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教版化学选修3专题1课件 .ppt
苏教版化学选修3专题1课件 .ppt
6、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汤姆生的 学生)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7、1913年丹麦物理学家波尔(卢瑟福的学生) 引入量子论观点,提出新的原子壳层结构模 型,他发现了氢原子光谱。
启示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逐渐深入,都是 建立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的,实验是揭示 原子结构的重要手段。 汤姆生、卢瑟福、玻尔、海森伯四代师 生都是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勇于 怀疑科学上的“定论”,不迷信权威, 向自己的恩师挑战,为科学的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科学 探索精神的光辉!
4、1869年,已有63 种元素为科学家所认 识,俄国化学家门捷 列夫将各元素按原子 量的变化联系起来, 揭示了自然界的一条 基本规律---元素周期 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利用阴极 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得出了 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测定 了这种粒子流的荷质比,然后他做了 各种气体的阴极射线,发现现象相同, 于是得出结论:这种粒子必定是所有 物质的共同组成部分,这就是人们后 来所说的电子.
5.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 1904年提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 型: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 中镶嵌着许多电子,这些电子带负电荷,中和了 正电荷从而形成中性原生的物理学家 卢瑟福把一束变动的α粒子射向一 片极薄的金箔,他惊奇地发现,过去 一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而这种由实 心球紧密排列的金箔,竟让大多数α 粒子畅通无阻地通过,就象金箔不在 那而似的,但也有极少数α粒子发生 偏转,或被笔直弹回。 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
例:1811年,人们发现在同温同压 下,气体反应中各气体的体积互 成简单的整数比.例如1体积氯气 和1体积氢气反应生成2体积氯 化氢,根据道耳顿的原子论,如果 物质是由氯气、氢气原子组成, 讨论氯化氢又是由什么组成,分 析道耳顿的原子论的缺陷并交 流.
3、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 出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气体分子是由 几个原子构成的.1860年,国际化学界 确立了原子分子论.原子分子论的问世 标志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较 快发展.
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
І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 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 构成的,即原子。
2.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 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 实心球体,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不能被创造, 也不能被毁灭,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割, 他们的性质在化学反应中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