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拌混凝土生产管理规范化与标准化前言:预拌混凝土是指集中搅拌以商品形式出售给用户使用的新拌混凝土,具有工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特点,质量相对于现场搅拌的混凝土更稳定,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也有利于节约和推广应有散装水泥,加快施工速度,减少粉尘、噪音等环境污染,有利于文明施工和提高工程质量等许多优点。
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建筑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而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材料,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大型工程、高层建筑以及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
衡量混凝土的质量,除了设计要求的强度、抗渗性、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及可泵性以外,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强度富余系数、强度标准差等等也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可以称其为混凝土生产水平。
强度标准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保证率,进而影响强度富余系数的大小,这与混凝土搅拌站的经济效益紧密相连。
因此,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以及施工的整个过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应处于中心地位,各方面都必须给予充分的保证,提高混凝土的生产管理水平。
因此,管理商品混凝土生产技术质量,提高混凝土的水平,必须按照“三全”的思想(全员参与、全面管理、全过程控制),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实施ISO9000标准,强化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试验检测手段及管理方法。
这既是一个技术问题,又是一个管理问题,一、混凝土生产组织管理生产组织管理包括原材料控制、搅拌过程管理、设备、运输管理、环保和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目的是安全地生产出质量符合合同要求的混凝土产品,并及时准确地运送、浇筑到客户指定的地点。
1、产品的特殊性1.1.所生产的产品时间概念强,其产品特殊的“鲜货”,它不能较长时间贮存,自搅拌开始至初凝之前必须浇筑完成。
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是根据我们所使用的外加剂所决定的,不同的季节凝结时间也不相同。
各站一定要把握好这个时间,多做试验,控制好本企业供应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经常做一做试验。
在出货单上注明卸料的时间,(冬季我们卸料时间一定要控制在1小时以内,太长入模的温度就达不到的,要保证入模温度在5℃)1.2.混凝土产品的生产是定时、定点、定量在一个工程部位上,是连续的不可间断的“半成品”,由于预拌混凝土在搅拌完成后必须在2小时内送到施工现场完成浇筑,因此预拌混凝土有明显的销售半径,一般在50公里以内,由此导致预拌混凝土经营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
从出厂开始至形成最终产品需要较长时间(如:通常以28天强度作质量验收的标准),其产品的最终形成必须依靠生产企业与施工单位的相互配合,质量结果不能在出厂时马上准确地检测出来。
这就要求预拌混凝土企业必须层层把关、道道工序进行控制。
保证出厂的混凝土100%合格2、搅拌过程管理搅拌楼的生产配料、搅拌过程是整个生产过程的核心环节,该环节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失误都会给后续的工序带来麻烦。
(例如:操作平台上的标识应清晰、明确、便于操作员辨识。
曾经发生过操作员误将粉煤灰当作水泥生产配料。
结果不得不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做拆除处理,造成这起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该操作平台上水泥和粉煤灰储仓的标识按钮未作明确区分,按“粉料1”“粉料2”标识,操作员将“粉料1”“粉料2”颠倒了,产生配料错误),为此我们要制定防范措施,加强操作员业务技能培训,养成复核自我纠正的习惯。
预拌混凝土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及规模经营,它的生产、运输及施工过程,要靠配套齐全、机械化程度很高的设备完成,机械设备性能的优劣及是否正常运转对与拌混凝土生产的效率及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必须对设备实行强有力的管理。
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两个因素主要是设备的计量准确性及搅拌的均匀性。
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由于采用了机械或电子称对混凝土生产所需的材料进行精确的计量,混凝土能够按配方严格的配料,这使混凝土的离散性大大减小,并且使工程技术人员在混凝土中应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成为可能,也使高强度、高性能能混凝土的生产成为现实。
因此,预拌混凝土在质量方面相对于现场搅拌混凝土有明显优势,这个优势建立在精确的计量之上,如果没有可靠、精确的计量系统,混凝土的质量将难以保证,其优势也不复存在。
混凝土中各种物料在体系中分布的均匀性对混凝土的质量也至关重要,通过机械搅拌将各种材料均匀拌和是目前主要的方法。
搅拌不均匀的混凝土往往会出现强度偏低、坍落度偏小、粘聚性差、沁水量大、难泵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有时甚至出现局部混凝土无强度或局部缓凝的严重质量事故。
3、设备、运输车辆管理砝码校验定期对称量系统用砝码校验,遇质量异常波动时应及时复验,以保证混凝土按配合比准确地计量,同时必须保持控制室、各称量控制系统的清洁,必须经常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生产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
搅拌机维修保养认真做好搅拌机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搅拌桨及其附件的完好,保证搅拌系统各项使用功能的正常。
在审查中应确保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
搅拌车无搅拌功能在混凝土生产中,切记一点就是不要错误的人为: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搅拌车的车鼓一直在转动,因此可以缩短混凝土在搅拌机中的搅拌时间。
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搅拌车的车鼓虽然在转动,但是它的搅拌机理和搅拌机大相径庭。
混凝土在搅拌机中收到强力的作用,体系中的物料发生了相对位移、而且作用非常强烈,这种强力在强制式搅拌机中来自于搅拌桨的转动,在自落式搅拌机中来自于物料被提升后凭自身下落的重力。
