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新课标下思想政治课教学

浅析新课标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摘要:新课标特别注重学生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的培养,这对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既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的好机遇,也是一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严峻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大胆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关键词:新课标教师素质导入多媒体
一、政治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新课标下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
首先,在教学中需要教师用自己的学识、思想、行为去影响、促进甚至激发学生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目标就是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引发学生的思索和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共鸣,鼓励学生积极地讨论和表达,形成见仁见智的观点和看法。

由此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为主、客体的双向关系:教师既是主体,引导学生去思索的主体,同时,又是学生的审视、学习的客体。

学生既是学知识的主体,也是教师学习、研究、互动的客体。

正是这种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使教学中的互动产生特殊的效果——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双方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

达到这一效果就能师生双方和谐、协调地合作,使整个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其次,师生间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也是施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

现代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表明,师生间的人际关系是整个学校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部人际关系的
最主要,最基本的部分。

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平等、民主的关系使师生心理积极互感,促使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

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一直享受着”授予”的权威,而学生则始终处于”缺失”、”接受”的地位。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平等性,就必须改变师生这种在人格上的不平等现状,建立一种平等自由、资讯分享、互助互进的伙伴性关系。

这就需要教师一方面自己从尊者的位置上走下来,一方面把学生从卑者的地位提上去,二者站在平等的地位上参与教学、管理课堂,以实现个体完善的教育目标。

师生在互动的教育过程中,以平等的关系相互学习,教师把自我发展的需求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融为一体,不断转换角色,形成个性化教育风格。

老师要承认差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处,更多的是鼓励欣赏学生的优点,去感动心灵激活思维,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在课上注意学生的思维状态,不完全以自己的思想驾驭教学,更多的是研究学生的感受,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五个给”为指导思想,即: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活动;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去选择。

教师以真诚、零距离沟通、无条件关注、对待每个学生,重视每个学生的成长,发现闪光点、找准结合点,激发共鸣点,严而有度,爱之有方,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密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的个案研究发现个性化教育哲学,逐渐形成了科学的研究态度和反思能力。

不断开展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相结合的行动研究,树立现代教育观,用
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

二、生动有趣的导入是新课标教学中必要条件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好比是一个好故事的开头。

如果故事的开头能动听、能悬念叠出、能异彩纷呈,就很容易吸引听众、引人入胜。

一节课,导入得好与否,直接会影响到该节课的整体质量。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使学生感受
到政治课不是那么一成不变,不是那么枯燥无味,不是那么干瘪苍白,要使学生感受到新意和幻彩,感受到活力与激情,感受到生机和奔放。

这样,一节课有了很好的烘托和前奏,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本节课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营造整堂课良好学习气氛的效果。

三、把现代化教学手段用之于课堂教学当中,是搞好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它通过抽象的观点、深刻的道理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教育。

因此,要学好政治,难度较大。

对教师来说,上好一堂政治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提高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归纳论证等能力是相当关键的。

而恰当的教学手段的方法的运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感知材料,激发他们的兴趣,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

落实教学目标的同时让学生踊跃发言,激烈讨论,积极参与到教与学中来。

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一方面,教材上出现的内容不一定都讲,另一方面,教材上
较为概要或没有的内容有时教师要展开或补充,或针对某些内容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这个教学要求提供了最为便利的条件和平台。

四、利用学科整合优势,多方面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

这就需要我们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科间的知识整合,充分发挥各学科的特色,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角度关注对一个知识点的解析和诠释,从而达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以及对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五、让评价成为课堂教学的动力
评价的方式是为内容服务的。

一般说来,量化了的事物比较科学,所以教育界素有”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之说。

从这平淡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一般人都认为测评考试是教师的特权,是教师”对付”学生的杀手锏。

课堂民主教学的理念告诉我们,在测评中同样需要学生的参与。

学生参与测评的主要内容可以渗透到教师对学生测评的各个方面。

例如,在对学生的知识检测上,学生可以参与到命题、评卷、讲评等方面。

学生自己命题考试,不仅积极愉快而且学习起来目标明确、自主性强,效果比完全由老师主导的测试效果要好得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