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营养学基础-蛋白质

第二章营养学基础-蛋白质

经氨基酸脱羧作用生成相应的胺类,这些胺类 在体内的含量不高,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有 以下几种:①γ-氨基丁酸:由谷氨酸脱羧基产 生,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 制作用。②牛磺酸: 由半胱氨酸氧化再脱羧产 生,是结合胆汁酸的组成成分。近年发现它和 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③组胺:由组胺酸脱羧 产生,是一种强烈的血管扩张剂,并能增加毛 细血管的通透性,参与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等。 ④5-羟色胺:由色氨酸先羟化再脱羧形成,脑 内的5-羟色胺可作为神经递质,具有抑制作用; 而在外周组织,则有血管收缩作用。
(一)蛋白质的含量(化学方法):重要前提, 凯氏定氮法测定
(二)蛋白质的消化率(生物学方法)
影响蛋白质消化率的因素:人体与食物 (三)蛋白质的利用率 1. 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biological value,BV,生物价)

测定条件:蛋白质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10% 试验期:7~10天 试验动物:刚离乳的大鼠
(6)支链氨基酸的代谢
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3种支链氨 基酸在开始阶段经转氨基作用生成相应 的α-酮酸,然后经若干代谢,缬氨酸生 成琥珀酸CoA,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成 乙酰CoA及乙酰乙酰CoA。
六、蛋白质的营养不良及营养状况评价
1.蛋白质的营养不良
干瘦型蛋白热能营养缺乏症 (marasmus)
将被测试食物的蛋白质分别以不同的摄食 水平分组饲养正在生长发育的大鼠,并将其 生长速度(体重增加克数)与蛋白质剂量绘 成回归线,求出其斜率。同时用乳清蛋白作 为蛋白质的参考标准进行测定并加以比较.
计算公式:
相对蛋白质值=受试蛋白质的斜率/标准 乳清蛋白的斜率×100
⒍ 氨基酸评分(amino acid score,AAS)(化学方法)

肠道内源性

蛋白质70g
道 消化、吸收 蛋白质150g
器官 体液 (50%)
机体合成 蛋白质300g
氨基酸池
其它 (20%)
粪便10g(1.6gN)
尿75g(12gN) 其它5g (0.8gN)
图 一个体重70kg的正常成人蛋白质代谢及氮平衡
返回消化 返回N平衡
氨 基 酸 的 代 谢 途 径
(二)蛋白质的代谢 1.蛋白质的分解
第一节 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1.构成和修补组织 2. 调节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 3.氧化供能:3个氧化供能蛋白质来源 (1)破损的组织细胞中的蛋白质。 (2)食物中不符合机体需要的蛋白质。 (3)摄入量过多的蛋白质。
二、氨基酸 (一)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必需的,而本身不能合成, 又不能由其他的氨基酸转化而来,必须源于食物的氨基酸。 8种或9种,即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苏氨 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婴儿必需)。 (二)半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合 成能力较低,在生长发育及机体需要增多时,必须部分 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半胱氨酸、酪氨酸。 (三)非必需氨基酸:指人体内能自行合成,或者可由 其他氨基酸转变而来,而不必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 (四) 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模式(氨基酸模式):
⒋ 蛋白质净比值(net protein ratio,NPR)
蛋白质净比值=[平均增加体重(g)+平均 降低体重(g)]/摄入的食物蛋白质(g)

蛋白质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10%

试验期:7~10天
试验动物:21~28天刚离乳的雄性大鼠
5.相对蛋白质值(relative protein value,RPV)
注意: 食物种类
食物间的比例
食用食物的间隔时间
玉米缺乏赖氨酸、色氨酸
小米缺乏赖氨酸、富含色氨酸
甘薯、马铃薯富含赖氨酸
三、蛋白质的分类
1、按蛋白质的结构分: 单纯蛋白质:水解后的终产物只有氨基酸。 结合蛋白:水解后最终产物除氨基酸外,还有碳水化合
物、脂 肪、糖、色素、磷酸等成分。 2、依来源分:动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 3、依在机体中的作用分:结构蛋白、抗体蛋白、酶蛋白等。 4、从营养学角度,根据构成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情况分: 完全蛋白:含八种必需氨基酸,且数量充足、比例适当,
为什么?
五、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代谢
(一)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新生儿可以通过肠黏膜细胞的胞饮作 用摄入完全蛋白质,但这种作用仅在出生 前后两周存在,这与母乳维持出入分泌时 间相同,婴儿可以这种方式从母乳中摄取 具有免疫效果的抗体、乳铁蛋白、溶菌酶 等。
摄入蛋白质90g (14.4gN)
肌肉 (30%)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 , Type Kwashiorker(水肿型)
七、膳食中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与食物来源
1.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 70克、80克、 90克
氮平衡,氮的零平衡,氮的正平衡,氮的负平衡 10~14%, 12~14%, 10~12%
动物性蛋白及豆类蛋白应占总蛋白的30~5 0%.
2.蛋白质的合成 3.氨基酸的代谢 (1)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 →а- 酮酸 →经氨基化合成
非必需氨基酸→糖和脂肪→氧化供能
氨基酸脱氨基作用产生的氨具有毒性,在正 常情况下主要在肝脏合成尿素而解毒,只有 少部分氨在肾脏以铵盐的形式由尿排出。
(2)氨基酸脱羧作用
蛋白质功效比值=动物体重增加克数/摄入的食物蛋白质克数
被测蛋白质PER值=试验组动物PER值/对照组动物PER值×2.5
测定条件:蛋白质占膳食总能量的比例10%

