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民族预科)2

大学语文(民族预科)2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所以群巫问她:您在天郊云际等候什么 人呢?
第五节,是扮成少司命的主巫的答词
紧接上节,对群巫的疑问作了回答,意思是我 在天郊等的就是你们(“女”,通“汝”),要和你们 一起在天池里洗头发,然后一起在向阳的山湾玩 儿一阵,把头发晾干。
但是人间的朋友们怎会跑到天上来呢?因此 少司命感到惆怅,不禁当风高歌以抒发她的感情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恍兮浩歌)。
以旋风为车,以彩云 为旗。载,插,张挂。
急迅的样子。
荷衣兮蕙huì 带,儵shū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天庭的郊外。 指少司命。 等谁? 云端。
神话中天池,太 阳在此沐浴。 九天。
放歌,高歌。 暴风。
神话中日出地。
与女rǔ游兮九河,冲风至兮水扬波。 与女沐兮咸池,晞xī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huǎng兮浩歌。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指祈神求子 的妇女。 很快地 。 用目光传情, 达成默契 。
用以指君王 等尊贵者。 诗中指少司 命。
主语是少司命。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此二句:世上的悲伤莫过于生离死别,而快乐 莫过于男女始相知时。 用草编为带。
古代称女巫为巫,男 巫为觋,合称“巫 覡”。
《九歌》:巫祭文化
“少司命”是篇名;是祭祀少司命这位女 神的歌舞辞。
“少司命”是主管人间子嗣的年轻美貌 的女神;“大司命”是主宰整个人类生命 的。大司命与少司命是一对。
【赏析】
《楚辞》中的《九歌》原是一组祭祀 鬼神用的乐歌。祭祀形式由男女巫师主 持其事,其中有一个是主巫,他或她代 表着受祭的男神或女神,并以神鬼的身 份在仪式中独唱独舞。其余的巫者则以 集体的歌舞相配合,起着迎神、送神、 颂神、娱神的作用。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开头二句是少司命目中所见的现场背景。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是理解全诗的关键。是说来参加迎神祭 祀的妇女很多,都希望有好儿好女,对她投 出乞盼的目光,她也回以会意的一瞥,她愿 意满足所有人的良好愿望
第三节
扮成少司命的主巫的独唱词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她看了祭堂上人的虔诚和礼敬,心领神受, “入不言”而“出不辞”,满意而去。她乘着 旋风,上面插着云彩的旗帜。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语言自然流畅,情味隽永。
3、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
首先是歌、乐、舞合一,《九歌》中有不少对 舞的场面。其次是有独唱、对唱和合唱。其三是巫 觋xí 与神分角色演唱。因此,有些学者认为,《九 歌》是中国具有原始戏曲色彩的作品。
第六节,是群巫合唱的送神曲。
诗中想象少司命这时已经远去,带着全副 仪仗登上九天,降服危害人类的“扫帚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 它犹如戏曲舞台上英雄 人物的一个最后的“亮相”。那一手挺着长剑、 一手抱着幼儿的造型,实在是我国文艺创作历史 画廊中最有光辉的形象之一。
【艺术特色】
1、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2、语言单纯自然、优美含蓄而情味悠长。
屈原的生平概括为:
“一个家世” ;“两次流放”; “三种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
辞令” ;
“四种忧愤”:“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
也,方正之不容也,邪曲之害公也”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 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 知最早(第一位)的著名诗人, 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 “楚辞” 这种文体,也开 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
晒干 。 神思恍偬惆怅的样子。 扫除。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sǒng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儿童 。 孔雀毛作的车盖。 肃立,此处指 笔直地拿着。 翠鸟羽毛装饰的旌旗。 正:官长、 主宰。民 正:为民 之主也。
【题解】
《九歌》是古乐曲名。屈原的《九歌》是袭用 这一古乐曲名而根据楚地民间神话,利用民间 祭歌的形式经加工、润色、提高而写成的一组 风格清新优美的抒情诗。共11篇。其中《东皇 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 是对天神的热烈礼赞。《湘君》、《湘夫人》、 《山鬼》、《河伯》是神与神,人与神的恋歌, 而实际上反映的是人世间普通男女间的爱情生 活。《国殇》是悼念为国牺牲将士的颂歌。 《礼魂》是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进行永久 祭祀愿望的送神曲。
大学语文
张永华(教授)
屈原 (前339——前278) 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 楚国人。名平,字原。字灵 均,出身楚国贵族。丹阳 (今湖北秭归)人。一生经 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 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 楚怀王时期。
公元前278年,秦攻破郢(yǐng)都(古 代中国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附近。),屈 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有《离 骚》、《九歌》、《天问》、《九章》 等不巧作品传世。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这二句是千古绝唱,分别概括了全然不同的生 活经验,准确明快,经得起玩味。极其贴切,表 达了少司命此时此地的情感特征。两句诗工整对 仗与所表现的情事严丝合缝,犹如天造地设,一 点没有斧凿的痕迹。
第四节 是群巫合唱的问词。
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荷衣蕙带”是群巫所见的少司命的装束。 “倏而来兮忽而逝”,与上章“入不言”二 句相呼应,都说明少司命来去匆匆,不过前 章是少司命自述,这章是群巫对她的描述;
香草名 ,根茎可入 药,治妇人无子。
九歌· 少司命
古所谓兰草,叶茎皆香。秋天 开淡紫色小花,香气更浓。 罗列并生。 庭院中。
秋兰兮麋mí 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溪荪,一种 指万民 。 香草。古人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sūn何以兮愁苦?
发语词,兼有 同花。 远指作用; 美好的儿女 “菁菁”,茂盛貌 。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 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 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 录学家、文学家。
相关链接
西汉刘向集录的屈原、宋玉的 作品以及后人的一些模拟作品, 书名即题作《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南方的楚地产生的 一种新诗体;极强的地域性;打破了四 言格式,句式参差,尾多用“兮”字, 以六七言为主;开创了诗歌由集体歌唱 到个人歌唱的新时代。
第一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群巫合唱的迎神曲。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一方面是对少司命这个爱护生命的女神的烘 托,另一方面也暗示此祭祀为的是求子嗣。
“夫人自有兮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群巫以女性代表的身份告诉少司命说,人 们在她护佑之下养育儿童情况良好,她也就不 必成天为此操心担忧了。
第二节
扮成少司命的主巫的独唱词
相关链接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 家,《楚辞章句》作者。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 》之文,依《诗》取兴,引类 譬喻 ,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 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於 君。”后以“香草美人”比喻忠贞 贤良之士;美人的意象一般是比喻 君王,或是自喻。
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自拟 弃妇而抒情的,所以全诗在情感上哀 婉缠绵,如泣如诉。以夫妇喻君臣不 仅形象生动,深契当时的情境,而且 也符合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早在西 周春秋时代发展起来的阴阳五行观念 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妇放在同样的 位置,这一观念可能影响了屈原的创 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