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校园规划评价
1.合肥学院校园概况
合肥学院南艳湖校区校园分为一期和二期两个部分,一期校园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又分为教学区和香怡物业大学生公寓两个部分。
合肥学院南艳湖校区二期工程位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北至锦绣大道,东至清潭路,南至紫蓬路,西至始信路。
规划范围内用地面积53公顷。
图.1
2.校园总体布局
合肥校园实际上是分成三个组团的,由图.1可见总体布局比较分散,存在比较多的问题:A.校园产权。
一期校园的香怡物业在合肥学院地位比较重要,香怡物业内布局有大学生公寓、体育设施、休闲广场以及商业街等设施。
但因为产权问题造成了一些管理等方面的麻烦,比如香怡物业的学生每年住宿费都必要单独交到物业公司。
B.校园风格。
一期校园主色调是白色的欧式风格,但原合肥教育学院的建筑确实青黄相间的徽派建筑风格,冲突明显。
此外香怡物业主色调是红色,而二期校园主色调则是灰色。
多种色调融合性差,没有形成明确的校园风格。
C.校园安全。
合肥学院校园建成时间跨度很大,各个组团校园质量也有差异,造成管理上出现很多漏洞。
比如对于一期校园建成时间早,设施完善,却时有发生火情、盗窃等问题;而二期校园人烟稀少,管理不周,也时常出现管理空洞。
但对于整个校园来说最大的问题还应该注意到交通安全上,由于学校过于分散,学生上下课都有可能横跨公路,车辆通行给学生造成生活造成了比较大的隐患。
D.校园设施分布。
合肥学院行政楼已经搬到了二期校园中部,但是一期校园因为设施齐全仍然是学生活动的中心,让学生大幅度的横跨校园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3.校园美景赏析
(1).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之一,肩负着为教学科研服务的重任,而高校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就是教育职能的情报职能。
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职责,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图书馆是除教室以外的“第二课堂”。
合肥学院南艳湖校区新图书馆于2010年9月开始投入试运行,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设计阅览座位4000个,成为全省高校中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图书馆之一。
截至2010年9月,该新馆为安徽省境内所有高校中已建成和规划中的图书馆建筑中最大的单体图书馆,图书馆藏量可超过150万册。
图.2
合肥学院图书馆最吸引我的莫过于周围的水了。
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
图书馆应该是广大是大学生的思想导师,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趋向,水的特性不正好适合。
(2)二期大门
高技大门作为高校建筑整体空问的前奏。
合肥学院也正是按照按照常规的设计手法,将大门作为标志物孤立地立于前区,以重音奏响整个高校建筑群体的组曲,形成的“两竖一横”的大门式局面。
这也是现代园林建筑“开门见山”式的风格,体现了合肥学院开放包容,博学致用的校园文化氛围。
图.3
(3)其他美景
合肥学院的校园环境是相当不错的,但是难以在此一一罗列出来,而且所列出来的都是个人觉得不错的,受限于个人的美学欣赏水平。
不过还是可以推荐一些比较不错的景点:
A.艺术楼。
艺术楼本来是属于原来合肥教育学院的建筑,现在经过合肥学院东门改造之后又有了新的面貌。
两面的银杏树构成夹景,而楼前的山抑手法等等都与徽派风格的艺术楼及周边原来显现着中国古代园林的风味,是我很喜欢的地方。
B.三期宿舍区与教学区中间的湖泊,也算是合肥学院的未名湖了吧。
水面开阔干净,又有小岛点缀其间,最好的观景点应该是湖的东北角,湖面、路面和教学楼显示出来的层次感让人很是向往。
C.二期足球场看台。
这个看台是一个很难得的开发的观景平台,在上面自然不仅仅是可以观赏下面体育场的活动,更美的得是对面的体育馆、背面的合肥市城区画面,只要到了看台上面心情总会舒畅许多。
总之,合肥学院的美景很多,我既不能一一罗列,我本身也没能全部都发现,而合肥学院也在不断地更新建设。
不过我会继续的,欣赏着合肥学院的美景,也看着我在合肥的进步。
201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