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古希腊城邦时代的政治哲学家。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有系统的政治学著作传世的思想家。
他的代表作有三部,即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篇,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理想国》,柏拉图在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即“理念论”。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础,哲学家执政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柏拉图在不同的场合对政体有不同的分类,即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
2.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32年)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和思想家。
西方政治学的创始者,著作有《政治学》,《雅典政制》,他的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的在于对知识系统考察和全面把握,他第一次使政治学与其他学科区分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他确定了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对政治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城邦的一般认识和抽象的理论分析方法,构成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重要部分。
3.波利比阿(公元前208~126年)是希腊人,历史学家,政治哲学家,代表作《历史》,他以希腊传统的政体循环理论为基础,指出:所有纯粹的统治形式或简单的政体形式都会以特定的方式蜕化变质,通过波利比阿的理论,罗马共和制度得到系统的理论说明,而希腊高度发达的政治哲学成果被介绍到罗马。
是第一位对罗马的政治制度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政治思想家4.西塞罗:(公元前106~前43年),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家和政治思想家,它的主要代表作有《论共和国》和《论法律》,西塞罗依据罗马共和国的传统来重新定义国家,他认为,自然法先于成文法成为国家颁布的法律而存在,是人类法律的基础,西塞罗的平等思想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从他起,政治哲学开始成为所有人的政治哲学。
5.奥古斯丁(354~430年):罗马人,神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人的主观努力是没用的,只有指望神的“恩典”,这就是奥古斯丁的“恩典”理论;他政治哲学最突出的一点,是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和“世人之城”,奥格斯丁否认国家是正义的组织,采用了一个价值中性的国家定义,即“一个由所爱的事物一致而联合起来的理性动物的共同体”他系统阐述的基督教国家观以及教会和国家关系的理论,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官方信条,对中世纪的改教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6.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意大利人,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和神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
代表作有:《反义教大全》、《亚里士多德诠释》、《神学大全》、《论君主政治》,其中《神学大全》是其神学思想最重要、最系统的著作。
在坚持基督教信仰的前提下,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教会和国家的关系是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论证教权高于俗权,维护基督教会的神权统治。
在坚持教权高于俗权的前提下,承认并论证世俗国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关于政体理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政体,六种统治者;根据对法的认识,把法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
7.让·布丹(1530~1596年),是法国政治思想家,近代主权学说的创始人,布丹在政治思想上的主要著作有《国家论六卷》。
布丹认为国家是从家庭发展而来的,布丹的主权学说和他的国家理论是直接沟通的,他认为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他的国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专制主义的,政体理论上他试图按照主权者人数与权力行使的方式区分国家类型与政府形式,布丹的国家主权与政体理论表明,他已经在近代意义上使用国家概念,在西方那个政治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8.胡果·格老秀斯(1583-1645)是历代国际法的奠基人,近代自然法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法学名著《论对战礼品的权利》、《论海上贸易》、《战争与和平法》、。
格老秀斯认为,自然法的存在于人性之中,他反对将自然法解释为有益的社会习俗的观点,他是在探究国际法中讨论国家和主权问题的,这是他政治学说的特点,排斥人民主权是格老秀斯主权学说的突出特点,阐述国际法理论是格老秀斯的主要任务,格老秀斯同样把自然法说成是国际法的基础,认为应该按照自然法的原则处理国家间的关系。
9.斯宾诺莎(1632—1677)荷兰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他的伦理学说对近代西方思想有重要影响,代表作有《神学政治论》《伦理学》,斯宾诺莎大胆批判神学经典,主张哲学摆脱宗教的控制,斯宾诺莎的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人为出发点,自然状态是斯宾诺莎国家学说的前提,他主张在国家中保证个人的政治和思想自由,他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最早提出并论证信仰与思想自由的政治思想家,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是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0.孟德斯鸠(1689--1755)是近代分权学说、地理环境论与历史方法的创立者,又是近代法理学和社会学的奠基人。
其政治观点倾向于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著作《论法的精神》奠定了他在近代西方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法的精神就存在于法律和各种事物可能有的种种关系中,它也构成了孟德斯鸠全部政治和法律理论的体系,在影响法律的各种因素中,孟德斯鸠最重视政体和政体原则。
