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

方法:将我院90例t2dm患者按照有无nafld 标准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各项是实验室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bmi、tc、tg、ldl-c、sbp、dbp、fins显著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t2dm 患者中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因此,在t2dm中除了注意降低血糖外,还应该采取控制体重、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法来治疗、预防nafld。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08-0001-01
目前脂肪肝特别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2型糖尿病(t2dm)并发脂肪肝发生率高达46%[1],本次研究对t2dm合并nafld患者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旨在探讨合并nafld 的t2dm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9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 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2];男43例,女47例;年龄39~74岁,平均59.8岁;病程3~10年,平均8.1年;全部患者均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含乙醇量每周0.05),具有可比性。

1.2检测项目所有患者均测量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
(2hbg)、体质量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

1.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均以(x±s)表示,定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见表1。

3讨论
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的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

可能与脂质摄入异常、线粒体功能障碍、肝细胞合成ffa 和三酰甘油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不足或分泌减少等有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nafld 患病率显著升高,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肝病之一。

医学专家分析发现,nafld与t2dm关系密切,10%~75%的nafld患者有t2dm,而t2dm患者有21%~78%伴有脂肪肝,无论其bmi如何,其患nafld 的可能性及病情严重程度都明显增加。

t2dm患者脂代谢存在不同程度紊乱,由于机体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对脂肪酶的敏感性不同,腹内脂肪较外周脂肪对脂肪酶有更高的敏感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nafld合并t2dm较无nafld患者的bmi、血压、tc、tg、ldl- c、fins升高,hdl-c降低。

提示nafld合并t2dm患者存在明显超重或肥胖及腹内脂肪堆积。

所以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为nafld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本研究两组的fbg和2hbg并无明显差异,因此与非糖尿病患者不同,血糖异常可能并非t2dm患者发生nafld的主要
因素。

因此,对中心性肥胖的t2dm患者应高度警惕合并nafld的可能,予以完善肝脏b超、肝功能及血脂检查,以期对nafld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综上所述,t2dm患者中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与nafld的发病密切相关。

因此,在t2dm中除了注意降低血糖外,还应该采取控制体重、调脂、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方法来治疗、预防nafld。

参考文献
[1]高伟,任瑞珍,唐与晓,等.2型糖尿病脂肪肝的筛查及相关因
素分析[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5,13(2):105-107.
[2]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脂脂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
肝病诊疗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