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损失风险之分析.
– 勞工災害 – 產品瑕疵責任
有效契約之要件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當事人雙方必須有行為能力 適法之報酬 適法之目的 合於法定方式
請求賠償之要件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須有歸責事由 須有違法性 須有因果關係(Proximate Cause)
企業的侵權責任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侵權責任之意義
– 指因故意或過失不法侵害他人之權利或利益, 而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行為。
刑事責任(Criminal Liability)
– 違反社會上應負之義務,為犯罪行為,而受到 國家起訴者稱為「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Civil Liability)
– 違反特定之個人應負之義務,由受害者循法律 程序提出適當賠償請求者,稱為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的種類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企業的契約責任
–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契約義務,或不照契約履行 對他方所負之責任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學習目標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瞭解責任損失風險的意義與種類 歸納責任與賠償型式 說明企業的民事責任 分辨「過失責任主義」、「無過失責任主 義」與「抗辯」的不同 解釋損害賠償之結構、原則、方法及範圍 指出現代企業幾個重要責任問題
本章章節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信
履
慰
例外
回
賴 利
行 利
撫 金
金錢賠償
復原 原則
益
益
狀
意
法
定
定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現代企業幾個重要責任問題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企業法律責任風險
員工因工作而造成之傷害或疾病
– 雇主對內責任
員工因執行工作對他人所造成之侵權責任
– 雇主對外責任
因公司產品或服務對使用者所造成之侵權 責任
– 產品責任
因生產過所造成之環境污染
侵權責任之優點
– 被害人得向罩害原因事 實應負責之人,主張其 權利,不受契約關係之 限制
侵權責任之缺點
– 採過失主義之國家,被 害人對於加害人之行為, 因須負舉證責任,不易 獲得賠償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競合
競合之發生
– 現代法律均為抽象規定,並從各種不同角度規 範社會生活,故常發生同一事實符合數個規範 之要件,致該數個規範皆得適用同一事實,稱 之為「規範競合」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民事責任依被害權益不同,遭受損害之被 害人,其所能主張損害賠償之主要法律基 礎有二:一為契約責任,一為侵權責任。
契約責任以當事人間有契約關係為前提, 惟不論被害人與行為人間是否有契約關係, 均得依侵權行為之規定請求損害賠償;依 其情形,亦可能發生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 競合之問題
企業的契約責任
第五節
第六節
責任損失風險的意義與種類 責任與賠償型式 企業的民事責任 過失責任主義、無過失責任主義 與抗辯 損害賠償之結構與基本原則、方 法與範圍 現代企業幾個重要責任問題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責任損失風險的意義與種類
責任損失風險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責任風險標的分析
– 現代企業經營者,為避免意外損失,穩定企業 經營,莫不重視企業之責任風險標的分析 (Analyzing Liability Exposures)
責任風險
– 企業在經營過程、產品生產及產品在市場上販 賣的過程中,所導致員工或他人身體或財產之 損害,法律上所應負之民事賠償責任之風險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責任損失風險的種類
雇主對內責任
– 勞災責任
雇主對外責任
– 員工侵權責任
產品責任 公害責任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責任與賠償型式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刑事責任與民事責任
任,就其是否以盡交易上必要之注意,來決定 是否負賠償之責
產品責任之趨勢
– 由過失責任演變為無過失責任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圖8-1 消費者與產銷者間請求賠償之法律關係圖
批發商
製造人
零售商
進口商
使用人
買受人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產品責任的風險管理措施
採取更積極之措施,以提高產品之安全性, 減少損害之發生 健全產品檢驗、品質控制制度,期能防喚 於未然 加強投保產品責任保險
競合發生時之處理
– 法條競合說 – 請求權競合說 – 請求規範競合說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過失責任主義、無過失責任主 義與抗辯
過失責任主義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意義
