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唱脸谱》音乐教案

《唱脸谱》音乐教案

教学设计
《唱脸谱》
音乐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
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 ------ 首与众不同的歌曲。

歌 曲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 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

教学目标:
1. 能对京剧艺术感兴趣,并乐于主动的探索与京剧艺术有关的基础知 识。

2. 能初步了解京剧脸谱中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及三种基本类型的 特征,并能做出简单辨别。

3. 通过学唱《唱脸谱》,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音乐的巧妙融合,体会 京剧的独特韵味。

教学重点:
1. 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 学唱《唱脸谱》,体会旋律中的韵味。

教学难点:
教学年级:
初中二年级
戏曲音乐融
节奏的把握和京剧韵味的模仿。

教学方法:
1.听觉、视觉、感知相结合的体验式教学。

2.言语交流、启发式教学。

3.实践教学。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锣、钹等,脸谱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1.教师进行课前提问引入主题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脸谱)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脸谱?(引出京剧)师:今天我们学的一首歌曲就和脸谱有关,名字叫《唱脸谱》。

2.视频欣赏歌曲《唱脸谱》
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

)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思考问题:⑴. 歌曲中演唱了几种颜色的脸谱?⑵. 每个颜色代表人物是谁?
3.看脸谱图片根据所听到的歌词信息填入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教师请学生回答并给予正确答案)
这一环节通过带有问题的欣赏视频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视频的观看,并能自主的对歌词内容进行理解和学习。

二、分析与认识—了解脸谱(基本知识) 1. 了解京剧脸谱中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特征。

学生先根据课前预习对人物的了解进行相互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再进行归纳和总结)
2.了解京剧脸谱的分类
首先通过观察屏幕上的脸谱,启发学生通过色彩和线条来区分脸谱的种类,说出各自的观点;然后让学生对照着脸谱图听教师进行讲解)
3. 通过实践的辨别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脸谱分别属于哪种类型?
教师放图片,学生集体进行辨认)通过练习技能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又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突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了思维。

三、学唱《唱脸谱》 1. 看歌谱听歌曲《唱脸谱》对歌曲进行分析
欣赏的同时同学们思考问题:歌曲可以划分几部分,每部分的唱法上有何不同?(师生共同探讨回答上述问题)第一部分其旋律汲取了京剧音乐的素材,采用通俗音乐的创作手法第二部分完全使用京剧音乐的西皮唱腔,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

2. 学唱歌曲⑴. 采用听唱,教唱等方法学习这首戏曲。

注意:歌曲第二部分前半拍休止的小节。

⑵. 反复聆听、模唱,让学生在歌声中去体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及京剧的韵味。

教师讲解这首戏曲风格,演唱情趣等要素,与学生进行探讨
和体验。

难点突破: 1.前半拍休止;长句“叫喳喳……” 先让学生进行节奏的试唱和拍打练习,再加入歌词进行学唱。

长句“叫喳喳……”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教师的示范教唱来完成。

2. 模仿京剧的韵味演唱(表情、唱腔、动作)通过视频欣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情、唱腔的模仿表演,并进行示范,教唱。

最后一起进行表演性的演唱歌曲。

四、扩展学习—为下节课做铺垫 1. 师:通过了对歌曲反复的听唱练习,同学们从音乐中都听到了哪些乐器?(同学纷说后,教师小结) 2. 让学生欣赏乐器图片并说出这些乐器是如何演奏的?(加入肢体动作表述)教师请几名同学上台体验乐器(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多方面的感受来调动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学习兴趣)。

3.京剧中有四大行当(引出新内容为下节课做铺垫)用多媒体欣赏京剧四大行当的人物形象提出问题:通过学习歌曲,我们知道了歌曲的第二部分是有男性演唱的,那么他是京剧中的哪个行当呢?让同学们在课下收集有关资料,进行预习,下节课做出回答
4.请几位学生谈谈自己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
5.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 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 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
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