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药理学总论_PPT幻灯片

药理学总论_PPT幻灯片

16
第二节 受体理论
受体理论的发展
1878:Langley (receptive substance) 1913:Paul Ehrlich ( receptor) 1933:Clark 等定量研究药物与受体作用, 提出了受体与药物相互作用假说——占领 学说、速率学说、二态模型学说等。
17
一、受体的概念
6
如何学习药理学
重在理解,掌握规律 重在预习,理解精髓 设计实验,创造性思维 复习课程,融会贯通
考核: 实验10%,提问10%,期中20%,期末60%;
理论考核:(概念题20%,选择题10%, 简答题40%,论述题30%)
7
第三节 新药的药理学研究
自学
8
第三章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
物反应。
毒性反应 (toxic reaction) 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所发生的
危害性药物反应。 急性不良反应(acute toxicity) 慢性不良反应(chronic toxicity)
14
不良反应(2)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 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
反应。
继发性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
残存的药理效应。
15
严重的不良反应
药原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 少数严重的难以恢复的不良反应
致癌作用(carcinogenesis) 致畸作用(teratogenesis) 致突作用(mutagenesis)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受体理论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9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
—机体原有功能改变
10
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 对因治疗(Etiologieatment) 或称治标
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 的有害反应。
13
不良反应(1)
副作用(side effect,副反应 side reaction) 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There is no SAFE DRUG, but safe DOCTOR and PHARMACIST
1
WHAT IS PHARMACOLOGY
DRUG: Any substance other than food that alters
our bodily of mental functioning is a drug. USED FOR: Traetment,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Health care.
2
PHARMACOLOGY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效学: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机制, 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 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及其动态 变化,即吸收、分布、生物转化 和排泄过程。
3
第二节 药理学发展简史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 成书于明代的《本草纲目》 , 公元2世纪,西方出现关于药物的书籍, 19世纪,药物用于动物体内的实验, 20世纪,西方进入药物研发,发现药物作 用靶点, 现代研究技术:生化药理……人类基因组
11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和两重性
选择性(selectivity) 药物作用的相对范围。
与药物的特异性、 化学结构、 化学反应 专一性有关。
原因:分布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和生化 机能不同。
意义: 选择性高,药物针对性强, 不良 反应少;选择性低,药物针对性差,不良反 应多。
12
治疗效果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性质: 兴奋(Excitation):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 兴奋药(excitants) 抑制(Inhibition) :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 抑制药(inhibitors)
药物作用的方式: 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全身作用(General action)
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 系统作用(systemic Action)
药物只有和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药 理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占领受体数目成正比。
21
(二)备用受体学说和速率学说
备用受体(spare receptor):产生最大效应 时尚未结合的受体。 亲和力(affinity):配体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效能(efficacy):产生最大效应的高低。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配体与受体 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
22
第三节 药效学概述
(一)激动剂、拮抗剂与部分激动剂 激动剂(agonist)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 拮抗剂(antagonist)亲和力强,但无内在活性。 完全激动剂(full agonist)具有充分的内在活性
(=1,Emax)。
部分激动剂(partial agonist) 具有亲和力,但
特异性(Specficity) 高亲和力(high Affinity) 饱和性(asturability) 可逆性(reversibility) 亚细胞或分子特征(subcellular Or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20
三、受体类型和受体调节(自学)
四、受体学说
(一)占领学说(Occupation Theory)
受体(receptor) 存在于细胞膜上、胞浆内或细胞
核上的大分子蛋白质;能识别、传递 信息并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
18
配体
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结合的物质。 配体作为第一信使与受体结合,
触发级联放大的生理反应或药理反应。
内源性配体— 神经递质等 外源性配体— 药物、毒物
19
二、受体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