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消1《案例分析》火灾案例高频考点汇总2363

一消1《案例分析》火灾案例高频考点汇总2363

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案例分析第五篇:火灾案例分析知识点汇总一、上海静安区火灾1.起火直接原因: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雇佣无证电焊工人吴××、王××进行违章电焊作业而引燃聚氨酯泡沫碎块、碎屑引发火灾2.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建设单位、投标企业、招标代理机构相互串通、虚假招标、转包和违法分包;二是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混乱;三是设计企业、监理机构工作失职;四是市、区两级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缺失;五是静安区公安消防机构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六是静安区政府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领导不力3.主要教训:一是建筑外墙保温工程不应使用燃烧性能为B3级易燃的外墙保温材料;二是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漏洞多,使用无证电焊工违法施工,且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三是关于外墙保温系统的安全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亟待完善和补充4.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经国务院批准,依照有关规定,对54名事故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其中,上海静安区建交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高××等26 名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8 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同时,责成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市长韩××分别向国务院作出深刻检查5.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1)改造工程使用的外墙保温材料不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安部颁布的《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

规定要求建筑高度大于60m小于1OOm的非幕墙式住宅建筑,其墙体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2 级,但该工程喷涂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是B3级,属易燃材料(2)无证电焊工违章作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

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该工程的电焊工是负责搭建脚手架的公司的人员从社会上从事电焊作业的包工头处雇用,无电焊作业人员资格证;电焊动火作业时未办理相应的动火审批手续,也未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未涂抹防护层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部位进行电焊,严重违反了操作规定二、沈阳皇朝万鑫大厦“2•3”火灾案例分析1.火灾原因:经调查,2011年2月3日0时,沈阳皇朝万鑫大厦A座住宿人员李××、冯××二人,在位于沈阳皇朝万鑫大厦B 座室外南侧停车场的西南角处(与B 座南墙距离10.80m,与西南角距离16m),燃放了两箱烟花,引燃了B 座十一层1109 房间南侧的室外平台地面塑料草坪。

随后引燃了铝塑板结合处的可燃胶条、泡沫棒和挤塑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致使建筑外窗破碎,引燃了室内的可燃物,进而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2.主要教训:一是建筑外墙或幕墙使用铝塑板和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低;二是外保温系统未做防火封堵、防护层等防火保护措施;三是A座与B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3.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沈阳皇朝万鑫大厦入座住宿人员李××、冯××二人燃放两箱烟花引起火灾,现均已被追究法律责任4.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1)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易燃且未做防火封堵、防护层等防火保护措施。

根据沈阳支队对现场提取的材料送辽宁省建筑材料监督检验院检验的结果,B 座使用的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的燃烧性能等级为B2 级,A 座使用的模塑聚苯乙烯保温板的燃烧性能等级为B3 级,这类保温材料一点即燃。

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未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年版》(GB50045-1995)的要求采用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

A 座和B 座除地上十一层窗户下方的保温材料表面设置了薄抹灰防护层外,其他区域的外墙保温材料表面均未设置防护层(2)A 座与B 座之间的防火间距不足。

A 座在使用甲级防火窗后,与B 座之间的防火间距缩减至6.50m,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 年版》(GB50045 一1995)是符合规定的,但设计时没有考虑到建筑外墙采用了厚达60mm 和80mm 的聚苯乙烯保温材料。

火灾发生后,在B 座建筑外墙大面积燃烧时产生的飞火的作用下,A 座外墙的幕墙保温系统被引燃三、“7•16”大连中石油保税区油库火灾案例分析1.事故的直接原因: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同意、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上海祥诚公司使用天津辉盛达公司生产的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脱硫化氢剂”,违规在原油库输油管道上进行加注“脱硫化氢剂”作业,并在油轮停止卸油的情况下仍继续加注,造成“脱硫化氢剂”在输油管道内局部富集,发生强氧化反应,导致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火灾和原油泄漏2.事故的间接原因:上海祥诚公司违规承揽加剂业务;天津辉盛达公司违法生产“脱硫化氢剂”并隐瞒其危险特性;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认真执行承包商施工作业安全审核制度;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全审核就签订原油硫化氢脱除处理服务协议;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及其下属石油储运公司未提出硫化氢脱除作业存在安全隐患的意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对下属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大连市安全监管局对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监管检查不到位3.主要教训:一是在油库内违章加注“脱硫化氢剂”;二是对危险化学品管理不严;三是防火堤外没有防止“流淌火”的技术措施;四是灭火应急救援力量不足4.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国务院批复同意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对“7•16"事故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将l4名责任人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给予29名责任人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天津辉盛达公司、上海祥诚公司等相关责任单位分别处以规定上限的行政处罚;依法吊销天津辉盛达公司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对该公司主要负责人张××,除建议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外,还终身不得再担任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上海祥诚公司不得从事除商检外涉及危险化学品作业的有关业务。

