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说明

四库全书总目类目说明

《四库全书总目》类名说明1999年左右念研时詹冠群老师上课时发的讲义经部:在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法定”的以孔子编撰整理为代表的几部儒家经典。

1、易类:古代占卜的书。

凡注释、解说《易经》的书也入此类。

如《周易正义》。

2、书类:上古的书,战国前各时代统治者的官方文件。

凡注释、解说《尚书》的书也入此类。

如《尚书正义》。

3、诗类:《诗经》本来称为《诗》,相传原有三千多篇,经孔子整理后,选取305篇。

凡注释、解说《诗经》的书也入此类。

如《毛诗正义》。

4、礼类:凡阐发和注释《周礼》、《仪礼》、《礼记》的著作均入此类。

1)周礼之属:记载古代官制的书。

凡注释、解说《周礼》的书也入此类。

如《周礼注疏》。

2)仪礼之属:贵族行为规范的汇总,也称士礼。

凡注释、解说《仪礼》的书也入此类(专谈丧服、丧礼的书也入本类) 。

如《仪礼注疏》3)礼记之属:专门讲解礼的著作总汇,注解《礼记》的书也入本类,如《礼记正义》,但注解《大学》《中庸》的书入“四书类”。

4)三礼总义之属:对以上三礼进行综合研究而不可分属的书入本类。

如《三礼图》。

5)通礼之属:以三礼为主体,进行贯通解释、重订次序或兼辑历代礼制的书入本类。

如《礼书纲目》。

6)杂礼书之属:私人所作的论礼和谈私家礼注的书入本类。

如《家礼》。

5、春秋类: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凡注解《春秋》及《三传》的书入本类。

如《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

6、孝经类:专讲封建偷、事亲孝道的书。

凡海角《孝经》经文的书也入本类。

如《孝经注疏》。

7、五经总义类:凡注解群经的书入本类。

如《经典释文》。

8、四书类:解释阐述儒家经义的书。

《论语》、《孟子》记孔孟思想言行;《大学》《中庸》谈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凡分注一书、兼释两书、通释四书的入本类。

