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要精神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
• 我们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对问题屈服: 无端的将问题放大,把自己看轻; • 其实只要你努力去找方法,你怎么会找不 到呢?越去找方法,便越会找方法。越会 找方法,越能创造价值。这不仅提高了找 方法的自信,而且越来越有找方法的窍门。
二、战胜对问题的畏惧
问题无处不在
(1)问题无人不有。 • 工作中的问题一定很多,哪个岗位,哪个层级,都可能存在不足。问题面前,无贫贱。 即便是成绩斐然,功绩盖世,在高目标、高要求、高标准下也会黯然失色。扪心自问, 谁敢说工作中就没有问题?谁能说自身没有不足?谁又愿意放弃目标与追求,甘愿平 庸?当然,老板们的高要求也会产生所谓的问题。暂且不论老板的态度,人自身也可以 提高要求,提高对自身的要求,问题使人思考、实践,最终实现个人进步嘛。问题意识 就是要求全员勇敢地自我检查、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2)问题无时不有。 • 俗话说,老革命也要遇到新问题。问题不仅仅是新机构、新团队、新员工所独有,老员 工日子久了也容易忽略问题的存在,个别人或充耳不闻、或熟视无睹。要发展,公司必 须因时而度,员工也要因势而动。问题意识就是要求全体员工,无论新老,都应该主动 自动自发,超越现实,突破停滞。 (3)问题无处不在。 • 工作中偶尔出现一些事件,于是人们或关注、或默然,甚至麻木。事虽不关己,高高挂 起的态度却不值得提倡。更重要地是,问题发生了,那是“警钟”,没发生的、潜在的问 题危害却更大。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问题意识就是要求我们要学会未雨绸 缪,防患于未然,将可能的“暗箭”挖掘出来,坚决折断; (4)问题不分大小。 • 从公司经营、战略管理,到部门运作,促销,甚至到客户拜访中的一句话,都有提升的 可能。换句话说,各个层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自身不足带来的绝 对缺憾,也可能是高要求下产生的相对差距。因此,提升自我、提升业绩,就是要在实 践中出发,细处入手,以明察秋毫地敏锐发现问题,填补任何可能的“蚁穴”,防护来之 不易的“千里之堤”。这个“堤”,命系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关乎全体员工的发展。
•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模糊的、轻 率的、毫无道理的恐惧本身! • 我们所感觉到的“危险”、“恐惧”,往往是预先设置 的、被歪曲的。预先的恐惧会扭曲事实真相,事 情绝对没有想像的那样严重。问题的严重性往往 是我们自己放大的,事情的“困难”也是如此。 • 只要努力面对恐惧,恐惧就会烟消云散。 • 1、不敢迎接挑战,才会轻易恐惧;2、强迫自己 面对;3、“人有三分怕虎,虎有七分怕人”。
△主动找方法才能让你脱颍而出
杨先生是浙江温州人,十多年前,他的一位远方亲戚在欧洲开饭店,邀请他 过去帮忙 没料到,他到欧洲不久,亲戚就突然患病去世F,饭店很快也垮了. 杨先生不想回国,就在当地找了份工作。几年后,他到了一家中等规模的保 健品厂工作。公司的产品不错,但知名度却很有限。 他从推销员干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飞机出差,不料却遇到了意想不 到的劫机 度过了惊心动魄的十个小时之后,在各界的努力下,问题终于解决 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机舱的一瞬间,他突然想到在电影中经常看到的 情景:当被劫机的从机舱走出来时,总会有不少记者前来采访。 为什么自已不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 于是,他立即做了一个在那种情况下谁都没想到的举动:从箱子里找出一张 大纸,在上面浓描重抹了一行大字: “我是××公司的××,我和公司的××牌 保健品安然无恙,非常感谢抢救我们的人!” 他打着这样的牌子一出机舱,立即就被电视台的镜头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这 次劫机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闻媒体都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时候,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带着所有的中层主管,都站在 门口夹道欢迎他。原来,他在机场别出心裁的举动,使得公司和产品的名字几乎 在一瞬间家喻户晓了。公司的电话都快打爆了,客户的订单更是一个接一个。董 事长动情地说:“没想到你在那样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产品。毫 无疑问,你是最优秀的推销主管!”董事长当场宣读了对他的任命书:主管营销 和公关的副总经理。之后,公司还奖励了他一笔丰厚的奖金。
最优秀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最优秀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 人人都能成为创造者,处处都是创造的良机; • 外界的困难,不如意的条件,一个接一个的压力 与挑战,怎么也无法吓到一个优秀人员的雄心与 创意。 • 最优秀的人,相信凡事都会有方法解决,而且总 有更好的方法。 • 主动找方法解决问题的人,总是社会的稀有资 源;只要有这样的人出现,他们就能够像明星一 样闪耀。哪怕他没有刻意去追求机会,机会也会 主动找上门来。
想办法才会有办法
• 想办法是有办法的前提。如果让脑袋放 假,即使天才遇到问题时也会一筹莫展。 • 人的智力提高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只要你 能够战胜对艰难的畏惧,并下定决心去努 力,你就能越来越多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 法,并越来越智力超群。 • 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办法,别让自己的智力 机器生锈。
先别说难,先问是否竭尽全力
