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概述PPT课件
-
12
散文特点:从写作目的的角度看
(一)散文的写作目的,无不是抒情、明理、言志的
例三:《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中,作者是为表明自己对北国的秋有一种特
别的偏爱才写的这篇文章吗?在这篇文章中,他又抒发了什么 样的感情?
《故都的秋》也不是仅表达了作者对北国的秋的喜爱,而 是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一种看法,一种感情。
散文概述
-
1
散文概述
散文的内涵 散文的分类 散文的特点裁。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包括杂文、随 笔、游记等。
散文这个名称,随着文学的发展,它的含义和范围也在不 断的演变。
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 散体文章,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即 除诗、词、曲、赋之外,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包括 经、传、史书在内,都一概称之为“散文”。
例如: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 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
8
散文的分类——从表达方式分类——以议论为主—说理散文
(3)说理散文: 亦称议论文、论说文,就是讲道理、论是非。作者通过事
实材料和逻辑推理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表明赞成什么或反对什 么。一段完整的论文必须含有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论 点是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看法或主张。有的议论文只有一 个论点,叫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除中心论点外,还有几个从 属的分论点。论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它可以 是事例,也可以是理论,也可以是数据。论证是用论据证明论 点的推理过程和方法。论点必须正确、鲜明;论据必须确凿、 典型、恰当,有说服力,必须与论点之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 系。
-
5
散文的分类——从文学分期分类——现当代散文
现当代散文: 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样式。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
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它可 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
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是着重于表现作者对生活的 感受,具有选材、构思的灵活性和较强的抒情性,散文中的“我”通常是作 者自己;
-
6
散文的分类——从表达方式分类——以描写为主—写景散文
(1)写景散文: 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
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 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 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例如: 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郁达夫的 《 故都的秋》
-
7
散文的分类——从表达方式分类——以叙事为主—叙事散文
(2)叙事散文: 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
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 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 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 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 想感情。
例如: 金开诚的《漫话清高》 鲁迅的《灯下漫笔》
-
9
散文的特点
从写作目的的角度看 从形神关系的角度看 和诗歌对照的角度看 和小说对照的角度看 从思维运用的角度看 其它角度
-
10
散文特点:从写作目的的角度看
(一)散文的写作目的,无不是抒情、明理、言志的
例一:《记念刘和珍君》
写作目的: 一是要人们牢记“三一八”惨案,揭露反动军阀的凶残卑
语言不受韵律的限制,表达方式多样,可将叙述、议论、抒情、描写融 为一体,也可以有所侧重;
根据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可以像小说那样,通过对典型性的细节生活片 段,作形象描写、心理刻画、环境渲染、气氛烘托等,也可像诗歌那样运用 象征等艺术手法,创设一定的艺术意境。
散文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杂文、短评、小品、随笔、速写、特写、游 记、通讯、书信、日记、回忆录等都属于散文。总之,散文篇幅短小、形式 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优美,能比较迅速地反映生活,深受人们 喜爱。
现代的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 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回忆录、报告文 学等。
-
3
散文的分类
从文学分期分类 从表达方式分类 从其它角度分类
-
4
散文的分类——从文学分期分类——古代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1)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
劣;一是要人们彻底认清执政府的反动、腐朽,号召人们推翻 它。为了这个目的,写刘和珍就要突出刘的以下几个特点:善 良、和蔼,正直、爱国,天真、单纯,具有这样特点的青年应 该是人见人爱的,却被人无情地虐杀,文章主旨呼之欲出,非 常突出。
由此来看,本文的主要写作目的就不在于仅记念刘和珍这 个方面了。
-
11
(4)明代散文:先有“七子”以拟古为主,后有唐宋派主张作品“皆自胸中 流出”,较为有名的是归有光。
(5)清代散文:以桐城派为代表的清代散文,注重“义理”的体现。桐城 派的代表作家姚鼐对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加以总结,分为13类,包括论辩、序 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说、箴铭、颂赞、辞赋、哀 奠。
《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散文: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散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 高峰。东汉以后,开始出现了书、记、碑、铭、论、序等个体单篇散文形式。
(3)唐宋散文:在古文运动的推动下,散文的写法日益繁复,出现了文学 散文,产生了不少优秀的山水游记、寓言、传记、杂文等作品,著名的“唐 宋八大家”也在此时涌现。
散文特点:从写作目的的角度看
(一)散文的写作目的,无不是抒情、明理、言志的
例二: 《荷塘月色》 朱自清在写文章时,是要表达对他眼前的荷塘月色的喜爱
吗?是要表达对他向往的古代江南生活的追求吗?
《荷塘月色》,作者写荷塘,写月色,塑造这些形象最终 目的是要抒发内心的抽象的感情,不能只理解为他对荷塘月色 等景色的喜爱,或是对古代江南生活场景的向往。真正相表达 的,是没有直接说出来的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矛盾心情。