责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国务院国资委作出深刻检查5.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7•16”事故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重大,严重污染周边海域,教训极为深刻,充分暴露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所属部分企业在危险化学品管理中存在管理不严的严重问题四、福州市长乐拉丁酒吧“1•31”火灾案例分析1.起火直接原因:顾客在酒吧内违法燃放烟花,引燃顶棚聚氨酯泡沫吸音塑料,引发火灾2.火灾成因分析:此次火灾造成严重伤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燃烧速度快。

现场监控录像资料显示,该起火灾从起火到顶棚、墙面吸音棉猛烈燃烧的时间仅有64s;二是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该酒吧在顶棚和四周墙体大量敷设聚氯酯泡沫作为吸音材料。

经天津火灾物证鉴定中心鉴定,聚氨酯泡沫氧指数17、燃点212℃、水平燃烧速率20.88mm/s,引燃后短时间内即可形成轰燃;热解烟气主要成分为氰化氢、一氧化碳和丙烯醛等剧毒物质。

火灾中的15名死亡人员均为中毒窒息死亡;三是酒吧空间密闭。

酒吧除前后两个门外,没有窗户,使得火灾产生的热量和烟气无法散发出去3.主要教训:(1)在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内大量使用易燃、有毒的有机高分子吸音材料(2)在室内燃放烟花(3)火灾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逃生4.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该起火灾事故共对26名事故责任人进行了责任追究,其中16 名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酒吧经营者郑××犯重大责任事故罪及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罗××等6名燃放烟花的肇事者分别被判处l年6个月至3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涉嫌犯罪的公安、工商、城管和税务等有关监管部门的9 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有10 名纪检监察对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5.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的情况分析:(1)建筑防火措施不到位①酒吧在顶棚和四周墙体大量使用易燃有毒的聚氨酯泡沫作为吸音材料,不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2001 年版》(GB50222—1995)的规定。

装修改造时封闭了窗户,导致火灾发生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无法排出,短时间内充满整个空间,致使15 人因逃生不及而中毒身亡②酒吧安全疏散条件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规定。

场所内违章设置环形阁楼,首层通往阁楼的楼梯坡度较陡,不符合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场所内走道无序摆放桌椅,占用疏散通道,疏散出口设置屏风,遮挡安全出口,安全疏散门未向外开启(2)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①经营者明知酒吧属娱乐场所,却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依法取得法定许可的情况下,擅自违法营业②酒吧原设计为办公室和车库,擅自变更为酒吧;违法在住宅区内设置娱乐场所;在出口处采用易燃的聚苯乙烯泡沫违章搭建遮雨棚,场所高温浓烟向外排放时引燃了易燃的聚苯乙烯泡沫,高温熔渣掉落在向室外疏散的顾客身上,造成二次受伤,同时也影响了火灾施救和火场排烟③酒吧顾客的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无视有关法律法规的安全规定和烟花“禁止在室内燃放”的安全警示,在酒吧内违法燃放烟花;酒吧顾客进入公共场所未能先观察了解场所的疏散出口。

从现场监控录像来看,火灾发生后,绝大部分顾客从酒吧东侧的大门逃生,但忽视了酒吧西南角的另一个安全出口;部分顾客在火灾发生初期,没有及时逃生,而是在场内观望或收拾个人物品,甚至仍然进行娱乐,在火势已较大的情况下才开始逃生,贻误了最佳的逃生时机④酒吧经营者没有落实安全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安全管理混乱,为招揽顾客,酒吧经营者不仅对消费者在酒吧内燃放烟花的行为不予制止,还赠送烟花供消费者在酒吧中燃放。

同时,场所超员营业。

当晚酒吧内共有顾客近百名,众多人员拥挤在封闭的、有限的空间内,致使场所内发生险情时无法顺利展开疏散⑤社会消防教育宣传工作薄弱五、广东省某市一处小作坊火灾案例分析1.起火直接原因:起火原因是该业主家庭作坊的一层南墙西端上方穿线孔内电源线短路,引发电源侧距短路点70~220cm范围内的电源线多处短路,产生的迸溅熔珠引燃下方可燃物起火所致2.主要教训:(1)业主违反规定在住宅内设置家庭生产作坊和员工集体宿舍,未按规定采取有效的防火分隔和技术防范措施(2)起火建筑一层内堆放了大量可燃材料(聚氨酯海绵等物品),致使起火后火势蔓延迅速,释放大量有毒烟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3.火灾责任及处理情况:火灾发生后,对事故负有主要责任的非法经营家庭作坊业主张×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