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各类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掌握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熟悉淋巴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熟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了解抗原提呈细胞与免疫的关系,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扁桃体的结构特点。
二、试题部分(一)、填空题1.胸腺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骨髓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然后细胞分别迁移到相应部位。
2.T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 )、( )和( )。
3.脾的白髓包括、和( )。
4.含有大量( )的组织称淋巴组织,可将其分为( )和( )两种,后者又被称为( )。
5.淋巴结的皮质由( )、( )及( )构成。
6.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主要由组成,此区含有特殊的血管,即,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路。
7.淋巴结的皮质淋巴窦窦壁最内层有细胞,其外有薄层和纤维及一层扁平的细胞。
8. 脾的实质分为( )和( )。
9. 脾血窦的窦壁由一层( )的内皮细胞排列而成,细胞间隙,内皮外有不完整的( )及环行( )围绕。
10.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动脉的淋巴组织,相当于淋巴结的区,为胸腺依赖区,含有大量的细胞。
11.人类的中枢淋巴器官包括和。
(二)、单选题1.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 )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交错突细胞2.中枢淋巴器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培育效应性T细胞或B细胞B.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的直接影响C.出生前结构、功能未发育完善D.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早E.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3.艾滋病病毒特异性地破坏何种细胞而导致免疫瘫痪( )A.辅助性T细胞B.抑制性T细胞C.细胞毒性T细胞D.记忆性B细胞E.初始B细胞4.关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描述哪项错误( )A.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B.参与免疫应答C.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D.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E.包括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5.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于( )A.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B.表皮和肠上皮C.结缔组织和淋巴小结D.弥散淋巴组织和表皮E.以上均对6.淋巴结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位于( )A.淋巴小结B.小梁C.髓索D.门部的结缔组织内E.副皮质区7.关于淋巴小结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 )A.生发中心分为暗区和明区B.抗原刺激可使淋巴小结增大增多C.主要由B细胞、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构成D.不含T细胞和浆细胞E.淋巴小结的小结帽含有记忆性B细胞8.关于T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 )A.由胸腺培育形成B.集中分布于胸腺依赖区C.可区分出数个功能不同的亚群D.在抗原刺激下能引起增殖E.与细胞免疫有关,与体液免疫无关9.关于B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 )A.由脾及淋巴结培育形成B.在抗原刺激下能转化增殖C.能分化形成记忆细胞D.能转变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E.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10.关于周围淋巴器官的特征,哪项错误(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作为微细支架B.由中枢淋巴器官供应淋巴细胞C.淋巴细胞的增殖必需有抗原物质的刺激D.可分胸腺依赖区和非胸腺依赖区E.淋巴小结是周围淋巴器官内固定不变的结构11.关于血-胸腺屏障的特征,哪项错误( )A.位于胸腺髓质及皮质内的血管B.能阻止血液内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C.内皮是连续性的,有紧密连接和完整的基膜D.血管周隙中有巨噬细胞E.外周是一层连续的上皮细胞12.脾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 )A.脾小体增多增大B.脾索增大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D.边缘区扩大E.脾血窦窦腔变大13.脾内发生体液免疫应答时( )A.脾小体增多增大B.脾索增大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D.边缘区扩大E.脾血窦窦腔变大14.关于脾的血液通路,哪项错误( )A. 脾动脉入脾后即为中央动脉B.中央动脉穿行于白髓中C.中央动脉的小分支开放于边缘区D.中央动脉末端形成笔毛微动脉入脾索E.笔毛微动脉的终末开放于脾索内15.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A.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B.血液中的粒细胞C.肺内的尘细胞D.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E.淋巴组织内的交错突细胞16.下列哪种细胞无吞噬功能( )A.组织细胞B.肾脏球内系膜细胞C.网状细胞D.尘细胞E.肝巨噬细胞17.脾的胸腺依赖区是()A.脾小体B.动脉周围淋巴鞘C.白髓D.脾索E.边缘区18.下列哪个器官无皮质和髓质结构之区分()A.肾上腺B.肾C.胸腺D.卵巢E.脾19.存在于血-胸腺屏障的血管周隙内的细胞是( )A.胸腺细胞B.中性粒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E.以上都不对(三)、多选题1.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正确的是( )A.产生抗体B.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C.清除入侵的抗原D.形成凝血因子E.清除自身改变了抗原的细胞2.哪些结构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A.微动脉B.中间微动脉C.微静脉D.毛细血管后微静脉E.边缘窦3.关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特征哪些正确( )A.形成适合培育T细胞的微环境B.分泌数种激素以诱导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能培育巨噬细胞的吞噬消化能力D.参与血-胸腺屏障形成E.构成胸腺小体4.关于副皮质区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 )A.