试验期:28天
试验动物:21~28天刚离乳的雄性大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广泛用于婴幼儿食品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AOAC推荐:必 测指标.

经消化率修正的氨基酸评分 (protein digestibility corrected amino acid
score,PDCAAS) PDCAAS = 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 这种方法可替代PER对除孕妇和1岁以下婴儿以
外的所有人群进行食物Pro评价
如何进行氨基酸评分? 氨基酸评分有何优缺点? 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一般需要用多种指标,
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相互搭配的比例关系。 参考蛋白质、理想氨基酸模式
(五)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某种或几种必需氨基 酸缺乏或不足时,则合成组织蛋白受到限制,这些氨基 酸为限制氨基酸。按照限制氨基酸缺乏的程度,依次成 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限制氨基酸。几种常见植物蛋白质 中的限制氨基酸。
(六)氨基酸互补作用(蛋白质互补作用):将不同的食 物适当混合食用,可使食物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相互补偿, 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为氨基酸互补作用。
2.食物来源 采取哪些措施可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食品加工对食品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有何影
响?
(2)生化指标:
血清白蛋白--成年人正常值35~50g/L
血清运铁蛋白--成年人正常值2.2~4g/L 血清甲状腺素结合蛋白--成年人正常值2.2~4 mg/L
视黄醇结合蛋白--成年人正常值26~76 mg/L
Protein deficiency disease , Type Marasmus(干瘦型)
酪氨酸的另一条代谢途径是经酪氨酸酶合成黑 色素。当人体缺乏酪氨酸酶时,黑色素合成受 阻,皮肤、毛发变白,称为白化病。色氨酸除 经代谢生成5-羟色胺外,还可分解生成烟酸、 犬尿酸、丙氨酸、乙酰CoA。
(5)氨基酸一碳单位代谢
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色氨酸等一 些氨基酸在分解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 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一碳单位,如甲基、 甲烯基、甲炔基、甲酰基、亚甲氨基等。 一碳单位常与四氢叶酸结合而转运和参 加代谢,作为合成嘌呤及嘧啶的原料, 在核酸的生物合成中占重要地位。
⒉ 蛋白质净利用率(net protein utilization,NPV)
蛋白质净利用率是机体的氮储留量与氮食 入量之比。
蛋白质净利用率=氮储留量/氮食入量

生物价×消化率
测定条件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
⒊ 蛋白质功效比值(protein efficiency ratio,PER)
做唯 一蛋白质来源,既可维持生命又可促进生长。 半完全蛋白:含八种必需氨基酸,其中有一种必需氨基酸数
量不足,做唯一蛋白质来源,只可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 不完全蛋白:缺乏1或2种必需氨基酸,做唯一蛋白质来源,
既不可维持生命又不能促进生长。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从三大方面:含量、 消化率、利用率。
(3)含硫氨基酸的代谢
蛋氨酸可以转变为半胱氨酸和胱氨酸,半胱 氨酸和胱氨酸可以互变,但半胱氨酸和胱氨 酸不能转变为蛋氨酸。
(4)芳香氨基酸的代谢
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苯丙氨酸、 酪氨酸在结构上相似,在正常情况下,苯丙氨 酸经苯丙氨酸羟化酶的作用生成酪氨酸,酪氨 酸经酪氨酸羟化酶的作用生成多巴(3,4-二 羟苯丙氨酸),再经多巴脱羧酶的作用生成多 巴胺。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可进一步代谢 生成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水肿型蛋白热量缺乏症(kwashiorka) 过量蛋白质摄入对人体也有害。
蛋白质代谢产物为酸性; 增加肝肾负担; 导致机体脱水、脱钙、痛风; 引起能量过剩,增加体脂肪。
2.营养状况评价
(1)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成人 常使用,作为衡量方法,这个指数的值是体重除以身高 的平方。正常成年人的最低限为18.5,BMI值在17.0~ 18.4为轻度PEM,小于16.0为重度PEM,两者之间则为 中度PEM。对于11~13岁的儿童,低于15.0,14~17 岁的儿童低于16.5都可以认为属于PE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