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口发展及现状从人类诞生到现在,世界人口的发展经历了大约300多万年的漫长历史。
世界人口从公元元年的3亿增长到1750年的8亿。
一般认为,由于工业革命和西方世界的社会、经济发展,自以1750年为起点的现代时期以来,世界人口加速增长。
1830年世界人口达到10亿,1990年为53亿,2000年为62.3亿,到2050年将突破100亿。
俄罗斯人口作为世界人口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随着世界人口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但其变动趋势同世界人口相比,既有共同点,也存在差异。
人口数据资料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渠道:人口普查、人口登记和人口调查。
据考证,俄罗斯最早的人口调查始于1719年。
当时为了掌握信仰东正教居民的情况,教会和警察局对人口进行清查,为最早的人口统计。
1897年,俄国开始第一次人口普查。
从1719年最早的人口调查至今,俄罗斯人口的发展经历了近300年历史,总的趋势是人口数量不断增长。
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社会等条件各不相同,俄罗斯人口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719~1917年的沙俄时期,为加速增长期;1917~1991年的苏联时期,为缓慢增长期;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的当代俄罗斯时期,为平缓下降期。
很显然,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准确性不高。
因此,我们把1897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后俄罗斯人口发展作为分析的重点,尽可能地利用俄罗斯官方公布的可靠资料并结合俄罗斯社会经济的变化,阐释俄罗斯各个时期人口的演变过程。
一沙俄时期人口演变有资料表明,18世纪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为9.9‰,出生率为51‰,死亡率为37‰,自然增长率为14‰。
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为11.7‰,出生率为60‰,死亡率为51‰,自然增长率为9‰;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为9.7‰,出生率为50‰,死亡率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
1801~1860年,欧俄部分东正教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2‰,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36‰,自然增长率为14‰(未发生变化)。
其中城市人口的结婚率下降为10.6‰,出生率下降为50‰,死亡率下降为49‰,自然增长率下降为6‰;农村人口的结婚率上升为10.1‰,出生率为50‰(未发生变化),死亡率下降为35‰,自然增长率上升为15‰。
以上即是俄国1897年以前的人口统计资料,其准确性不高,因为缺乏全国性的人口统计和调查情况。
其一,统计的人口仅限于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其二,统计的人口仅限于纳税者或有纳税义务的男性人口;其三,未统计人口的城乡结构;其四,未统计婴儿死亡率。
不过,根据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米罗诺夫提供的资料,1858年和1897年俄国信仰东正教的居民分别占当年国内总人口的85%和84%。
也就是说,以上人口统计资料虽然不完整,但却反映出当时俄国人口的基本状况。
1897年俄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不仅统计质量大大改善,而且人口统计数字比较接近实际。
当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为1.282亿,其中城市人口2 010万,占16%,农村人口1.081亿,占84%。
到1914年,俄罗斯帝国境内总人口达到1.657亿,其中城市人口为3 060万,占18%,农村人口为1.351亿,占82%。
这一时期,沙俄人口出现加速增长的趋势,主要归功于工业革命和社会经济发展。
其一,工业革命的进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人口增长。
始于18世纪中期发轫于英国的工业革命,19世纪30~40年代扩展到还在农奴制统治之下的俄国。
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大加速。
到19世纪80年代末,俄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81~1893年的12年间,俄国生铁产量增长160%(占世界第四位),钢产量增长59??3%,煤炭开采量增长129%,石油开采量增长147.5%(占世界第二位)。
受1900~190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俄国工业在1904~1908年出现萧条,但从1909年起又开始了新的高速发展。
在1909~1913年的4年间,甲类工业(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产值扩大了83%,乙类工业(消费品生产)部门产值扩大了35%。
这一时期,俄国生铁产量超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俄国生铁产量增长64%,美国增长20%,德国增长50%)。
在这种情况下,人口加速增长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其二,工业革命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使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由于机器的使用,俄国工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快。
以机器制造业为例,1861~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工厂数量增加2倍,总产值增加6.5倍,平均产值增加8倍,工人增加3.7倍,人均产值增加1.8倍。
工业革命推动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特别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预防注射的发明和普遍应用,降低了传染疾病的发生。
这样,俄国的人口死亡率也出现了下降趋势。
另外,俄国的工业革命还带动了农业革命。
在1860~1870年的10年间,俄国的谷物出口由1.81亿卢布增加到3.6亿卢布。
自19世纪末起,俄国成为农产品出口大国。
