肺虚少气D.肺实气逆E.肝阳上亢4.下列选项不符合水痘的临床表现的是()。

A.呈椭圆形水泡B.大小不等C.晶莹明亮D.一齐出现E.愈后不留痘痕5.热甚伤津、气血壅滞,其舌质可见()。

A.绛紫干枯B.舌绛湿润C.青紫湿润D.青紫晦暗E.绛有芒刺6.积粉苔常见于()。

A.表寒B.表热C.痰饮D.食积E.瘟疫7.咳声短促,咳后有鸡鸣样回声者,属何疾病()。

A.顿咳B.白喉C.肺痨D.肺痿E.肺痈8.以“十问”概括问诊的医学家是()。

A.张仲景B.李时珍C.张介宾D.喻嘉言E.赵晴初9.目眩的成因,一般不见哪一项()。

A.气滞血瘀B.肝阳上亢C.痰湿上蒙 D.肝阳化风E.肝火上炎10.见于突然出血过多,血量骤减的脉象是()。

A.动脉B.涩脉 C.芤脉 D.浮脉 E.伏脉11.按腧穴时下列哪项不属病理反应()。

A.明显压痛B.按之有结节C.按之有条索状物D.特殊敏感反应E.轻微酸胀感12.实证的主要病因病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疫疠虫毒侵袭B.正虚不能驱邪 C.六淫之邪外侵D.气化阻滞障碍E.病理产物停积13.脘脘腹胀满喜按,时有缓解,舌淡胖,脉沉无力,属()。

A.表实里虚证B.表虚里实证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上实下虚证14.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血虚的原因()。

A.大病久病,耗伤气血B.气机不畅,升降失调C.瘀血内阻,新血不生D.虫寄肠道,耗吸营养E.脾失健运,生血乏源15.下列病症哪项一般不是因痰阻所致()。

A.喉中如有梅核B.中风痰鸣不语C.痫病昏仆吐涎沫D.颈部肿大生瘤E.肺痨盗汗地热16.瘀阻脑络证的头痛特点是()。

A.巅顶冷痛B.绵绵隐痛C.痛如锥刺D.胀痛时作E.头脑空痛17.下列哪项一般不属肝胃不和证的表现()。

A.脘胁胀痛B.抑郁不乐C.呃逆嗳气D.腹胀便溏E.嘈杂吞酸18.下列哪项不见于营分证()。

A.心烦不寐B.口不甚渴C.舌质红降D.身热夜甚E.斑疹显露19.三焦病证的传变,其中的“逆转”是指()。

A.阳明胃传入太阴肺B.太阴脾传入太阴肺C.从肺卫而传入心包D.阳明胃经传入心包E.中焦脾胃传入上焦20、我国第一部病案专著是()。

A.《诸病源候论》B.《千金要方》C.《伤寒九十论》D.《肘后备急方》E.《黄帝内经》二、B型题(在下列每组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与题干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

)A.肺气将绝B.痉病、惊风C.新生儿脐风D.中风E.疟疾21.口张可见于()。

22.口僻可见于()。

23.口噤可见于()。

A.舌体的颜色B.舌苔的厚薄C.舌体的动态D.舌苔的颜色E.舌下络脉24.判断正气的亏虚,主要依据是()。

25.判断病邪的性质,主要依据是()。

A.谵语B.郑声C.独语D.错语E.狂语26、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属于()。

27.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属于()。

A.头晕面白腰膝酸冷B.头晕且重如物缠裹C.头晕而胀面红目赤D.头晕刺痛痛处固定E.头晕肿痛头重脚轻28.肝阳上亢者可见()。

29.淤血阻滞者可见()。

A.初步应用八纲进行辩证B.初步确定八纲间的辩证关系C.正式提出八纲名称D.已将八纲辨证作为辨证纲领E.使得八纲辨证普及推广30.《黄帝内经》的作用是()。

31.《伤寒杂病论》的作用是()。

A.痰证B.饮证C.血虚证D.外燥证E.津液亏虚证32.皮肤干燥,瘙痒、脱屑,大便干燥,头晕,面白,舌淡,脉细无力。

为()。

33.鼻塞,涕中夹血痂,唇燥口干,头痛,舌淡红,苔薄黄,脉浮。

为()。

A.心烦腰酸,烦热耳鸣B.心悸怔忡,咳喘痰清C.心悸怔忡,肢冷浮肿D.心悸腹胀,皮下出血E.心悸健忘,目干肢麻34.心脾气血两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35.心肾阳虚证的临床表现是()。

三、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2—5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后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36.寒证病人可见哪些面色()。

