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行为理论PPT

认知行为理论PPT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理论概述
▪ 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理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 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 按照他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 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 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 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 具有科学的说服力。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评价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贡献:
2、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 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 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观察学习、间接经验、自我调 节等概念,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3、班杜拉的实验结果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 的,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 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当中的错误倾向,结 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

※ 理论背景
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 认知目的说
▪ 托尔曼强调行为的整体性。 ▪ 他认为整体行为是指向一定目的的,而有机体对环境
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 他不同意把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看成是直接的联
系,即 S—R。
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
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

※ 主要观点
▪ 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待的获得; ▪ 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 ▪ 刺激和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
▪ 外界强化不是产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

※ 位置学习实验
位置学习实验迷津
二、代表性的理论——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
3
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
境之间的互动。
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代表性的理论 格拉瑟现实治疗理论
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 贝克的认知疗法理论
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理论背景
▪ 在20世纪初期,埃利斯发现揭示求助者早期的 经历并不能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也无法保证求 助者在以后的生活中不再出现其他类似的困难。
★ 自我效能原理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 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 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 取向。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 能力。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评价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贡献:
1、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 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知的术 语阐述了观察学习的过程和作用,提出了替代强化、 自我强化、三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改变了传 统行为主义重刺激一反应,使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 点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更加具有说服力。

※ 评价
“托尔曼的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贡献:
1、把认知观点引入行为理论,重视学习的中介变量, 强调学习的认知性和目的性,改变了行为派将学习 看成是盲目的、机械的观点。 2、认知目的说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 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3、创造性地设计了各种严密的实验,其研究范式对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起到了先行作用。
▪ 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 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 的行为。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主要观点
1、提出了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的三元交互作用论; 2、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的; 3、提出了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 4、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影响学习的过程; 5、提出了示范教学观。
• 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一个人很少有(或根本没有)
5 能力控制忧伤和烦恼。
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主要观点——“非理性信念”
埃利斯在临床的观察上找出一些患有情绪困扰或适应 不良的人常持有的观念:
6
• 对于危险或可怕的事情,一个人应该非常挂心,而且应该随 时顾虑到它会发生的可能性。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评价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 理论框架。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 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 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评价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局限:
▪ 在行为主义这里,人的行为是可以被控制的,行为 理论常用的干预技巧为, 系统脱敏疗法、 厌恶疗 法、 冲击疗法等等。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认知理论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 认知学派认为,人的行为受学习过程中对环境的观 察和解释的影响。不适宜的行为产生于错误的知觉 和解释。所以,要改变人的行为,就要首先改变人 的认知。
※ 理论概述
▪ 现实治疗理论是建立在控制理论基础上,假设人们可 以对他们的生活、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它属于认 知行为的治疗。
▪ 依赖人的理智和逻辑能力,以问题为中心,以现实合 理的途径求得问题的解决。
▪ 它注意思维和行为,较少直接针对情感和情绪,强调 现在和将来,不纠缠于过去,重视“怎么办”,而不 是“为什么”。
认知行为理论
主讲人:
主要内容
1 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
2
代表性的理论
3
认知行为理论的应用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 theory)
▪ 行为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取向就是将心理与行为分 离开来。
▪ 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些天生的反射行为,我们大 多数行为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因此,人类可以学 习新的行为、改变旧的行为,而促使个体学习的动 机为强化。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另外两个重要概念:
★ 自我调节论
自我调节论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 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 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 自己的行为的过程。
它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 三个过程组成。
二、代表性的理论——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 另外两个重要概念:
1、理性信念含义不清。完全保持理性的生活方式 是无法实现的,要求求助者完全消除非理性信念 是不现实的。要明确辅导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2、过分强调工作者积极介入辅导过程。求助者是 辅导工作的中心,只有当求助者自己体会到,并 希望改变自己时,个案辅导工作才会有效。 3、忽视对求助者内部感受的分析和理解。
11 • 人可以从不活动和消极的自我享乐中,获得最大的幸福。
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主要观点——“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有3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 (demandingness)
过分概括化 (overgeneralization)
糟糕至极 (awflizing)
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理论背景
▪ 他提出“中介变量”的概念,认为中介变量是介于实 验变量和行为变量之间并把二者联系起来的因素。
▪ 具体说,中介变量就是心理过程,由心理过程把刺激 与反应联结起来。
▪ 因此 S--R 的公式应S--O--R,O 即代表中介变量。 ▪ 他的理论就是从上述观点出发,通过对动物学习行为
全过程的考察而提出的。
一、认知行为理论的发展历程
(三)认知行为理论 (Cognition and Behavior Theory)
▪ 认知行为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1
在认知、情绪和行为三者中,认知扮演着中介与协 调的作用。
2
认知的形成受到“自动化思考” (automatic thinking)机制的影响。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
7 • 逃避困难、挑战与责任要比面对他们容易。
8 • 一个人应该依靠别人,而且需要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依靠。
• 一个人过去的历史对他目前的行为是极重要的决定因素;
9 因为某事过去曾影响一个人,它应该继续会(甚至永远)具有
同样影响效果。
10
•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妥当、完善地解决 途径;如果无法找到此一完善的解决,那是遭透的事。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 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 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4、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 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 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治疗理论
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治疗理论
※ 主要观点 1 人格理论 2 控制理论对行为的解释 3 心理问题的实质
二、代表性的理论——格拉瑟现实治疗理论
※ 评价
“格拉瑟现实治疗理论”的贡献:
1、受到多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技术的影响,是具有 一定程度整合的治疗模式。 2、强调了许多学派所忽视的责任问题,对心理 治疗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3、强调人的力量、价值、潜能,强调人的自主性, 主张人们应积极生活、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使生命更有意义。 4、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 评价
“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贡献:
1、强调非理性信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2、强调工作者积极、主动介入个案辅导过程。 工作者积极、主动地影响求助者,帮助求助者 消除各种非理性信念。 3、采取开放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辅导技巧。
二、代表性的理论——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
※ 评价
“埃利斯理性情绪治疗理论”的局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