孟德斯鸠分权学说的目的,是保证公民的政治自由,他把国家权利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他的政治学说对法国和西方各国的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11.埃德蒙.柏克(1729—1797年),是英国政治思想家,保守主义政治理论的奠基人。
代表作有:《关于目前不满情绪的根源》、《法国革命论》、《对自然社会的剖白》、《对新的出版物“现代民族国家”的评论》、《下议院代议制的改革》、《新辉格党人对旧辉格党人的呼吁》、《关于匮乏的随想和细节》等二、简答题1、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力政治观几个阶段。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源地,当时的政治思想家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2)基督教神学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基督教是中世纪占主导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基督教信条成为人们观察一切问题的依据,无论是维护教权的思想还是维护俗权的思想都从《圣经》中寻找依据。
(3)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的基本政治观,这个政治观基本上从十五十六世纪开始,形成于十七十八世纪,一直发展到现在。
权利政治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17、18世纪是资本主义革命时期,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应然”阶段第二:19世纪直到20世纪前期,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实然”阶段第三:当代西方是权利政治观发展的新阶段,即“将然”阶段2、简述古希腊西方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一,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观。
第二,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特定的研究主题和范围,希腊政治学的主题是对政体的研究,范围主要限于公民内部问题。
第四,公民的政治视角和意识。
古希腊政治学家都是站在公民的视角认识的政治现象,站在公民的立场上阐述政治见解。
3、简述智者的政治思想。
第一,智者实现了从现象和问题的客观的神的综合到主观的人的综合的转变。
他们从对自然和神的研究转向人和社会,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以人的眼光去考察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对人在世界和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合理化了。
第二,智者们集中对自然与约定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这一派思想中,已经蕴含自然法思想的萌芽,他们将“自然”置于“法律”和“习俗”之上,具有开创新风气的启蒙精神。
第三,智者学派对政治哲学的最大的贡献是在西方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自然与法律二元对立的问题。
第四,从“自然”与“法律”的对立出发,一些智者引申出了十分激进的平等思想。
他们把平等的适用人群推广到所有的人,包括奴隶;把平等的范围扩展到教育、财产、种族等方面。
4、简述斯多葛派的政治思想。
(1)自然法思想:第一,斯多葛派是希腊化时期产生的政治哲学流派,它使自然法真正成为完整理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源于其自然哲学,将自然的过程看做一种受铁的必然性支配的过程。
第三,自然法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第四,自然法和人的本性是一致的,服从自然法就是服从人的本性。
(2)人的精神自由思想作为一种伦理思想体系,斯多葛派关注的核心是如何使人过一种善的和有德行的生活。
他们为此重新认识人的本质以及人与人的关系。
第一,理性的人是自由的第二,个人的选择和自然的理性一致,这是个人自身的、内心的精神自由、道德自由。
(3)人人平等的思想第一,斯多葛派注重内心生活,把人的精神特征至于首位,他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是从神那里流溢出来的一部分,是神的儿女,相互间是平等的。
第二,他们认为平等原则不是空洞的,同样地平等原则也适用于奴隶,外邦人和野蛮人身上。
5、简述罗马法和罗马法学对政治哲学的影响。
第一,在罗马法和法学家的理论中,首次形成了“权利”概念。
罗马法学与古代的其他法律体系不同,它已经由一般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转向了保障个人权利。
第二,罗马法引进和发展了斯多葛派的自然法思想。
罗马法学家接受了斯多葛学派的自然法思想,使空洞的理论要求和法律实践结合了起来。
第三,罗马法学为政治学提供了一种权利思维方式。
罗马法从多方面影响着政治学的发展,法学的语言、思维方式和推论方式成为政治学思考和论证的模式,并且罗马法精准的语言成为政治学的表意工具。
6、简述5~10世纪西欧政治思想的特点。
第一,在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中,表现出万流归宗的特征。
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方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是分析和解决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学成为神学的分支和婢女,在中世纪神学解释一切,包容一切第二,从来源和形式来看,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是多种文明成果的结晶。
第三,从表现形式来看,中世纪的政治思想没有形成独立系统的理论形式。
第四,从内容来看,教会与国家,教权与俗权的关系问题是西欧政治思想的主题。
第五,从发展水平,5—10世纪的西欧,政治发展水平极低,政治权力和政治机构的社会控制功能几乎降到了文明社会的最低限度。
第六,这一时期的政治家和学者也没有使用过“政治的”术语,也没有正式的“国家”概念,没有把政治从其他领域中分离出来。
7.简述城市的兴起对政治思想的影响第一,从11世纪末叶起,随着经济的复苏,商品经济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兴起,城市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新的因素,也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新的因素。
城市造就了一个新的社会集团,即市民等级,市民的突出特征在于其自由身份和相对平等的地位。
第二,城市是一种新的社会共同体,获得市民资格,就意味着成为城市共同体的一员,受城市法律的约束和保护,能够参加市政官员的选举。
第三,城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关系在许多方面仿佛是古典城邦的复活,也是近代国家制度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