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行业分析钢结构行业分析第一部分行业介绍一.行业概念我国钢结构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到消化吸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具有制造各类钢结构的技术、工艺,并拥有一批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钢结构产业正在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目前国内共有钢结构(专项)一级施工企业143家,加上钢结构增项一级资质的427家,具备钢结构一级资质的企业累计570家。
二.产品链分析由于我国钢材价格比国际价格低,劳动力成本低,钢结构制作质量优良,在国际工程市场有较强的竞争力,这几年国外企业在中国采购钢结构有所增加,许多钢构企业开始把触角伸向海外,纷纷承接海外订单。
然而,目前我国钢结构件的出口量还不多,在国际市场上所占有的份额还不高,这与我国钢结构制造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出口提升潜力巨大。
出口形态因企业规模而有明显差异。
宝钢钢构、东南网架等大型钢构企业同时具备了钢结构生产资质和项目施工资质,可对外承接大型建筑项目,并倾向于竞标地标性建筑项目,以提升品牌价值和海外知名度;中小型企业多从总包手中承接特定项目的分包单或加工单,利润和附加值都相对低于前者。
三.钢结构分类据海关统计,我国出口到海外的钢结构主要分为五类:钢铁制桥梁及桥梁体段、钢铁制塔楼及格构杆、钢铁制门窗及其框架、门槛、钢铁制脚手架、模板或坑道支撑用支柱等设备、其他钢铁结构体、钢结构体用部件及加工钢材。
第二部分行业发展现状一.行业主要业务数据1、各地区钢结构产量各地区钢结构产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为:浙江、上海、安徽、山东、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北京等地。
上海、浙江均占总量的20%左右。
2、消耗钢材品种用量2009年度钢板消耗占64%,其次是热轧型钢占15%,钢管10%,冷弯型钢及其他品种用量均在10%以下。
Q345占总用钢量的53%,Q235占35%,Q390占7%,据钢结构协会2009年对钢结构重点企业的调查统计:建筑钢结构(厂房、多高层、公共建筑)为581.5万吨,占应用比例的54%,说明房屋建筑为钢结构构件最主要应用领域。
以下依次为非标钢结构246.8万吨,桥梁95.7万吨、其它80万吨,塔桅72.1万吨。
其中,建筑钢结构中厂房应用量居首为290.2万吨,占49%,应用情况依次为公共建筑、高层钢结构、多层钢结构,占的比例分别是:21%、17%、13%。
5.主要加工制造企业目前从事钢结构制造加工企业全国约1万家左右,但有固定生产场所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仅4000-5000家。
目前最大的装备制造企业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产量达120万吨;最大的建筑钢结构制造企业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2009年产量达61.5万吨。
具有最大综合制造能力的中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11家子公司)2009年由于钢铁建设项目减少,产量下降到114万吨(2007年产量达到164万吨)。
5家上市的钢结构公司,即振华重工、精工钢构、东南网架、杭萧钢构、中船股份(原江南重工)2009年产量达到259万吨。
截至到2009年10月通过钢结构协会认证的钢结构制造企业四批共145家,其中特级企业44家、一级企业86家、二级企业15家。
三.钢结构产业的优势及差距优势:与其它建筑结构相比,建筑钢结构优点突出:(1)自重轻: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自重在1.5~2.0t/m2左右,高层建筑钢结构自重大多在1.0t/m2以下,低的只有0.5~0.6t/m2。
自重轻不仅可以减少运输和吊装费用,还可以降低基础造价,20层以上的建筑物,钢结构建筑优势显现。
(2)节约结构占有面积,增加使用面积,空间利用率高:比之同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钢结构可以节约结构占有面积28%,从而增加使用面积约4%。
(3)易改造、可回收,绿色环保:钢结构住宅施工时不需要砂、石、水泥等,大大减少了砂、石、灰的用量,所用的材料基本上是绿色、可回收或能降解的材料,在建筑物拆除时,大部分材料可以再用或降解,不会造成垃圾。
(4)抗震抗风性能优越:钢结构的延性好、塑性变形能力强,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性能,用于住宅建筑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大大提高住宅的安全可靠性。
尤其在遭遇地震等灾害的情况下,钢结构能够避免建筑物的倒塌性破坏。
(5)节能效果好:墙体采用轻型节能标准化的方钢、C型钢、夹芯板,保温性能好,抗震度好,节能(6)安装容易,施工期短,节约了人工成本,投资回收快:钢结构的构件基本在工厂生产,现场通常只需进行紧固件和螺栓的安装,施工期较短。
一般轻钢项目工期3-6个月;重钢大项目,工期约1年;只有亿元以上的超大型项目,工期才会超过一年。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30~50层的钢结构工程可以缩短施工工期8~12个月左右。
工期短保障了业主的投资回收更快;构件工厂化生产节约了人工成本,使钢结构建筑在人工成本很高的欧美和日本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以上可见钢结构的优势是十分突出的。
但目前与发达国家钢结构行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发展水平仍然较低。
差距:目前,我国钢结构业用钢仅占全国钢材总量的4%左右,与发达国家10%左右的比例存在较大差距。
国产钢材基本可以满足钢结构加工需要,但在具体品种规格和性能方面与国外比还有差距,如高强度大规格超厚H型钢、高强度超厚板等。
目前日本在建筑、桥梁推广采用强度Q690级钢,并已成熟采用Q960机械用钢。