很显然,食物充裕为人口增长和人口死亡率特别是婴儿死亡率的降低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苏联时期人口发展苏联存在70余年。
在这一时期,苏联的经济和文化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战争与饥荒、天灾与人祸也给正常的人口再生产或增殖带来巨大灾难。
即苏联人口再生产时而增加,时而减少,波动较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沙俄人口损失惨重,而国内战争和卫国战争等更使苏俄人口急剧减少。
俄罗斯学者估计,在1917~1922年间,苏俄损失人口达1 200多万,其中军人损失近80万,其余死于饥荒、疾病、恐怖事件(200多万人被迫迁居国外)。
20世纪30年代初的大饥荒夺去了大批苏联人的生命。
苏联20年代末30年代初推行的旨在剥夺农民的农业集体化,导致乌克兰、伏尔加河沿岸、北高加索、哈萨克斯坦在1932~1933年间发生大饥荒,许多村庄空无人烟,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迄今尚无关于大饥荒造成人口减少的准确数字或完整资料。
俄罗斯历史学家估计,饥荒造成的灾民达3 000万,其中饿死者为300万~1 000万。
乌克兰历史学家认为,仅乌克兰地区,大饥荒使600万~800万人饿死。
1934~1938年的大清洗使苏联人口的非自然死亡率急剧上升。
在整个大清洗运动中到底有多少人遭到迫害,官方没有公布准确的数字。
对此,目前有500万说、700万说和1 100苏联时期人口发展年份总人口(亿)其中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农村人口19170.9100.1550.755178319260.9270.1640.763188219391.0840.3630.721336719591.1720.6110.561524819701.2990.8060.493623819791.3740.9490.425693119891.4701.0800.390732719911.4831.0940.3897426资料来源:《俄罗斯人口》,http://www.gks.ru俄罗斯学者估计,仅1937年,苏联被镇压的共产党员就在130万以上(包括被开除出党、被判刑、被监禁、被流放和被枪决者)。
1937~1938年,有68.169 2万人被判处死刑;1939~1940年,被判处死刑的为4 201人。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战事又起,使苏联国内人口和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苏联在卫国战争期间共损失约2 700万人口.应该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苏联人口才出现明显增长(见上表)。
从上表还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其一,人口增长缓慢。
1917~1991年的74年间,苏联人口净增5 730万,增长63%。
其中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70年净增人口77.25万,1980年净增67.7万,1990年净增33.29万。
尽管这几年人口增幅递减,但毕竟有所增长。
其二,城市化进程显著。
1917~1991年的74年间,苏联城市人口由1 550万增加到1??094亿,年均增加约127万,年均增长率高达8??2%;苏联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也由17%上升到74%,年均增长0.76个百分点。
很显然,苏联时期人口发展具有自己的某些特点:一是20世纪20~30年代的工业化运动创造了新一代的生产力,人口和劳动力因此而过度集中。
十月革命前的沙俄是一个只有中等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国家。
因此,苏联在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任务。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年),苏联建成了6 000多个大企业,并建立起飞机、汽车、拖拉机、化学、重型和轻型机器制造业等工业和部门。
随后,工业化进程加快。
1940年,苏联工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6倍多,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但苏联的工业化也存在重大缺陷和问题,例如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粗放发展。
毫无疑问,苏联的工业化加快了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进程。
二是人口预期寿命延长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
1896~1897年,俄国人口预期寿命仅为30.54岁;1926~1927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上升为42.93岁;1990年,苏联人口预期寿命达到69.19岁。
战争结束后的1945~1959年的14年间,苏联人口死亡率迅速下降;1960~1965年,苏联人口死亡率降至8.2‰(为历史最低点)。
20世纪70年代后,苏联人口死亡率开始上升:1970年为8.7‰,1980年猛升为11‰,1990年达到11.2‰。
即苏联全国总死亡人数1970年为113.12万,1980年为152.58万,1990年为165.6万。
尽管如此,苏联人口死亡率总体上低于出生率,也大大低于二战和沙俄时期人口死亡率。
三是苏联实行的人口增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口的增长。
苏联时期的人口增殖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采取经济措施,如对孩子和母亲实行救济或物质帮助;颁布行政法令,如禁止流产和自由出售避孕用具。
三当代俄罗斯人口形势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俄罗斯人口》的数据,1992~2007年7月,俄罗斯人口形势呈现五大特点。
其一,总人口不断下降。
1992年俄罗斯总人口为1.486 734亿,1995年为1.476亿,1998年为1.463亿,2001年为1.44亿,2005年为1.435亿,2007年7月为1.42亿。
1992~2006年,俄罗斯人口死亡率一直高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1992年为-1.5‰,1995年为-5.7‰,1998年为-4.8‰,2001年为-6.6‰,2005年为-5??9‰,2006年为-4.8‰。
与1992年相比,2006年俄罗斯总人口减少587.34万,下降近34%。
2007年1~7月,俄罗斯总人口减少19.47万,下降0.14%;与2006年同期(总人口减少38.04万,下降0.27%)相比,俄罗斯总人口降幅趋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