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三单元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 思想控制的加强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2.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和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精神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是A. 《三国演义》B. 《水浒传》C. 《西游记》D. 《红楼梦》3.“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 书法B. 绘画C. 戏剧D. 杂技4.从汉赋、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时期主流文学的表达形式变化看,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A. 逐渐贵族化B. 逐渐平民化C. 逐渐宗教化D. 逐渐神秘化5.两宋词坛的风格虽有豪放与婉约之分,但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许多词作中均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
这种忧患意识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 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B. 土地兼并激化社会矛盾C. 政治黑暗导致民不聊生D. 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6.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引用的文学形式依次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7.“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整齐,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和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8.说到人生追求,我们也许会吟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A. 楚辞、汉赋、唐诗B. 楚辞、唐诗、宋词C. 宋词、唐诗、楚辞D. 唐诗、宋词、元曲9.毛泽东终生喜爱屈原的《离骚》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抒情诗B. 楚辞是当时流行于南方的新诗歌体裁C. 《离骚》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D. 楚辞创作采用质朴的现实主义手法10.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的《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自由主义D. 理想主义11.有学者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进行排序,排在第一的是《红楼梦》,排在第二的本质上是一个寓言,那些妖魔鬼怪,全是象征性的存在。
“排在第二”的著作是()A.《三国演义》B.《聊斋志异》C.《西游记》D.《水浒传》12.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这反映了( )A. 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B. 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C. 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D. 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13.下列有关汉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一种专事铺陈辞藻、文采华丽的带韵散文B. 汉代影响最大的一篇文章C. 一种与《诗经》和楚辞没有任何联系的文体D. 一种专门用于为帝王歌功颂德的文体14.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
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A. 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扩大B. 社会生活因没有了纲常教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C. 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 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15.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诞,徒乱耳目”,皆“黩载”(正史不记载)。
1902年,梁启超创办《新小说》,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
小说这种地位的变化反映了()A. 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队伍的进一步扩大B.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影响的扩大C. 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D. 改良派的政治立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5分)16.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1)请归纳四幅图片所反映的两种诗歌风格,并说明这两种风格各自的特点。
(2)图二、图四中诗人作品的内容有何相同之处?为什么?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约在崇宁年间(1102-1106年),瓦舍已经遍布汴梁东西南北四域。
瓦舍里所表演的游艺种类繁多,如演杂剧、影戏、杂伎、说史书、谈经、舞番曲、鼓子词、卖嘌唱等,百戏杂陈,雅俗共赏。
来瓦舍的观众,除市民外,还有手工业工人、商贾、护城的禁兵、进城的农夫。
——《中国史·博学人》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四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井娱乐生活繁荣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3)据材料三,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
(4)据材料四,举例说明宋代的文化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材料一与材料二、四所反映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
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材料二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21*cnjy*com——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材料三下图是明清时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1)材料一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时代特征是什么?(2)材料二属于宋词的哪一流派?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3)依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是什么?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分析】“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说明市民文化的发展,文学日益呈现出平民化、通俗化的趋势,而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市民阶层的扩大。
【点评】明清小说繁荣原因: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
2.【答案】C【解析】【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塑造成了一个敢于打破传统束缚、积极进取的形象,反映了作者反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的思想;故选C。
《三国演义》看不出反封建和主张个人解放的内容;《水浒传》和《红楼梦》都有明显的反封建的色彩,但是未有强调个人解放的内容。
故选C。
【点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的成就和特点是常考的知识点。
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需要掌握。
此外,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
3.【答案】C【解析】【分析】抓住关键信息“三五步走遍天下……”据此判断,这是夸张的虚拟化场景。
符合题意的是C 项。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我国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4.【答案】B【解析】【分析】由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主流文学的发展趋势是逐渐平民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趋势,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所学的能力,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生活在社会变迁的宋代,由于国家分裂,各少数民族政权与宋朝的对峙,人民生活困苦,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流露出较为深厚的忧患意识。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文学成就,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6.【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的基本知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出自李白《蜀道难》,“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宋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离骚》,因此答案为C 【点评】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的成就和特点和每一个朝代的文学的体裁等是常考的知识点。
文学的特点如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的开端;楚辞是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汉赋辞藻华丽大气,注重铺陈;此外还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特点也需要掌握。
另外,明清之际小说中有许多是反对封建思想、主张个性自由的,需要掌握。
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诗歌高峰,词又称长短句,起源丰富而复杂,有的改自格律诗,有的来自教坊曲,有的源于民间,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故①③④正确,符合题意;“对仗工稳,句式齐整”属于唐诗的特点,明显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词的准确认识。
8.【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文学常识,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阅读题干内容并结合所学可知这里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宋词、唐诗和楚辞,故选C。
ABD不符合题意。
9.【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离骚》是一首宏伟壮丽的政治抒情长诗,风格浪漫,充满奇特幻想。
A、C两项说法正确。
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产生于南方楚国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情感奔放,想像奇特,文采华美,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B项说法正确,D项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D项。
10.【答案】A【解析】【分析】《离骚》和《诗经》分别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艺术源头。
【点评】考查的是中国古代诗集的文学成就11.【答案】C【解析】【分析】B《三国演义》是根据史实演绎而成,文中没有妖魔鬼怪,故B项错误;A《聊斋志异》不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故A项错误;D《水浒传》中没有塑造妖魔鬼怪,故D项错误。
C《西游记》中塑造有大量的妖魔鬼怪,象征着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而且《西游记》是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之一,正确。
故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