– 因故意或過失加害於他人應負損害賠償之責
過失責任之成立要件
– 須有注意義務 – 需未盡注意義務 – 須有因果關係 – 須無抗辯理由
無過失責任
– 公害責任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雇主對內的責任—勞災責任
勞保給付與賠償
– 勞保法§72
勞基法上的補償責任
– 勞基法§59
民法上的損害賠償責任
– 民法§184Ⅱ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損害賠償與勞災補償之關係
以勞災補償取代侵權責任 選擇 兼得 補充
– 被害人得同時主張勞保給付、勞災補償及損害 賠償,但不得超過其所受之傷害
侵權行為的要件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須有加害行為 須有不法行為 須有權益受侵害 需致生損害 須有因果關係 須有故意或過失 需加害人有責任能力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契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比較
契約責任之優點
– 當事人有特別信賴關係, 對於債權人(被害人) 之保護較為周到
契約責任之缺點
– 免責條款的廣泛使用, 剝奪或減少了被害人請 求賠償的機會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契約之意義
– 以發生權利義務之取得、變更及移轉為目的,而由兩 個以上對立的意思表示所合致之法律行為而言。當事 人雙方訂立契約時,依據契約自由原則,修訂契約內 容或限制責任範圍時亦同
契約責任
– 指當事人不履行契約上義務而生之債務而言,其為給 付不能、給付不完全或給付延遲,均所不論。
企業主要的契約責任風險
公害意義與特性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公害的意義
– 指因人為活動所生 相當範圍之水污染、 空器污染、土壤污 染、噪音、震動、 惡臭、地層下陷或 其他類似現象,致 人之健康、財產或 生活環境所受之損 害
公害的特性
– 公害之不平等性 – 公害之不確定性 – 公害之延長性 – 公害之合法性 – 公害之綜合性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 我國採之(勞基法§59、60)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勞災損害之風險管理措施
提供一良好、安全、適當的工作環境,以保障員 工健康減少傷病死亡,並促進工作效率 灌輸員工正確的安全觀念,使他們知道安全措施 有哪些及其必要性與重要性 選任適當人員從事適當的工作,並提供顯著的危 險警告,以促其注意 盡量遵守勞工法令,以免被推定有過失而須負損 害賠償責任 除依規定辦理勞工保險手續外,並應重視投保雇 主責任保險,以分散風險
阻卻違法性
– 對某一特定人之不法行為,法律上准其免負擔責任 – 例如:未成年人之行為
抗辯理由與責任限制
– 與有過失→過失相抵 – 自甘冒險→減輕或免除責任 – 被害人同意→減輕或免除責任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損害賠償之結構與基本原則、 方法與範圍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損害的意義與種類
損害的意義
– 因權利或法益受侵害時,所受之損害 – 損害發生前狀況與損害發生後之狀況比較,被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意義:
– 只要有損害即應負責任,不考慮行為者之故意 或過失。
無過失主義之發展
– 我國民法仍以過失主義為原則,但有關於故意 過失之舉證,亦多設有補救之方法
過失之推定 舉證責任之轉換
– 採無過失主義責任,已成為民事立法上的一種 新趨勢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抗辯之事由與責任
優先權
– 當二權益相衝突時,唯有選擇較優先者。 – 例如:生命權上 財產上 非財產上 財產上 非財產上 財產上 非財產上 財產上
損害
損害
損害
損害
損害
損害
損害
損害
金 回 所 所 金 回 所 所 金 回 所 所 金 回 (所 (所 錢 復 失 受 錢 復 失 受 錢 復 失 受 錢 復 消失 積受 賠 原 利 損 賠 原 利 損 賠 原 利 損 賠 原 極利 極損 償 狀 益 害 償 狀 益 害 償 狀 益 害 償 狀 )益 )害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雇主的對外責任—員工侵權責任
民法§188
– 受雇人因執行職務不法侵害他人權利者,由雇 用人與行為人連帶負賠償責任……
雇用人連帶責任之成立要件
– 行為人須為雇用人之受雇人 – 受雇人之行為須以構成侵權行為 – 須受雇人因執行職務所為之侵權行為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員工侵權責任之風險管理措施
公害責任的法律特性
無過失責任規定之適用 因果關係之推定 共同侵權責任之例外 行政標準與損害賠償 限額賠償之訂定 消滅時效理論之調整 訴訟制度之配合調整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公害責任的風險管理措施
在定施或開發任何活動前,應先做好環境評估或 環境影響評估 須有防制公害之投資。除應購置各項污染防治之 設備外,並應負單政府為防治公害所支出費用之 全部或一部。 嚴格遵守政府頒佈之公害防治措施,處理其事業 活動所生之污染源,以防止公害之發生 除應重視污染防治工作外,更應規劃一旦意外污 染公害發生時,對受害者之救濟方案。其中最重 要者即是投保意外污染責任保險
企業的侵權行為責任
– 其他所有違反特定人所應負之義務,致他人受 損害所生之責任
賠償型式
責任損失風險之分析
民事責任之賠償
– 係受損害之一方依據民法規定,向行為者請求 賠償或其他適當之作為,使損害終止並回復原 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