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教案第1讲:写作训练之列提纲

初中语文教案第1讲:写作训练之列提纲

初中语文教案:写作训练精讲(上篇)第一讲:作文如何列提纲作文为什么要写提纲?著名作家老舍曾经说过:“尽管我们只要写二、三千字,也须先写个提纲,…有了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唐朝诗人王勃写诗前,总要躺在床上大“睡”一阵,很好地想一想一首诗怎样写出为最好。

有许多话要说,究竟从何说起?哪个应先说,哪个应后说?哪个应割爱,哪个应作为重点主从的关系如何安排这时候面前就像出现一团乱丝,“剪不断,理还乱”,思路好象走入一条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绪意乱。

这就是难产的痛苦。

有了作文提纲,下笔心中有数!这是有效提高写作水平的好方法。

【作文列提纲注意事项】1.要明确是哪一种文体2.提纲要有一定的顺序。

如时间、空间、事情发展、人物活动等顺序。

3.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文章主体部分要适当分段。

重点段落、重点内容精炼概括,略写内容简单点带过。

在列提纲时要标明详略。

有中心、有重点、有条理提纲需要包含哪些部分?1.题目2.中心思想3.结构层次:开头主体部分结尾一、题目:在中成长二、中心(主旨):三、结构:开头:(1)主体:(2)(3)(4)(5)(6)结尾:实战演练一:《好学的外公》题目:好学的外公中心思想:用三件事说明年近古稀的外公是个珍惜时间、酷爱学习的人文章内容和层次安排:⑴开头:写暑假中我随妈妈去看望三年未见面的外公(略写)⑵中心部分:①外公善于利用时间——抓紧空余时间看书(以描写亲眼见到的动作、神态为主——详写)。

②外公把妈妈寄来买皮袄的钱买了书(以描写亲耳听到的语言为主——略写)。

③外公教育我从小要认真读书(以描写语言、神态为主——略写)。

⑶结尾:写外公与领导人的合影和他所得到的奖状,进一步抒发我对他的热爱和尊敬(采用侧面描写)。

实战演练二:《从此,我不再任性》题目:从此,我不再任性主旨:通过描写我从任性转变为不再任性的经过,揭示出我转变的原因。

正文开头:从小时候起,我一直是家中的小皇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全都是我的臣子。

我向西,他们不敢向东,我指北,他们不敢说南,天天围着我团团转,好吃的,好玩的一叫便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日子过得好惬意!文章主体:开端:(略)交代我任性的基本情况发展:(较详)父母、亲人的溺爱让我的任性程度加重。

高潮:(详)重点描写一件让我受到启发、感动的事情(妈妈下岗摆摊),正是这件事让我得到转变。

结局:我心里明白,若不是那天看见摆摊忙碌的妈妈,我不会有如今的转变。

任性、挑食等等坏习惯,一一被我克服,年少的不懂事已随风飘散,青涩的果子正逐渐成熟。

任性,让我对你say goodbye!《第一次真好》一、题目:第一次真好二、中心(主旨):第一次愈多,生命愈益多姿多彩。

三、结构:开头: (1)第一次看见柚子树。

(描写)(详)主体: (2)讲看出柚子树的感受:喜悦与新奇。

(对比)(详)(3)过渡:有多少个第一次值得品味与留下印象?(略)(4)第一次看见刚孵出来的雏鸟。

(描写+对比)(详)(5)人生中的无数次第一次。

(略)结尾: (6)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略)第一次真好⑴路过人家的墙下,偶一抬头,看见一棵结实累累的柚子树。

一颗颗硕大的黄绿色柚子,沉甸甸垂吊在枝头。

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结构:开头: (1)第一次看见柚子树。

(描写)(详)⑵我是个生长在都市,从来不曾享受过田园生活的俗子。

除了木瓜树以外,所有结实累累的果树,都只能够在图画、照片、电视和电影中看到。

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丰硕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主体:(2)讲看出柚子树的感受:喜悦与新奇。

(对比)(详) ⑶第一次真好,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细细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值得你仔细品味?有多少“第一次”给你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主体:(3)过渡:有多少个第一次值得品味与留下印象?(略) ⑷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当母鸟第一次生下了几颗玲珑剔透,比小指头还小的鸟蛋以后,我和孩子们便眼巴巴地等候小鸟孵出来。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午饭,孩子忽然大叫:“小鸟孵出来了。

”我惊喜地走到鸟笼边一看,在鸟巢里面的所谓小鸟,只是两团小小的粉红色肉球,仅仅具有鸟的雏形,身上只有稀疏的几根毛,两只黑黑的眼睛却奇大。

第一次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但觉它们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

可是,等到它们渐渐长大,羽毛渐丰,一切都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微小而已。

以后,我喜爱它们又甚于那些老鸟。

主体:(4)第一次看见刚孵出来的雏鸟。

(描写+对比)(详)⑸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

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见雪,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作品用铅字印出来……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主体:(5)人生中的无数次第一次。

(略)⑹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

结尾: (6)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略)第二讲:列提纲写作训练提纲佳作欣赏《同桌的你》提纲一、题目:同桌的你二、中心:文章通过写张扬“受伤不哭”和“因成绩而哭”两件事的记叙,塑造了一个坚强果断有毅力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三、结构:开头:⑴“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最爱哭的你……”每当这首动听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响在我耳畔的时候,我便不禁会想起曾经的“同桌的你”——张扬。

主体:⑵过渡段:交代张扬的外貌及学习等情况,交代他的口头禅“洒家是男子汉”,自然他轻易不会哭。

(略)⑶踢球受伤,强忍泪花,多么刚强的男子汉啊!(详)⑷过渡段:可就是这么一个男子汉,那次却哭了。

(略)⑸因为贪玩,成绩掉队,被老师批评,痛定思痛,哭了,下定决心要赶上,付出努力期末名列前茅,多么说话算数的男子汉啊!(详)结尾:⑹后来由于重新分班,我和张扬现在已经不是同桌了,可是我们的友谊之树依然常青,张扬依然是那个爱张扬的帅小伙。

