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类答题模板1.常见设问形式此试题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2.常见命题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影响太阳辐射多少的原因(3)影响气温、降水和气候的因素(4)产业转移的原因(5)工业集聚的原因(6)某种环境问题(沙尘暴、水土流失等)产生原因(7)某种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3.注意在回答该类问题时首先要看清是什么问题,明确是什么原因。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人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和板块运动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分析。
针对具体问题,分析具体原因。
4.思考方向(1)太阳辐射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阴阳坡)(2)气候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③下垫面(地势高低、地形抬升或地形阻挡、洋流、海陆分布);④人类活动(3)降水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4)资源调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5)产业转移①劳动力因素:劳动力的数量、质量、价格②市场因素:开辟国际市场、避开各方面限制、市场变化③原生产地: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昂贵、用地紧张、国家政策的调整、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④内部交易成本因素:工业联系、接受服务管理、生产组织、职工培训(6)人口迁移一、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气候:通过影响人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人口迁移,如: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
淡水:逐水草而居是早期人口迁移的最基本形式,现仍是重要条件。
土壤:影响农业生产而影响人口迁移。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人口迁移。
①交通和通讯:缩短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迁移困难,促进人口迁移。
②文化教育:促进人口迁移。
社会因素自然环境因素③婚姻与家庭:婚姻是青年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国家政策:对人口迁移有重大影响。
战争:常常引发人口迁移。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人口迁移。
经济因素:就业机会、经济收入(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7)工业集聚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廉价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8)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①历史原因:历史背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②经济原因(支付地租能力):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③社会因素(影响住宅区分化):收入、知名度、种族、宗教;④行政因素: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或划定不同的功能区。
(9)雪线①山体所在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②坡向:(东西走向的山)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南北走向的山)迎风坡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雪线海拔高③降水:一般降水多的山地或坡向雪线低④季节: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⑤人类活动:随着全球变暖,雪线升高。
(10)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①纬度:.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带谱越简单②海拔:山地的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带谱越复杂③热量(即阳坡、阴坡):影响同一带谱的海拔高度(11)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12)某种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政治因素习题训练图3示意我国华北平原西部某区域等高线图,图中低山、丘陵地带以荒山草坡为主,正在打造“太阳山”——建设大型山坡集中式光伏发电站。
光伏发电站的发电效率主要与日照强度、日照时间和太阳能面板清洁度有关。
据此完成1-3题。
1.在甲、乙、丙、丁四个荒山草坡安置太阳能板,发电效率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与甘肃河西走廊相比,该地建设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的比较优势是A.太阳辐射强B.日照时数多C.用地成本低D.面板清扫频次少3.①②③④四条支流的特点及其比较,正确的是A.①河落差超过1400米B.②河流域多年平均的雨水补给量最多C.③河春季流量比夏季大D.④河有凌汛现象图4示意沿南回归线局部地区的地形剖面,据此完成4~6题4.图中乙地的地貌特征是A.高原地形,起伏和缓 B.喀斯特地貌显著C.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冰川地貌广布5.图中甲海域A.有暖流经过B.有世界著名的大堡礁C.有较大渔场D.多阴雨天气6.图中乙地物体影长为零时A.南京赤日炎炎B.北京曙光初现C.伦敦夕阳西下D.悉尼(15l°E,33°s)太阳高挂在西北天空K群岛各岛屿地势崎岖高峻,每年有330多天是晴天。
夏半年,在盛行风的吹拂和阳光的照耀下,海浪在每座小岛的一侧海面呈现出条带状银白色的波纹,岛屿犹如行驶在海洋上的巨轮。
图1是K群岛的卫星照片。
据此完成7-9题。