A.面青B.面赤C.面黄D.面白E.面黑37.下列各项中哪些属重病表现()。

A.指纹色鲜红B.指纹色紫黑C.指纹显于风关D.指纹达于命关E.指纹透关射甲38.裂纹舌可见于()。

A.邪热炽盛B.阴液亏虚C.血虚不润D.痰湿内蕴E.肝胆湿热39.下列哪几项常可导致腹痛()。

A.六淫侵袭B.肿瘤癥积C.心肺阴虚D.瘀血内阻E.脾胃虚寒40.长期耳鸣耳聋的成因有()。

A.气血瘀阻B.肾虚精亏C.肝火上扰D.肝肾阴虚E.痰湿内蒙41.下列哪项脉象主痛证()。

A.弦脉B.紧脉C.滑脉D.动脉E.伏脉42.下列哪些不属外燥证范围()。

A.燥邪犯表证B.燥邪犯肺证C.津亏肠燥症D.血虚风燥证E.燥干清窍证43.下列哪些属于脾阳虚证与寒湿困脾证的共见症状()。

A.白带清稀B.食少腹胀C.大便溏稀D.身目发黄E.肢体浮肿44.肾气不固的临床表现常见()。

A.月经淋漓B.男子滑精 C.五更泄泻 D.小便失禁 E.癃闭45.潮热,腹满痛,拒按,便秘,尿黄,舌红,苔黄燥,脉沉实,可诊为()。

A.胃热炽盛证 B.阳明腑证 C.气分证 D.肠热腑实证 E.中焦病证四、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8分)46.“证”的形成是与两方面作用的结果。

47.目胞浮肿,多为;眼窝凹陷,多属或气血虚衰。

48.紫舌,舌苔白滑,多为、的病理特征。

49.在正常人可见到的脉象有长脉、大脉、实脉、缓脉、浮脉、沉脉、、。

50.腹部胀大按之如囊裹水,扣拍腹壁另侧有波动感者,为;腹部胀大,扣拍腹壁如击鼓之膨膨然,对侧无波动感者,为。

51.临床常见的暑证有暑伤津气证,暑湿袭表证,证,证。

52.少阴病的主要脉症是、。

53、病情资料属性可划分为必要性资料,特征性资料,偶见性资料,,等。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8分)54疹 55腻苔 56癃闭 57八纲辨证 58阴虚证 59.湿热蕴脾证六、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60.何谓自汗、盗汗?各有何临床意义?61.试述寒证与热证的鉴别要点。

62.心血虚证和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何异同?七、论述题(7分)心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风水相搏证在水肿特征上有何不同?八、病案分析(7分)女,37岁,公务员。

素体虚弱,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身倦乏力。

半年前月经周期逐渐推迟,每次量少色淡,自觉头晕眼花,视力减退,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屈伸不利,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弦细。

要求:写出主诉,证候分析,脏腑辨证证名。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一、A型题1.C2.A3.C4.D5.A6.E7.A8.C9.A 10.C11.E 12.B 13.D 14.B 15.E 16.C 17.D 18.E 19.C 20.C二、B型题21.A 22.D 23.B 24.A 25.D 26.B 27.A 28.E 29.D 30.B31.A 32.C 33.D 34.D 35.C三、X型题36.ABD 37.BDE 38.ABC 39.ABDE 40.BD41.ABDE 42.CD 43.ABCE 44ABD 45.BCDE四、填空题46.致病因素;肢体反应。

47.水肿;吐泻伤津。

48.阳苏衰寒盛;气血凝滞。

49.滑脉;弦脉。

50.水鼓;气鼓。

51.暑闭气机;暑闭心神。

52.脉细数;但欲寐。

53.一般性资料;否定性资料。

五、名词解释54.疹: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退色的症状。

多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或热入营血所致。

55.腻苔:苔质致密,颗粒细小,融合成片,如涂有油腻之状,中间厚边周薄,紧贴舌面,揩之不去,刮之不脱,称为腻苔,多由湿浊内蕴,阳气被遏,湿浊痰饮停聚舌舌面所致。

56.癃闭:小便不畅,点滴而出为癃;小便不通,点滴不出为闭,合称为癃闭。

癃闭有虚实之分。

57.根据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辨别疾病现阶段病变部位的深浅、病情性质的寒热、邪正斗争的盛衰和病证类别的阴阳,以作为辩证纲领的方法,称为八纲辩证。

58.阴虚证:指体内阴液亏少而无以制阳,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以咽干、五心烦热、脉细数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候。

59.湿热蕴脾证:指湿热内蕴,脾失健运,以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等为主要表现的湿热证候。

六、简答题60.自汗指醒时经常汗出,活动尤甚的症状。

盗汗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止的症状。

自汗多见于阳气虚证,盗汗多见于阴虚证。

61.寒热喜恶,口渴与否,面色赤白,四肢温凉,大便燥溏,小便清浊,舌燥红与淡润,脉之迟数。

62.共同点:同属阴血不足的证候,均有心神失养的病机,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

不同点:心血虚证以血失濡养为特征,以面、唇、脸、甲、舌颜色淡白为特征,无明显热象。

心阴虚证以阴失滋养,虚热内扰为特点,面、唇、颧、舌色红,有明显的烦热失眠、潮热盗汗等虚热表现。

七、论述题心肾阳虚证以下肢肿胀明显,按之凹陷不起,同时兼有心悸怔忡的表现;脾肾阳虚证亦以下肢肿胀明显,按之凹陷不起,但兼症为纳呆食少,腹满便溏等症;风水相搏证眼睑头面先肿,继而遍及全身,上身肿甚,来势迅速,皮肤薄而发亮。

八、病案分析主诉:月经推迟、量少半年。

分析:素体虚弱,脾虚失运,而见纳呆食少,腹胀便溏,身倦乏力。

脾虚生化之源不足,肝失血养,冲任二脉先充,故月经推迟,量少色淡;血虚不能上养头目,则头晕眼花,视力减退,面色淡白;肝失血养,神不安宁,则失眠多梦;血虚,干经筋膜失养而挛急,则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舌淡,脉细,为血虚之证。

证名:肝血虚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