如《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四书集注》。

9、乐类:收录音乐理论和古乐有关的论着。

但不收乐谱。

如《古乐经传》。

10、小学类:文字之学。

1)训诂之属:以字义分类的字典及关于解释字义的书入本类。

如《尔雅注疏》。

2)字书之属:以家形分类并加以解释、研究的书入本类。

如《说文解字》3)韵书之属:以家音分类并加解释或有关音韵的书入本类。

如《重修广韵》史部:以历代各种史籍为主,也涉及现代学科的许多门类。

11、正史类:历代封建王朝钦定的纪传体(以人为纲)史书。

凡正史以及对正史训释音义、撮拾遗阙、辩证异同、辨正字句的书,随原书入类。

12、编年类:以时为纲的史书,有一代编年、历代编。

起居注也附入本类。

如《资治通鉴》13、纪事本末类:以事为纲的史书。

同一书具有诸事本末,或一书仅记一事本末的均入本类。

如《通鉴纪事本末》。

14、别史类:私人所作记载有关国家大事的史书入本类。

如《通志》。

15、杂史类:凡属国家之事、个人见闻、遗文旧事均可入本类。

如《国语》、《战国策注》。

16、诏令奏议类:1)诏令之属:凡诏令专书入本类。

如《唐大诏令集》。

2)奏议之属:凡奏议专书入本类。

如《包孝肃奏议》。

17、传记类:此为总名,叙一人始末的,称为传。

叙一事始末的,称为记。

1)圣贤之属:本类仅着录所谓“圣人”的传记两部,即《孔子编年》、《东家杂记》。

2)名人之属:概括多种类型而又值得歌颂的人。

指的是正人君子、名臣高士、孝子隐逸、道学忠义、贞妇烈妇等。

如《杜工部年谱》。

3)总录之属:一书记载很多人的传记称总录。

如《古列女传》。

4)杂录之属:有关传记资料的书入本类。

如《入蜀记》。

5)别录之属:被封建统治者认为是逆乱之人的传记入本类。

如《安禄山事迹》。

18、史钞类:从史书中删取摘录成书的,专钞一书的,有合钞众史的,有离析而编纂的,有简汰而刊削等等。

如《通鉴总类》。

19、载记类:记伪朝国史,后人追记的书称为载记。

当时自撰的书称伪史。

本类书涉及面较广,有记农民起义之书,有记兄弟民族的书,有记中国历史上小朝代的书,有的书则属天地理方面的。

如《华阳国志》、《南唐书》。

20、时令类:记载有关时令节序的书。

如《岁时广记》、《月令辑要》。

21、地理类:古代的地志,主要记方域、山川、风俗、物产之类。

1)宫殿疏之属:凡记帝王所居宫殿、苑囿、门观、池馆规制的书入本类。

2)总志之属:凡内容涉及全国的志书入本类。

如《元和郡县志》、《大清一统志》。

3)都会郡县之属:收各省、市、县、镇地方志。

如《广东通志》、《江南通志》。

4)河渠之属:讲水道及水利的书。

如《水经注》、《治河图略》。

5)边防之属:凡讲海防、边防、攻守要冲及邻国形势的书入本类。

如《筹海图编》。

6)山川之属:凡讲风景名胜的书入本类。

所收之书大都是风景浏览之作,主要是说风景之美。

如《西湖浏览志》、《庐山志》。

7)古迹之属:凡记载名园古刹,古城名胜、亭台楼阁的书入本类,所收之书多为考证性质,主要讲地物之古。

如《洛阳伽蓝记》、《江城名迹》。

8)杂记之属:凡地理中一类或几类内容,及杂记地理情况的书均入本类。

如《南方草木状》。

9)游记之属:凡旅游的书入本类。

如《徐霞客游记》。

10)外纪之属:记载外国地理的书入本类,也收我国兄弟民族的地理书。

如《大唐西域记》。

22、职官类:凡记载职官官佐的书入本类。

1)官制之属:关于政府组织、官吏执掌以及规制的书入本类。

如《唐六典》。

2)官箴之属:凡讲所谓官吏道德、做官的教条,以及帝王大僚诰诫官属的书入本类。

如《百官箴》23、政书类:凡记载典章制度的书入本类。

1)通制之属:凡记载一朝或历朝各种典章制度的书入本类。

如《通典》。

2)典礼之属:指以礼记吉凶行事的书,凡谈谥法、典礼、庙制、礼器等仪制的书入本类。

如《大唐开元礼》。

3)邦计之属:凡财政、交通、盐法、钱法、冶炼、关税、救荒、垦荒以及保甲法之书入本类。

如《救荒活民书》4)军政之属:凡论述兵制以及有关平时养兵方法的书入本类。

而讲带兵打仗及论兵法的书入子部兵家类。

如《历代兵制》、《历代武举考》。

5)法令之属:有关国家颁布的法律条文的书入本类。

议论法治道理的书入子部法家类。

如《大清律令》。

6)考工之属:专讲建筑、造船、砖瓦、陶瓷制造技术的书入本类。

如《营造法式》。

24、目录类:1)经籍之属:书籍目录入本类。

如《崇文总目》。