△女大学生的故事
他说,他曾经正式招聘过一位员工,但没想到,还不到半个月时间,他就不得不把她辞 退了。 那位员工是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学识不错,形象也很好,但有一个明显的毛病:做 事不认真,遇到问题总是找借口搪塞。 刚开始上班时大家对她印象还不错。但没过几天,她就开始迟到,办公室领导几次向她 提出,她总是找这样或那样的借口来解释。 一天,领导安排她到北京大学送材料,要跑三个地方,结果她仅仅跑了一个就回来了: 领导问她怎么回事,她解释说:“北大好大啊。我都在传达室问了好几次,才问到一个地 方。” 老总生气了:“这三个单位都是北大著名的单位,你跑了一下午,怎么会只找到这一个 单位呢?” 她急着辩解:“我真的去找了,不信你去问传达室的人!” 老总心里更有气了:我去问传达室干什么?你自己没有找到单位,还叫老总去核实,这 是什么话? 其他员工也好心地帮她出主意:你可以找北大的总机问问二个单位的电话,然后分别联 系,问好具体怎么走再去; 你不是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单位吗?你可以向他们询问其他两家怎么走; 你还可以在进去之后,问学生…… 谁知她一点也不理会同事的好心,反而气鼓鼓地说:“反正我已经尽力了……” 就在这一瞬间,老总下了辞退她的决心:既然这已经是你尽力之后达到的水平,想必你 也不会有更高的水平了。那么只好请你离开公司了! 上面所说的两个员工,其实是两种不同员工的代表:前面的那位员工,哪怕遇到再棘手 的问题,首先想到的绝不是退缩,而是想办法解决。与此相反,那位年轻的大学生,尽管 面临的问题很简单,但仍然找借口不去做,找理由为自己辩护。
学会“以脚做梦”
• 唯有在行动上脚踏实地,才能梦想成真。 • 只有空洞的梦想和意愿,却不愿意付出艰苦的努 力,最终只会是只“不产蛋的鸡”。 • “不顾一切地采取果断的行动……因为单凭善心和 真理,从来没有治愈过人类,也从来没有把一个 人治愈过。” • 鸟类中会说话的是鹦鹉,但鹦鹉是飞不高的。 • 将行动量化。行动指标落实了,才可以完成任务。
日本松下用人原则:
• 如果你有智慧, 请你贡献智慧; • 如果你没有智慧, 请你贡献 汗水 ; • 如果你两样都不贡献, 请你 离开公司 。
案例3: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故事▽
最优秀的人,是最重视找方法的人。
案例4:一位温州人的故事▽
主动找方法才能让你脱颖而出。▼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故事
多年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小伙子,也来到了 采油区。但开始时,他只找到了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他觉得很不平衡: 我那么有创造性,怎么能只做这样的工作?于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换工作。 没有料到,主管听完他的话,只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么好好 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一时半会儿 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回来以后,他突然有了一个感觉:我不是有创造性吗?那么为何不能 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起来呢? 于是,他对自己的那份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其中的一道工 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实际上只需要38滴就够了,经过反复的试 验,他发明了一种只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 公司。可别小看这I滴油,它给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的成本! 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他就是洛克菲勒,美国最有名的石油大王。
△讨账
10多年前,他在一家建筑材料公司当业务员。当时公司最大的问题是 如何讨账。产品不错,销路也不错,但产品销出去后,总是无法及时收 到款。 有一位客户,买了公司10万元产品,但总是以各种理由迟迟不肯付 款,公司派了三批人去讨账,都没能拿到货款。当时他刚到公司上班不 久,就和另外一位姓张的员工一起,被派去讨账。 他们软磨硬磨,想尽了办法。最后,客户终于同意给钱,叫他们过两 天来拿。 两天后他们赶去,对方给了一张10万元的现金支票。 他们高高兴兴地拿着支票到银行取钱,结果却被告知,账上只有99920 元。很明显,对方又耍了个花招,他们给的是一张无法兑现的支票:第 二天就要放春节假了,如果不及时拿到钱,不知叉要拖延多久。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人可能一筹莫展了.但是他突然灵机一动,于是 拿出100元钱,让同去的小张存到客户公司的账户里去:这一来,账户 里就有了10万元。他立即将支票兑了现。 当他带着这10万元回到公司时,董事长对他大加赞赏。之后,他在公 司不断发展,5年之后当上了公司的副总经理,后来又当上了总经理。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
• 不仅要做事,更要做成事; • 不仅要有苦劳,更要有功劳; • 光像“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是不够的, “老黄牛”还 得插上效率和效益的翅膀 ; • 没有效率的忙是“穷忙” 、“瞎忙” ; • 只有你为单位创造财富,单位才会给你财富; • 只有你为单位创造空间,单位才会给你空间; • 只有你为单位创造机会,单位才会给你机会;
清华、北大、复旦高级总裁班调查结果
• 在单位最受欢迎的5种员工 1、自动自发的员工; 2、找方法提升业绩的员工; 3、从不抱怨的员工; 4、执行力强的员工; 5、能提建设性意见的员工。 • 在单位里最不受欢迎的5种员工 1、找借口的员工; 2、损公肥私的员工; 3、斤斤计较的员工; 4、华而不实的员工; 5、受不得委屈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