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谷中的谜底word版教案1

山谷中的谜底word版教案1

山谷中的谜底优秀导学案山谷中的谜底
踏雪寻梅 2012-03-23 11:31:48
题目:17山谷中的谜底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层次,了解大意,细读重点自然段,理解由谜底得到的启示。

3 •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

\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第一课时活动方案】
活动一:通读课文,扫清障碍。

1. 朗读课文,读准音,认清字形,长句 多读
两遍并做好标记,并了解: 加拿大魁北克柘女贞
2. 组内交流词语意思,完成书后描红, 练读标记的长句。

3. 组间分段抽号检查读书效果,交流易
错字。

'、、
活动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捧起书,轻声读课文:
① 分段并概括段意(小标题)。

提示:山谷中有谜底,谜面是什么?为 什么要写这个谜呢?

根据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

(语言简
洁)
\
一、 以谜”导入,激趣导学
1 •板书谜”字。

学生猜谜语,脸圆像苹果,酸酸 营养多,既能做菜吃,又可当水果。

(猜一蔬菜) 谜底:西红柿
\
2•简介谜语的组成:谜面、谜目和谜底。

但通常 没有谜目,一般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构成。

3. 师述:美丽的大自然总令人神往!投身在大自 然的怀抱,我们总是无比喜悦!的确,大自然有 许多奥秘,大自然除了供人们欣赏之外,还会通 过自身的某种现象给人以启迪,而关键在于你善 \
不善于领悟!
4、 今天,就让我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 智慧的大 脑到加拿大的魁北克去观察、去感受、去领悟一一 《山谷中的谜底》(揭题,齐读。

) 二、 通读课文,扫清障碍。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语,有困难的做上标记。

2、 展示。

(注意难与的字)
过渡:课文主要写什么,我们再次朗读课文,理
清文章的脉络。

三、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 轻声读课文,思考问题。

2、 组内交流,展示。

XI
谜面、谜底、启示
过渡:了解了课文的脉络,接着让我们进入活动 三去探究山谷中的谜面和谜底。

/
四、三读课文,揭示/谜底”
1、 找出含有 谜面和谜底”的语句。

请你用笔把有 关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

2、 组内交流并诵读所画句子以及书后第
2题的
两 、句话。

/'
语句。

2•组内交流并诵读所画句子以及书后第
2题的两句话。

3.抽组朗读。

(注意朗读的形式)/【检测反馈】/
1给下列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鬼:
()()/ ()逢:()(/)()2.听与书后第2题的句子。

【第二课时活动方案】活动一:细读课文,解读雪松的本领”。

有人说:雪松面对风雪向下弯曲,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应该自始自终都挺立不动,顽强地抗争,那才是勇者。

”1.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认真朗读第3、5自然段,组内一人主讲,其余出谋划策。

阐述观点要有理有据。

2.组内练习读好描写雪松与风雪抗争的语句及第5自然段中的启示。

3.确定汇报方式,组间赛一赛。

活动二:联系旧知,领会雪松的本领”。

1.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 ”眼前的雪松使我想起《卧薪尝胆》中越王屈尊为奴,卧薪尝胆十年、不是二而


《负荆请罪》中蔺相如躲避廉颇,不是,而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
指名说说山谷中的谜面和谜底。

过渡:东坡雪大,许多树都丧失了生机,为什么独有雪松能够存活下来呢?
二、解读雪松的本领”
1、学生自学,教师组内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你是怎样看雪松的?你能把描写雪松的句子读好
吗?
过渡:是啊,雪松不是胆小的弱者,只是在面对外界压力的时候采取了一定的策略。

让我们回顾以前的知识,看看在我们记忆的仓库里有哪些具有雪松品格的人。

三、联系旧知,领会雪松的本领”。

1、学生自学,完成填空。

教师组内巡视。

/
2、组织全班展示:请同学讲讲故事,谈谈感受,读读课文。

过渡:雪松会弯曲,能够存活下来,勾践卧新尝胆,韩信忍受胯下之辱,为自己谋取了生存空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山谷中的谜底》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辩论等形式理解雪松的本领,感悟雪松是真正的强者和智者形象。

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的深刻含义。

学习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活动一:读议谜面、谜底
组内自由读课文,思考:山谷中有什么谜?它的谜底是什么?
组内交流并朗读。

二、活动二:了解雪松逆境生存的本领。

1. 请大家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仔细琢磨琢磨雪松的这种特有的本领究竟是什么?用“一一”划出相关的语句。

2•有人读了咱们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以后说:“雪松面对风雪,一个劲地向下弯曲,
他们是一群胆小的弱者,应该自始自终都挺立不动,顽强地与风雪抗争,那才是勇者。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运用划句子、圈词语、写批注的方法认真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然后反驳他,要做到有理有据。

三、活动三:揭示雪松弯曲带来的启示。

文中两位旅行者收获很大,他们各得到什么启示?
“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对这句话
你是怎样理解的?请你写上自己的思考,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通过一句名言、俗语、成语,还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谈谈你的看法。

四、活动四:质疑、解疑:
学完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山谷中的谜底》课堂练习
一、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练习
1、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雪松那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枝丫就开始向
下,于是积雪便从树枝上,待压力减轻,刚弯下
去的树枝又立即 _________________ 过来,雪松依旧保持着苍翠挺拔的身姿。

就这样,
反复地 _______________ ,反复
地 _______________,反复地_________________ ,反复地___________________ ……不论
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

2、确实,有时不是
和,而是为了和
二、小练笔,写一篇读后感:
《雪松给我的启示》
17、《山谷中的谜底》导学案
执笔人:李辉玉参与人:毛秀英王基妹张君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抗争、反弹、完好无损”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初步领会既要敢于斗争,也要学会退让的道理。

[学习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雪松在大雪重压之下生存的原因。

[学习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初步领悟弯曲”的人生哲学。

【学习过程】
学习收获
1、本文我已读了()遍,我认识了(
)生字,但我想提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 X
醒大家()容易读错,()容易写错。

我还知道下列词的意思:
抗争:反弹:摧毁:完好无
损:
2 、本文主要写了()
二、课堂交流
1
、山谷中的谜是什么?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呢?
2、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的理解。

(1)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

(2)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课外阅读,拓展延伸
1、推荐阅读《自然现象之谜》
2、面对压力,你想到了哪些方法与其抗争?
3、学了本文,你想到了哪些成语、俗语或者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