2)金石之属:金属石刻上文字的汇集、考证之书入本类。

如《金石录》。

25、史评类:凡论述史书体裁、评论史事的书入本类。

如《史通》。

子部:主要是哲学、科技的书,也涉及军事、医、农、工商等。

26、儒家类:凡以儒家观点讲学论事以及阐述孔、孟学说的书入本类。

如《孔子家语》、《二程遗书》。

27、兵家类:凡讲用兵之道、军事战术、兵器以及实战记录的书入本类。

如《孙子》、《纪效新书》。

28、法家类:凡论法制及法制技术的书的入本类。

如《韩非子》、《商君书》。

29、农家类:凡谈农业种植、军用品、牲畜系列以及论述蚕桑等的书入此类。

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

30、医家类:凡谈病理、治疗、药物、针灸、方剂的书入本类。

如《本草纲目》、《千金要方》。

31、天文算法类1)推步之属:凡谈以仪器及算术考测天象的书入本类。

如《周髀算经》、《历算全书》。

2)算书之属:专讲数理算法的书入本类。

如《九章算术》。

32、术数类:凡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以推论吉凶的书入。

1)数学之属:所谓气数之学,以物象之数来解释命运。

如《太玄经》。

2)占候之属:凡占视日月星云之变,以推知吉凶祸福的书入本类。

如《唐开元占经》。

3)相宅相墓之属:凡相视活人住宅(阳宅)与死人葬地(阴宅)的方位、形势、建造日期,以推知吉凶祸福的书入本类。

如《宅经》、《葬书》。

4)占卜之属:根据《易》的理论,用数来推算吉凶的书入本类。

如《灵棋经》。

5)命书相书之属:凡讲以人的出生年月、形象、气色来推测未来命运方法的书入本类。

如《李虚中命书》。

6)阴阳五行之属:以所谓相生相克的五行,求得行止的方位及日期,以趋吉避凶。

如《循甲演义》。

7)杂技术之属:凡谈占梦、相字、脉法的书入本类。

如《神机相字法》、《梦占类考》。

33、艺术类1)书画之属:凡谈论书法、画法的书入本类。

如《法书要录》。

2)琴谱之属:本类主要收录弹琴的乐谱及论琴的书。

如《琴谱全璧》。

3)篆刻之属:凡汇集古印、印谱、论印之体例以及品题篆刻印章的书入本类。

如《印典》。

4)杂技之属:凡讲博弈、歌舞、射法、投壶的书入本类。

如《棋诀》。

34、谱录类1)器物之属:凡记载器物、杂器物、文具的书入本类。

如《古今刀剑录》、《钱录》2)食物之属:凡讲茶、酒、糖、蔬菜以及各种食物的原料、作法和历史的书入本类。

3)草木鸟兽虫鱼之属:凡讲动植物的书入此类。

如《洛阳牡丹记》。

35、杂家类1)杂家之属:即把名、墨、杂诸家的书并列。

如《墨子》、《吕氏春秋》。

2)杂考之属:凡考证之书,大抵兼论经、史、子、集而不限于某一类的书入本类。

如《白虎通义》。

3)杂说之属:大致相当于后世的笔记体著作入本类。

如《老学庵笔记》。

4)杂品之属:主要收品评书画、古玩、器物的书。

如《云烟过眼录》。

5)杂纂之属:摘录古书以成编的书入本类。

如《绀珠集》。

6)杂编之属:所收录即现代意义的丛书。

如《昭代丛书》。

36、类书类:收录从许多书中采辑材料、按一定体系分类编辑而成的书。

如《艺文类聚》。

37、小说类:1)杂事之属:叙述人间传闻的笔记小说。

如《世说新语》。

2)异闻之属:带有神怪性质的小说入本类。

如《搜神记》。

3)琐语之属:收录小品文之类的书。

如《博物志》。

38、释家类:收有关佛教的书。

如《广宏明集》。

39、道家类:本类收古代道家及道教的书。

如《老子注》集部:收文学作品、文学评论的书。

大多带有汇集、综合的性质。

40、楚辞类:凡属对楚辞进行注释、研究、考证的书入本类。

如《楚辞章句》。

41、别集类:个人作品综合集称别集。

如《蔡中郞集》。

42、总集类:诸家作品综合集称总集。

如《全唐诗》。

43、诗文评类:论文品诗的书入本类。

如《文心雕龙》。

44、词典类:(仅录品题论断的书,而不录曲文。

)1)词集之属:词的别集入本类。

如《漱玉词》。

2)词选之属:词的总集入本类。

如《花间集》。

3)词话之属:论述词的源流和品评词作的书入本类。

如《乐府指迷》。

4)词谱、词韵之属:讲词的谱式及填词押韵的书入本类。

如《词律》、《词韵》。

5)南北曲之属:收论曲、曲谱、曲韵的书。

如《中原音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