《成长的足迹》提纲一、题目:成长的足迹二、中心:剪辑几幅照片,反映自己成长的历程(小标题式的结构)。

三、结构:开头:⑴望着镜子中那个笑靥如花的女孩子,我不禁做了个鬼脸,马上镜子里就出现了一个调皮的形象。

这就是我,一个十五岁的女孩,不知不觉就已经长大了的花季女孩。

不经意间,我看到镜子旁边的照片,成长的往事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主体:⑵镜头一:看!照片中手拿玩具的哪个胖胖的小女孩。

(略)⑶镜头二:我上学了。

(较详)⑷镜头三:花季女孩。

详写自己组织的一次活动。

(详)结尾:⑸回首往事,甜蜜涌上心头;想想未来,信心充满脑海。

在成长的路上,我一直走着,洒下一串坚实的脚印,我希望自己一路走好!友情提醒:写作提纲一经列出,就应该依“纲”写作,但并不等于一成不变。

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了更新更好的思路,可以随时调整或修改提纲。

提纲是文章整体构思的文字化。

拟写作提纲前一定要认真构思,逐步养成拟写作提纲的好习惯,这对提高作文效率,保证作文质量是大有益处的。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逗号,表示句子中较小的停顿,说明句子的意思还没有表达完毕。

这正如生活一样,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共实只是漫漫人生中的一个逗号,后面的路还很长……请以“逗号”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自选。

(2)不少于600字。

(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提纲一:题目:逗号文体:寓言故事中心:通过写逗号遇到各种标点符号的奇遇记,表现语文标点符号的特点。

结构:开头:逗号游荡奇遇一:感叹号(略写)奇遇二:冒号(略写)奇遇三:分号(稍详)奇遇四:句号(详写,对话,包括其他符号侧面描写)结尾:我与逗号,回到现实例文一:逗号逗号拖着小尾巴,悠悠荡荡地穿梭在文字里。

遇上感叹号,说:“别装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那虚假的表情。

”感叹号无语,躲在一旁不理会逗号。

一不小心碰到了冒号,“两个头的怪物,让开点,别挡着我了。

”冒号想说些什么的,却又哽咽了下去。

拍拍了分号的头,“你这家伙怎么和我一样有尾巴,把它给我弄掉。

”分号气了,“就只许你有尾巴,别人就不能长了,你这家伙也太欺人太甚了。

”逗号甩甩尾巴,“谁叫主人瞧得起我,你们哪,都是一些不常用符号,干脆滚到一边去,别妨碍我在这里逛街。

”这时,句号出现了,“我滚我滚我滚滚滚。

我是一个快乐的小符号,小符号。

”它完全不理会逗号的存在。

“你是什么家伙,圆不溜鳅的,还是个没出世的娃。

”句号眨巴眨巴地看着逗号,“好可爱的尾巴。

”逗号生气了,句号竟然完全不把它放在眼里。

“我问你,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句号。

”“我可告诉你了,在文字世界里,我是最大的,以后你都得听我。

”“为什么?为什么?”“你听不懂我说的话吗?在这里我最大,我最有用,你们都是废物。

”在一旁的符号听了开始坐立不安了。

“小尾巴,为什么你是最有用的?”“我不叫小尾巴,我叫逗号!”“哦。

小尾巴逗号,你怎么可以这样说大家呢,文字是要需要符号的修饰,才能真正地表达人的感情,其实他们比你更重要。

”逗号气得摔在地上。

……夜里,放在桌上的《逗号和句号》的页面上又恢复了安静。

我起身,把故事画上了句号。

突然听见逗号的哀号:“主人,怎么连你也这样对我!”提纲二:题目:逗号中心:逗号寓意着暂停、缓冲、留有余地,通过写苏轼人生的暂停,表现他旷达的情怀。

结构:开头:第三人称,悬念,乌台诗案引起下文第二段:叙述苏轼被贬经历第三段:描绘苏轼到赤壁的景象,抒发悲壮气概第四段:过渡,苏轼心态由悲怆到释怀(略)第五段:转折,转向写苏轼旷达的胸襟。

(对比)第六段:过渡,引起下文第七段:引用诗词抒写苏轼的豪迈、旷达结尾:升华主旨,逗号的意义。

提纲三:题目:逗号中心:通过列举生活各方面的事例来阐释一种停顿、反思的概念。

结构:第一段:各种标点列举第二段:引出逗号,生活中的逗号事例一:教育中的逗号,刺母案,反思事例二:体育中的逗号,只重奖牌,反思事例三:道德中的逗号,社会新闻,小月月、彭宇案等,反思结尾:逗号的意义——停留、回顾、反思、成长,升华主旨,号召。

例文三:逗号一群海燕掠过水面,留下优雅的省略号;一行白鹭冲上云霄,留下无畏的破折号;N只苍鹰扫过长空,留下震撼的感叹号。

在众多的符号里,不要忘了最平凡却用得最多的那个——逗号。

一篇文章可以没有惊讶的问号,可以没有含蓄的省略号,可以没有夸张的感叹号,但不能没有逗号。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大大小小的逗号,让我们在前行的路上不断地停留、回顾、反思、成长。

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中,我们不得不找一个逗号。

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是否拥有健全的人格?一位母亲以每月7000元的工资,供每年消费30.4万元的儿子留学,可只是因为一点争执,儿子竟然在上海浦东机场向母亲连刺九刀,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于是人们开始思考现代教育中的极端现象,或考试焦虑,或轻度抑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