混凝土在搅拌车车鼓中的状态看似自落式搅拌机,但是由于混凝土几乎充满了搅拌车的车鼓,而且车鼓的转动速度也比自落式搅拌机慢得多,因此混凝土受不到强力的作用,物料之间的相对位移很微弱,实际上混凝土在搅拌车车鼓中相对于筒体整体移动的,搅拌车的车鼓转动对混凝土所起的作用只是仿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分层、离析,搅拌车作用微乎其微。
二、混凝土生产技术管理在混凝土搅拌站建立完善的行政机构及强有力的技术质量管理机构对混凝土生产的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行政领导的质量意识,企业的生产水平也取决于行政领导的组织管理能力,提高混凝土生产水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企业的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材料、运输、销售部门共同努力,在生产过程中通过不断进行的质量改进而实现,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实现的,它需要行政领导强有力的支持。
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试验室通常扮演了质量管理机构的角色。
它于建筑公司试验室或质监站试验室的性质和作用有很大区别,其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压试件出报告”,它的工作侧重点不是检测,而是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核心技术部门,在质量控制、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技术服务等方面起关键作用,其人员素质、试验仪器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和代表了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质量管理控制水平和企业形象。
因此,必须在试验室人员及试验设备等软件、硬件方面给予重点保证,一个工作卓有成效的试验室,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所降低的综合材料成本将明显大于在加强试验室人力、物力方面所增加的固定投入和管理费用,从而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所以,在企业的行政组织中必须牢固确立试验室在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以充分确保能有效地开展工作,使整个混凝土生产、运输过程以及现场施工处于严密的控制状态。
完善公司企业标准体系,做好标准的配备及管理。
公司对在用标准目录进行研究,结合工程项目及新版标准,修订本单位的标准目录,并将修改后的上报公司技术部。
公司要认真收集标准信息,反馈到技术部,以便及时补充标准文本的配备,实现在用标准配备到位率100%。
做好标准文本的管理工作,对本公司内部调动的人员,其在原单位使用的标准必须交回原单位,标准化管理人员要严格把关,杜绝标准的丢失和重复发放。
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结合公司生产任务,结合公司实际做好标准的宣传工作特别是技术部门。
1、人员的管理和培训人是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
如果人的素质不高。
没有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没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旺盛的工作热情,没有一定的技术技能,即使有上好的设备和原材料,也生产不出优质的商品混凝土。
此外,由于混凝土是一种就地取材的地方性原材料,以及商品混凝土使用对象的复杂性等特点决定了在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质量监控及技术服务等方面,不能生搬硬套书本知识,许多时候还需靠人的实钱经验作出及时的分析和判断,它以理论为指定,实验为基础,是一门实钱性很强的经验学科。
因此必须重视人的管理和培训。
在人员管理方面应主要抓一下几个方面1、责任心充分开展思想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对职工开展质量教育,使企业的领导者、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工种的员工充分认识到商品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企业信誉、经济效益和法律责任。
建立健全各级岗位经济责任制和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规定各级岗位对商品混凝土质量应负的责任,做到奖罚分明。
2、技术水平必须选用胜任的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作为技术带头人和质量管理者。
一个专业知识水平高、实钱经验丰富、又有较强管理能力的技术负责人对于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避免重大质量事故、有效解决质量问题、开展新产品技术开发工作、降低综合材料成本、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及教育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技术力量、质量控制水平等方面直接代表了企业的实力和形象。
开展技术培训工作,我们公司一年开展二次的员工培训,对所有与质量相关的部门及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对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及其它工种人员开展商品混凝土的基本知识教育,使全体员工都了解商品混凝土的有关知识,并且熟练地掌握各个岗位应该掌握的技术技能和把握质量控制的关键。
3、加强试验工作管理试验室是个至关重要的部门,它既是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核心技术质量部门,又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实施部门,又是技术发展、科技开发的重要部门;他是关系到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质量、经济效益的主要部门,又是本企业对外形象的窗口,其人员素质、试验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有识之领导应抓好试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树立试验室是预拌混凝土企业的核心作用地位。
预拌混凝土企业的试验室,不同于土建公司的试验室,他与土建公司试验室的性质和作用有很大区别,他不但要对混凝土所用原材料进行复检,尚有对混凝土生产质量监督、控制的职能,在新产品、技术开发、成本控制和在技术服务方面起关键作用。
试验人员基本组成(1)据企业规模而定,一般中小型企业,应设主任1人,技术质量负责人1人,试验员3-5人;大型企业主任1人,技术质量负责人1人,试验员6-10人。
(2)试验室主任和技术质量负责人应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试验人员应具有初、中级职称和具有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上岗证。
(3)试验室负责人的人选是关键,其应具有中、高级职称,从事预拌混凝土专业至少5年以上;有较丰富的混凝土生产实践经验,熟悉各种原材料性能、特点,当各种条件变化后,随时能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以保证生产出合格的混凝土,并能及时准确地分析各种复杂的质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