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每题4分, 共20分)
1.某工厂每天分3个班生产,事件A i 表示第i 班超额完成生产任务(i =1,2,3),则事件“恰好有两个班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可以表示为_____
2.已知P (X =k )=!
1k C k
λ- (k =1,2,
),其中>0,则C =________
3.每次试验的成功率为P (0<P <1),则在3次重复试验中至少失败一次的概率为__________
4.甲、乙两人独立地对同一目标各射击一次,其命中率分别为0.6和0.5,现已知目标被命中,则它是甲射中的概率是_________
5.设n 个随机变量X 1,X 2,
,X n 独立同分布,E (X 1)=,D (X 1)=
2
,
且Y =∑-=+-11
21)(n i i i X X C 的数学期望为2
,则常数C =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 共15分)
1.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1
22
1
-+-x x
e π
,则( )
(A)E (X )=1, D (X )=4
1
(B) E (X )=1, D (X )=2
1 (C)E (X )=
1, D (X )=4
1 (D) E (X )=
1, D (X )=2
1
2.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且均服从标准正态分布N (0,1),Z =X 2+Y 2,则Z 的数学期望为( )
(A)0 (B)1 (C)2 (D)4 3.已知P (B )>0,P [(A 1∪A 2)|B ]=P (A 1|B )+P (A 2|B ),则( )成立 (A)P (A 1A 2)=0 (B)P (A 1∪A 2)=P (A 1)+P (A 2) (C)P (A 1B
∪
A 2
B )=P (A 1B )+P (A 2B )
(D)P (B )=P (A 1)P (B |A 1)+P (A 2)P (B |A 2) 4.设
1
,
2
,...,
9
相互独立,E (
i
)=1, D (
i
)=1 (i =1,2,...,9),
则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任意给定的 >0,有( )
(A)P (|∑=9
1i i
ξ1|<)≥1
2
(B)P (|∑=9
1
91i i
ξ1|<
)
≥1
2
(C)P (|∑=9
1
i i
ξ9|<
)≥1
2
(D)P (|∑=9
1
i i
ξ9|<)≥
19
2
5.假设事件A 和B 满足P (B |A )=1,其中P (A )>0,则( )成立 (A)P (B |A )=0 (B)A = (C) A B (D) A B
三、求下列概率密度
1.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 在]2
,2[π
π-上服从均匀分布,求随机变量Y =cos X
的概率密度. (12分)
2.设二维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f (x ,y )=⎩
⎨⎧<<<<其它 ,020 ,10 ,1x y x ,
求Z =2X Y 的概率密度. (11分)
四、计算及应用题 1.设随机变量X i 服从参数
i
(i =1,2)的泊松分布,且X 1,X 2相互独
立,试求X 1+X 2的分布律,并指出它服从什么分布(10分) 2.一个完全不懂法语的人去瞎懵一次法语考试. 假设此考试有5道选择题,每题有4个选择支,其中只有一个选择支正确. 试求他居然能及格(答对不少于3题)的概率 (10分) 五、综合题(36学时题)
1.设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其它 ,0 ,1)
(μ
θ
θμx e x ,求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10分)
2.设随机变量(X ,Y )的概率密度为f (x ,y )=)
(21
2221y x e +-π
,求随机变量
Z =22Y X +的数学期望和方差 (12分)
五、综合题(48学时题)
1.设X 的概率密度为f (x )=⎪⎩
⎪⎨⎧≥--其它 ,0 ,1)
(μ
θ
θμx e x ,X 1,X 2,...,X n 是取自总体X 的样本,试求参数,的矩估计量 (10分)
2.填空(4分) 设总体X ~N (,2
),(X 1,X 2,...,X n )是取自总体X 的样本,如果
P{∑
=-n
i i X 12
2
)(σ
μ≤b }=0.95,则b =__________ (用上
分位点表示)
3.选择(每空4分)
设总体X ~N (,
2
),2已知,(X 1,...,X n )为取自总体X 的样本,考虑
的置信度为1
的置信区间.
(1)固定n ,提高置信度,置信区间的长度将__________ (2)固定置信度,增大n ,置信区间的长度将_________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
不能确定 新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前沿备注:八年级下册共六章都是重点讲解章节,下面就各章节分析如下: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三角形的证明即是平行线的证明的延续,又是后面平行四边形的证明、相似性的证明的基础。
本章展开了对一些图形性质的严格证明。
因此要学好本章内容,
应教会学生掌握一下学习方法:一是注意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在三角形证明中的运用。
二是注意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论证的过程,掌握证明基本步骤。
是重点讲解章节,是中考中高频考点内容,多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出现,经常和圆、二次函数结合在一起进行考察。
1、等腰三角形
(1)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也相等。
判定:SSS、SAS、ASA、AAS、
(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推论
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判定: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角对等边)
推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满足“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3条对称轴。
判定定理: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或者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含30度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2、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命题包括已知和结论两部分;逆命题是将倒是的已知和结论交换;正确的逆命题就是逆定理。
(3)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
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以线段的两个端点A、B为圆心,以大于AB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M、N;作直线MN,则直线MN就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4、角平分线
(1)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3)如何用尺规作图法作出角平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