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上肢力量---投掷与游戏(教学设计)单位:贺兰县回民小学教师:马景宝
学科:体育学段:水平二年级:四年级
一、教与学任务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及水平二教材的内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身心特点,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以投掷与游戏为主教材的突出趣味性的发展上肢力量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得到延伸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投掷技能。
引导学生在学与练的游戏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主动学习掌握投掷技术,发展上肢力量,逐渐形成投掷技能,并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情趣。
注重培养实践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二、教与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投掷的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在活动中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投掷的浓厚兴趣,并大胆展示,体验乐趣。
2.运动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投掷方法,了解投掷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学会投掷的基本技术。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投掷练习,发展身体灵敏、反应、协调、速度与力量等素质。
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姿态,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增强关注自己身体与健康的意识和行为。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运动时心理感受与情绪调控,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5.社会适应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团结协作、竞争进取的精神和群体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
三、教与学步骤
(一)热身激趣 7'
1.慢跑男生按照顺时针方向、女
生按照逆时针方向沿着圆圈慢跑,相
遇时击掌。
在慢跑的过程中调整呼吸,
身心放松。
2.徒手活动
a.扩胸运动
b.振臂运动
c.肩臂绕环运动
3.游戏“叫号赛跑”及自由抛接毽球。
(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动性。
) 按照1、2、3、4报数后记住自己的号码,教师叫号,听到被叫号码的同学,按照逆时针方向绕圆圈赛跑,跑回原位置后进入圆圈与老师击掌,击掌后拿一个毽球到圆圈外玩抛接毽球(抛起毽球后拍手数次再接毽球、抛起毽球转圈后接毽球、两人相对抛接毽球等等)。
(二)提升能力 29'
1.肩上屈肘,全身协调用力投掷目标 12'(体验集体参与运动的乐趣) 教师分发动作图示与各小组长,由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投掷动作与操作方法后组织练习。
(小组成员
间要相互指导、互帮互学共同
提高。
)学生每人两支毽球,按
照1、2、3、4号分成四组分别
进行高、中、低三个垂直目标
和一个水平目标的投掷练习。
并依此沿着顺时针方向轮换
练习目标进行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并酌情示范动作)
2.游戏“拦截导弹” 12' (体验合作运动的乐趣)
教师分发游戏图示教师分发
动作图示与各小组长,由小组长
组织本组成员学习投掷动作与操
作方法。
教师组织按照游戏图示
及方法分组进行“拦截导弹”游
戏。
(学生每人拿两个垒球,分
成两组,相对而立;两翼六名学
生相对发射导弹(滚动篮球),两小组同学投掷手中的垒球击打导弹(滚动的篮球)。
3.小组比拼,“拦截导弹”。
5'(体验竞争运动的情感)
按照叫号分组比赛,评比。
(三)身心恢复 4'
1.放松活动 (散点队形)
(1)原地直腿跳,放松心情,舒缓情绪。
(2)两人合作互相拍击手臂肌肉放松。
(3)调节呼吸,平稳情绪。
2.师生评议,共同小结,并为游戏“拦截导弹”优胜组颁奖。
四、教与学设计说明:
水平二学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投掷技术,具备了一定的投掷能力和控制身体姿态以及节奏能力。
本课所安排的内容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再延伸、再提高和再发展。
热身激趣部分:设计热身以团体慢跑和针对上肢关节的肩臂活动操、又有激发运动兴趣的“叫号赛跑”游戏及自主抛接毽球活动,兼顾热身和调动运动兴趣来进入本课的学习内容。
提升能力部分:一是教师分发图解,引入毽球投掷水平目标与垂直目标的四项任务的学与练,引导学习肩上屈肘投掷的正确动作要领。
二是通过小组轮换练习四项任务的活动,加强练习密度和强度,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
三是通过游戏投掷移动目标来进一步提高技术,形成技能。
四是小组间竞赛比拼,进一步激励学生的活动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
身心恢复部分:在相互合作中完成放松活动,并为小组间竞赛比拼优胜组颁奖,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身心得到调整放松。
教学采用学习投掷技术与游戏相结合,投掷器材与投掷目标相结合,投掷固定目标与移动目标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毽球投掷水平目标与垂直目标的四项任务轮换练习,过渡到垒球投掷移动目标的练习;通过不断变换投掷目标和练习方式,来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并以游戏贯穿于运动技术技能学习的始终。
设计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核心,以个体练习、小组合作和教师引导为一体的方法为桥梁,激发主动参与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小组合作实践为主线,通过循序渐进增加难度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勇敢挑战,获取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五、教与学主题:运动与和谐,体验与快乐。
六、教与学的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与学的重、难点:肩上屈肘侧向背后过肩全身协调用力投掷。
2.解决方法: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鼓励大胆尝试,教师不失时机的肯定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意识。
引导学生依靠团结协作,依靠集体的力量克服困难;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帮助,以利于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继续攀登前进。
七、器材准备:毽球、垒球各80个,篮球12个,跳高架3个,靶牌3个,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始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符合《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理念,扎实完成了各领域的学习目标,课堂整体效果良好。
设计以发展上肢力量为核心,集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为一体,投掷固定目标、垂直目标和移动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游戏活动,来不断激发学习兴趣。
既突出每个活动的个性特点,又统一在主题教学内容中。
无论是个体练习还是小组合作练习,各项活动都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体现了“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
课堂自始至终在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中进行活动;在学与练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在活动中增长能力,“玩”中锻炼身体;在游戏中感受心理情感,在团结合作、竞赛比拼中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与情趣。
不仅使学生初步学会原地肩上屈肘投掷的方法,发展上肢力量和协调素质,而且通过有目标的投掷,更使学生的心理上得到满足,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目测力和时空感。
创设群体合作学习的环境。
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精神和群体责任感以及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体验群体学习的乐趣。
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和健康发展。
体现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基本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