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B.位于淋巴小结和髓质之间C.含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D.有许多B细胞及巨噬细胞E.新生动物去胸腺后,此区显示空竭状5.关于脾小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属于白髓的结构B.是脾内的淋巴小结C.含大量的B淋巴细胞D.小结帽朝向动脉周围淋巴鞘E.健康人的脾小体较少6.关于脾血窦的描述哪些正确( )A.由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B.血流迅速C.内皮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D.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E.窦周围有许多巨噬细胞7.脾血窦的结构特点是( )A.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B.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C.基膜外有网状纤维围绕D.血细胞不能穿过血窦壁E.腔面为立方形内皮细胞围成8.下列哪些细胞参与组成免疫系统( )A.浆细胞B.网状细胞C.抗原提呈细胞D.白细胞E.弥散淋巴组织9.关于胸腺皮质的特征,正确的是( )A.上皮细胞数量少B.上皮细胞间有许多桥粒连接C.上皮性网状细胞可分泌胸腺激素D.胸腺细胞多E.胸腺细胞是T细胞的前身10.关于胸腺的特征,正确的是( )A.能产生多种激素B.培育各类T细胞C.性成熟后胸腺的功能渐达高峰D.在出生时即切除胸腺,将缺乏细胞免疫功能E.切除胸腺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不受影响11.关于脾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 )A.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B.位于淋巴循环的通路上C.是成体的主要造血器官D.无皮质髓质之分E.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与淋巴结不同12.关于脾的功能正确的是( )A.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B.清除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C.通过平滑肌的收缩调节脾内血流量D.脾血窦具有贮血的功能E.无造血功能13.抗原刺激后局部淋巴结内常见的变化为( )A.淋巴小结增大增多B.淋巴窦内巨噬细胞增多C.副皮质区扩大,有丝分裂相增多D.效应性T细胞输出增多E.髓索内浆细胞增多14.脾内B细胞的聚集处为( )A.脾小体B.边缘区C.脾索D.脾血窦E.动脉周围淋巴鞘15.淋巴结内B细胞聚集于( )A.淋巴窦B.淋巴小结C.毛细血管周围D.髓索E.副皮质区16.淋巴组织(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B.网状组织支架内只有淋巴细胞C.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类型D.无血管分布E.无巨噬细胞17.下列哪些细胞参与构成屏障( )A.Ⅰ型肺泡细胞B.星形胶质细胞C.胸腺上皮细胞D.脾血窦内皮细胞E.睾丸支持细胞18.下列哪些结构内可见巨噬细胞()A.脾索内B.肺泡腔内C.淋巴窦内D.胸腺屏障内E.肝血窦内(四)、名词解释1.边缘窦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3.胸腺小体4.脾小体5.动脉周围淋巴鞘6.副皮质区7.边缘区8.次级淋巴小结(五)、简答题1.什么是血-胸腺屏障?简要概括其组成。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3.简述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4.简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结构及功能。
(六)、论述题1.试述淋巴结皮质的光镜结构和功能意义。
2.试述脾白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意义。
(七)、思考题1.中枢淋巴器官与周围淋巴器官的有何区别?2.什么是抗原提呈细胞,体内主要有哪些,分布在何部位?三、答案与题解(一)、填空题1.T B2.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3.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边缘区4.淋巴细胞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淋巴滤泡5.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6.胸腺依赖区T细胞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7.内皮基质网状网状8.白髓红髓9.长杆状大基膜网状纤维10.中央副皮质区T11.胸腺骨髓(二)、单选题1.A2.B3.A4.E5.E6.E7.D8.E9.A 10.E11.A 12.C 13.A 14.A 15.B16.C 17.B 18.E 19.D(三)、多选题1.ABCE2.DE3.ABDE4.ABCE5.ABCE6.ACDE7.AC8.ACD9.AB C DE 10.ABDE 11.ABD12.ABCD 13.ACDE 14.ABC15.BD 16.AC 17.ABCE18.ABCDE(四)、名词解释1.中央动脉侧支分支而成的一些毛细血管,其末端在白髓和边缘区之间膨大形成的小血窦,称为边缘窦。
它是血液内抗原以及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2.是指来源于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经分化后形成多种具有吞噬作用的一类细胞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散在分布于胸腺髓质内,由胸腺小体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是胸腺髓质的特征性结构。
4.位于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一侧,主要由大量B细胞构成。
发育较大的淋巴小结也呈现生发中心的明区与暗区,帽部朝向红髓。
5.动脉周围淋巴鞘是指中央动脉周围有厚层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于交错突细胞等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6.副皮质区又称胸腺依赖区,是位于淋巴结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为T细胞,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功能时,该区细胞大量增殖,区域扩大。
此区常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通过,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7.位于白、红髓交界处,含有T细胞、B 细胞及较多巨噬细胞,此区有边缘窦。
是脾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捕获、识别抗原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8.有生发中心的称次级淋巴小结,抗原刺激后出现。
分暗区和明区,暗区为较大的B细胞,明区为中等大的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细胞。
顶部小结帽为记忆性B细胞。
(五)、简答题1.答题要点: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它由下列结构组成:(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2)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3)血管周隙,其中含有巨噬细胞;(4)上皮基膜;(5)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