钢结构发展不断推动着高性能钢材的发展,目前正在修订中的国家标准《钢结构钢结构设计规范》,拟将Q390、Q420、Q460纳入规范中,改变长期以Q235、Q345为主要结构钢的局面2009年我国钢结构产量约为2300万吨,产值超过3000亿元,钢结构总量将保持每年9%-10%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实现翻一番,达到5000-6500万吨,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10%,钢结构房屋建筑占全国房屋建筑总量约15-20%左右。
今后一个时期,国内钢材品种、质量、规格不仅要满足国内外钢结构发展需要,有关领域的高性能钢材应用开发国际领先;钢结构的产品、配件及配套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点突出量大面广,产值比重在行业中地位突出的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及非标、成套装备制造(包括新能源风电、核电、智能电网、三合一、海洋工程钢结构网等)的潜在市场和自主创新技术发展,促进钢结构房屋建筑质量全面提高,提高建筑物使用期限和实际寿命更加先进,促进相关配套产品、部件的完善提高,逐步使钢结构产业成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步具备钢铁、钢结构强国目标。
四.政策法规中国钢结构协会编制的《钢结构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建议书》提出,到2010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用钢的目标是达到全国钢产量的l0%,其中建筑钢结构用钢力争达到全国钢产量的6%,约1800万吨;争取特级钢结构制造企业达到50家,一级钢结构制造企业达到200家,二、三级钢结构制造企业达到1000家,形成制造加工钢结构达3000万~4000万吨的能力。
“十一五”期间,除传统的钢结构外,我国要积极推广量大面广的建筑钢结构应用,重点是轻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高层重型钢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结构住宅等领域;要加强钢结构市场的开发,在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条件下,扩大出口和占领国际市场。
此外,钢结构行业还要与数干家钢结构配套产品、装备、部品的专业化企业一起,共同做大、做强钢结构产业,全面推动钢结构事业的发展。
在谈到钢铁行业和钢结构行业的协调发展问题时,“十一五”期间,钢铁行业要积极扩展和提高钢结构用钢材的品种、规格、质量,增加结构用高性能钢材及连接材料的品种,完善产品性能。
具体来说,有两个重点:一是完善结构用钢材系列的产品与应用标准,扩大建筑、桥梁、容器、管道、锅炉、塔桅、海洋工程用钢的应用,促进高强钢、低屈服强度钢、抗层状撕裂钢、耐候钢、耐火钢、彩涂板等的应用推广;二是扩大冷弯型钢和热轧H型钢的品种和规格,包括大尺寸冷(热)成型管材(圆管和方矩管)、大截面H型钢、轻型H型钢及薄壁H型钢等经济型材的生产,开发优质焊接结构钢、高强度优质厚板、优质可焊钢等。
到2010年,钢结构行业要基本实现用钢国产化的目标。
此外,提高技术标准规范水平与质量也是钢结构行业“十一五”期间的一个重点课题。
《规划建议书》建议:全面提高建筑钢结构应用技术水平,积极开展钢结构相关技术研究;修订和补充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钢结构工程质量;开展钢结构优秀设计和优良工程的评定。
争取到2010年,建筑钢结构行业综合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尤其是要重视标准化工作,因为钢结构行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涉及标准与规范多。
仅以设计为例,涉及相关的设计、材料、施工等国标、部标、规范等超过60种,大量规范、标准已经滞后,亟待补充、修订。
五.钢结构行业发展前景一、行业内竞争格局变化趋势近年来,随着我国钢材进出口格局的变化,钢材的进口量逐年下降,出口量不断递增,由过去的净进口国变成净出口国。
然而,随之而来的钢材出口贸易的国际摩擦日趋增多。
而钢结构出口利润高,附加值高,可有效回避国际贸易摩擦,钢结构的出口贸易前景十分广阔。
总揽全球市场,未来钢结构量海外需求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火力电厂的建设会不断加快。
主厂房和锅炉钢架用钢量会增加(包括核电厂厂房用钢、风力发电用钢等);二是交通工程中的桥梁会有所增加。
近几年,公路桥梁采用钢结构已成为发展趋势,特别是跨海、跨江大桥,其中大量应用钢结构。
另外,高速公路中的护栏、收费站、交通标志的钢结构用量也在增加;三是市政建设中采用钢结构的量会增加。
如:地铁和轻轨工程、城市立交桥、高架桥、环保工程、城市公共设施及临时房屋等均越来越多的采用钢结构;四是钢结构住宅将增加。
各国纷纷提倡建设节能省地住宅,有关钢结构住宅的试点工程、设计规范及配套技术、材料基本具备。
积极扩展建筑钢结构所用钢材的品种,提高产品性能,国内钢结构生产企业出口前景依然乐观。
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
钢结构企业尤其是出口型企业需要更实时地掌握海内外市场的买家动态和产品趋势,开展电子商务将是一种十分便捷高效的产品推广渠道•考虑到建筑钢结构突出的优点,国内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的钢铁振兴规划明确提出要鼓励在建筑结构中提高用钢的比例。
•保守估计,未来5年钢结构产量复合增速15%以上:随着国内钢结构技术、企业的发展,我国的“钢构产量/粗钢产量”将向国际平均水平靠拢,与之对应的钢结构产量将大幅上升。
保守假设2015年“钢构产量/粗钢产量”比例为8%(仍低于10%的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粗钢产量增速3.5%,则未来5年,钢结构产量增速将达15%以上。
•轻钢结构是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领域,在美国采用轻型钢结构占非住宅建筑投资的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