7.该群岛夏半年盛行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 D.西北风8.导致该群岛每年晴朗日数特别多的主导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C.大气环流 D.洋流9.该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被评为全球某种观赏活动的最佳岛屿,这种活动是观赏A.星空B.冰山漂浮C.极光D.高山冰川“千湖沙漠”国家公园位于巴西东北部滨海地区,沙丘从海岸边一直向内延伸50公里,洁白的新月形沙丘链镶嵌着上千个晶莹剔透、水位季节变化明显的湖泊。
读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千湖沙漠”中沙丘的形成原因,其解释可信的是:A.沿岸地区寒流的减湿作用导致气候干旱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多炎热干旱天气C.雨林大量被砍伐,信风长期吹蚀裸露地表 D.河流携带到河口的泥沙被海风吹向陆地11.图中众多湖泊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地下水B.海水C.河流水D.雨水12.图中新月形沙丘:A.缓坡大致朝向东方B.1-4月移动速度快 C.陡坡风力大于缓坡D.缓坡降水多于陡2012年12月,在广东保利的冬季拍卖会上,翡翠童子观音摆件以4. 746亿人民币拍卖成交,是截止目前世界翡翠拍卖史的单件最高成交记录。
翡翠是在低温高压区发生重结晶作用形成的硬玉片岩。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以下岩石同翡翠的形成过程相似的是A. 花岗岩B. 安山岩C. 页岩D. 石英岩14.翡翠成矿的地质条件复杂,产量少,多用于珠宝配饰、文玩等,其销售点多布局在商城一楼,原因可能是A. 付租能力强B. 价值高昂C. 方便消费者购物D. 提升商品档坎下图是某岛屿的遥感影像。
该岛屿面积10458平方千米,岛屿东北部降水丰富,植被茂密;西南部降水很少,植被稀疏。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岛屿位于A. 北大西洋B. 南大西洋C. 北太平洋D. 南太平洋16.该岛屿成因类型属于A. 大陆岛B. 珊瑚岛C. 冲积岛D. 火山岛17.该岛屿东北部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 热带雨林D. 热带草原1.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结合材料,分析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的原因。
(6分)(2)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8分)(3)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6分)(4)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6分)阿拉伯胶由胶树分泌形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产业上有广泛应用。
胶树扎根较深,能大量吸收地下水,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
种植胶树5年后方可采胶,每年10月份出胶,一年内仅能收胶3次,主要依靠人工采胶。
北苏丹树胶产量和出口量均排名世界之首,下面左图中甲区域(胶树种植区北部)是该国胶树最适宜的生长区。
近年来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但该国却遇到了增产难度大的问题。
(1)分析甲区域比种植区南部更适宜胶树生长的自然原因。
(6分)(2)分析目前该国树胶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的原因。
(6分)(3)你是否赞同在图中乙区域发展胶树种植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6分)澜沧江流经西藏芒康县有一处干热河谷,其河畔分布着几千块层层叠叠的盐田(如下图)。
每年的4-6月为晒盐旺季,7-9月为当地的雨季。
每当晒盐季节,当地纳西族妇女会打开河畔的盐井围栏的活动门,从盐井中取出卤水,置于盐田晒盐,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澜沧江河畔盐田盐井位置及景观图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1)分析每年4-6月份为晒盐旺季的原因。
(8分)(2)分析每年的7-9月份盐井围栏需关闭的自然原因。
(8分)(3)根据盐井地质剖面示意图,解释卤水的形成过程。
(6分1. (1)夏季为湖泊丰水期,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化,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气温升高,导致湖水蒸发加剧;人类过度使用入湖河水,使入湖河水减少,丰水期水位下降。
冬季枯水期水位变化不大,致使博斯腾湖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2)冬季,原因: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
(3)夏季,日出较冬季早,陆地升温时间早;太阳高度角较冬季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季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
(4)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
原因: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2.【答案】(1)纬度较高;(2分)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时间短,雨季较短;(2分)受东北信风控制的时间长,旱季较长;(2分)(2)胶树生长周期长,产量增速慢;(1分)胶树出胶时间短,单产低;(2分)热带草原气候区,水热条件变化大,产量不稳定;(2分)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
(1分)(3)赞同。
理由:树胶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
(答出3点得6分)不赞同。
理由:该区域接近沙漠,降水少;胶树生长吸取大量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破坏生态环境;胶树种植和采集需大量劳动力,该区域劳动力不足;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差。
(答出3点得6分)答案(22分)(1)(8分)4-6月(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高度角(增)大,白昼时间(增)长,光照强,太阳辐射量大(2分);此时段雨季未到,降水少,晴天多(2分),同时受干热风的影响(焚风效应)或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2分),气温高(风力大),蒸发旺盛,有利晒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